揭秘开源产业的5个真相

导读 云计算时代,开源似乎就成为了一个最频繁被提及的词,开源是否就代表了未来软件开发的主流?IT供应商们或用户又如何抉择技术路线?小编带领大家对开源抽丝剥茧,解一解开源闭源的那些结。

近日,OpenStack的第13个版本Mikata版本正式发布,再一次将OpenStack甚至是对开源的讨论推向了高潮。此前,引发热议的是针对OpenStack的赢利、市场空间和商业模式的问题,并掀起了一番口水;而随着OpenStack Mikata版本的发布,大家又忙着嗮自己的贡献度,好不热闹!

无论是开源还是闭源,似乎在目前的IT产业发展中,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存在的价值。在撰写本文前,《网深了说》采访了华为、华三、青云、品高云、UCloud等置身于开源或闭源的国内代表厂商,他们也是传统IT服务商和私有云、公有云服务商的代表。

无论是开源还是闭源,本文的目的不是搞对立和噱头、不站队,而是尝试去消除误解与偏见,帮助更多的人认识开源及闭源,下面我们就试图揭开关于开源产业的五个真相!
open_source

1.开源已经占据上风?真相:并没有

在当今的IT界,开源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开源和闭源软件只是研发理念不同,它们都是为了解决技术问题。可以看到在IT及云计算市场上,基于开源和闭源的软件解决方案都有优秀的代表。例如闭源的VMware、AWS、Azure以及阿里云等;开源领域的Linux代表Red Hat、OpenStack的代表Mirantis等。
Closed source
青云和UCloud在公有云上都选择自主开发,但他们都表示同时也是开源软件的受益者,例如青云的物理设备的操作系统,就是定制/裁剪自开源界优秀的项目-GNU/Linux。青云目前的PaaS服务也是基于标准的开源组件,比如Hadoop、Spark、MySQL。

青云认为,一些开源项目在社区的文化塑造方面做的不是很好,里面有时会不可避免地充斥着大型厂商的利益。但无论如何,青云在这方面的态度是积极的,并积极地解决遇到的问题,并尽可能的回馈至上游社区,在云计算相关的一些重要的开源项目里,或多或少都能找到青云工程师的踪迹。

UCloud在私有云领域选择和Mirantis合作,而不是再次开发。

在华三看来,开源是未来新IT的发展方向,开源让业界更多的优秀人才一起参与到共同的项目中,通过开放促进了云计算的创新,通过共享解决了系统集成的复杂性问题。

在国内闭源的私有云平台中,同样有一家走得靠前和很成功的一家公司,它就是品高云。从腾讯私有云到招商局集团云平台,品高云在105个大中型企业案例,从开发架构、数据服务架构、公共服务架构来逐步将原有的应用开发系统架构向云架构迁移,为企业级的IT描绘了一张完整的画卷,以及一条明确的演进路径。

2.公有云闭源 私有云开源?真相:不尽如此

在圈子里有这样的说法,公有云是自研架构体系,OpenStack则更适合搭建私有云。
Public&private cloud
一定程度上这句话是对的,在UCloud高级副总裁陈晓健看来,“大部分的开源软件足以支持中小规模的应用环境,但在海量环境下,通常需要对开源软件进行改造,以适应海量环境带来的种种挑战,如分布式容灾、扩容等等。”

UCloud在公有云选择自主开发,主要原因正是看到在大规模公有云的环境下,单纯依靠开源软件无法解决海量规模运营的问题。

青云QingCloud系统工程师杨锦涛同样认为,从产品的角度讲,开源的项目往往在成熟度、高强度压力下的稳定性、测试场景的覆盖度等方面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

事实上在业界,大规模的公有云平台的确大都采用自主开发,但是如果仔细观察,这些自主开发的公有云平台诞生时,可以发现OpenStack并没有出现或不成熟,所以不选择自研又能怎样呢?

纵观目前全球用Openstack做公有云的公司虽然不多,但是并非不存在,例如国外的Rackspace,国内的华为云、金山云、美团云等,他们或完全或部分采用了Openstack的关键组件。

这其中的原因正是Openstack不断成熟和壮大,备受质疑的技术瓶颈也得到了相当大程度的缓解。

3.硬件厂商爱开源 真相:它们要做软件公司

在开源的大潮中可以发现,华为、华三、浪潮等IT硬件公司都对开源下足了功夫,在OpenStack Mitaka版本贡献排名中,华为表现依然强劲,是中国区唯一能进入前十名的公司,整体贡献第六。浪潮云海OS V4.0云操作系统也首次全面拥抱OpenStack。
huawei_cloud
华三对于开源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提出了华三的”开源能力”和”开源方法论”的概念。华三的开源能力是其基于开源打造一个包括云计算、大互联、大安全、大数据深度融合和集成的新IT架构,为客户提供满足未来IT弹性扩展的解决方案,并满足国内IT安全可控的要求。华三通信云计算产品线研发总裁朱国平表示,华三开源软件方法论第一个思路是,通过选择-整合-优化三部曲来解决开源软件产品化的问题。首先华三会选择合适的开源软件进行深度的需求分析,结合市场行业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开源软件做为产品化的基础;然后以开源软件组件化为基础,基于标准接口对开源软件进行整合,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架构;最后采用敏捷迭代开发的模型,对开源软件进行优化,通过严格的IPD产品开发流程,最终完成开源软件产品化的发布。

基于华三的”开源能力”和”开源方法论”理念,CloudOS、CAS产品一开始的就选择了Openstack+KVM的开源发展路线。除了计算虚拟化、云平台采用开源之外,华三在SDN、NFV、存储、容器、云桌面、大数据等领域也都积极的拥抱开源。

朱国平强调,“华三在云计算的技术研发路线是明确的,那就是坚定不移的走开源的道路,打造自主可控的云计算基础架构。”

为何硬件厂商如此偏爱开源?有业内人士这样评论,“硬件厂商把开源的OpenStack装进盒子中,为的是把它作为自己的能力销售给客户,变成整体解决方案的竞争,从而抬高硬件的价格。”

在此,不敢说这种说法并无道理,但在这些硬件厂商角度并不这么想,他们认为开源软件的意义,在于可以提供一个巨大的知识宝库和技术积累,任何人可以基于前人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软件构建自己的云计算体系架构,开源可以加速云基础架构的标准化。IT硬件厂商同样是开源领域的积极布道者和贡献者,谁又能说自己仅是简单的硬件提供商呢!的确,越来越多的硬件供应商无不在强调自己是一家软件公司。

4.新生力量从开源出发 真相:华山一条路

开源发展到如今,已经具备了强大的生命力。要说在云时代进入这一领域,还是像在五年前自己闭门造车走自研和独立开发路线,看起来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
open_source
有业内人士这样评论,以AWS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先发优势,无论是产品线的广度,以及产品功能深度,都是现在最好的。所以,新进入者要想追赶甚至赶超,都没有时间机会了。而开源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和同一起跑线上,也就看起来它是新进入者最便捷和唯一的一条路。

实际上,现在走闭源路线的成功者,创立之初也曾想着选择开源这条捷径。但是,就像UCloud在开始创业的时候,OpenStack尚未得到大规模的商业应用,品高云在成立之初,甚至还没有出现OpenStack。

况且,在自研这条路上目前走得顺风顺水的云供应商,也不见得始终保持封闭。就像杨锦涛所说,青云也会选择合适的时间,逐步将我们自主开发一些项目开源。品高云副总裁周静在接受我们采访时也透露,品高云在某个时机选择将一些项目进行开源也是有可能的,虽然她是坚定的OpenStack看衰者,但在开源上,品高云并不持否定态度。

5.开源终极挑战是商业化 真相:绝对如此

当然,不得不说,如今的开源项目众多,如何选择开源同样重要,而不是为了开源而开源。如同前文描述,华三在此方面就提出了开源软件方法论,华三会选择合适的开源软件进行深度的需求分析,结合市场行业需求,选择最合适的开源软件做为产品化的基础。
opensource VS commercial
华为开源能力中心主任工程师杜玉杰在接受采访时同样谈到,在开源方面要以战略与商业利益为导向,企业毕竟不是非盈利机构,考虑开源一定要能带来商业价值。“华为公司要拥抱开源,但不是要拥抱所有的开源,拥抱开源还是要基于公司的战略诉求和商业诉求。”

开源管理要从技术驱动走向战略和商业驱动,作为实现公司战略目标和商业价值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之一。

揭开了五个真相,再回到开文所说,最近由开源闭源、是非OpenStack引起的激烈讨论,这里要强调的是,它都不是你我的战场或秀场,无论开源闭源,能够真真切切的满足及解决用户的IT业务需求才是最终的目的。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00592.html

(0)
上一篇 2021年8月21日 22:29
下一篇 2021年8月21日 22:2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