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数码讯(苏扬、周硕)2017年的台北电脑展接近尾声,通览今年的台北电脑展PC相关行业的热潮重新回归,VR/AI/无人机不再喧宾夺主,说到底这是一年以来PC市场全面回暖的结果。以英特尔、NVIDIA、AMD为代表的行业巨头纷纷拿出重磅产品,不仅重新塑造了PC市场的格局,同时从不同角度展现了面对未来物联网、云计算、深度学习、大数据等方面的勃勃野心。
高性能市场神圣不可侵犯
常年受到英特尔产品压制的AMD今年推出Ryzen锐龙系列处理器,可以说是重重扇了英特尔一巴掌。虽然Ryzen在市场体量上还谈不上对英特尔阵营构成多么实质的威胁,但的确给了用户以新选择的机会。尤其是在主流价位段的高性能产品上,Ryzen超高的性价比的产品展现出了相当的竞争力。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市场仍然坚固的情况下,英特尔会放任这种舆论势头流向AMD吗?答案是否定的。于是我们看到英特尔在本次Computex上面借着高性能产品发布的机会,一次性完成了高性能产品线扩充和高性能i9的发布。
网友的段子很能描述问题“看农企把Ryzen捧在手心里百般疼爱高兴得像个傻子,英特尔爸爸从兜里掏出一颗金色的酷睿i9,并露出慈爱般的微笑。”
英特尔推出i9产品,打破了以往i3、i5、i7的命名原则,并且英特尔以往产品最高只有10核20线程,这一次i9最高直接怼到了18核,并包括从4核到18核的全面多核布局,最高的18核产品线程数多达36个,甚至我们不需要看测试,光是看核心数量就很恐怖了。
同时,英特尔还不满足目前单一i3、i5、i7的产品线方式,为了适应越来越凸显的高性能产品需求。英特尔还开辟了新的X系列,将原有的高性能产品归入到其中,产生了X系列i5、X系列i7、X系列i9的产品排布,这样以来英特尔光是命名上的主要产品线分布已经变成了两条。这更加细化了主流产品尤其是高端产品的布局。
可以说,一系列举措背后,是英特尔对于目前高性能产品需求量大增的产品线调整,当然也有针对AMD Ryzen的原因在里面。总之,i9系列产品和X系列产品线的布局帮助英特尔重塑了一个事儿:高性能市场神圣不可侵犯!
不过,英特尔新产品看起来美好,但毕竟还需要等待,中间的空档期仍然给攒机用户相当多自由选择的时间。而且虽然产品性能大幅度提升重新确立最高端地位,但是产品的售价至少在目前并没有表现出更加亲民的倾向,这一直是我担心的一个点。在愈发激烈的竞争当中依旧保持高姿态,可能并不是聪明的选择。
AMD或给消费者带去更多实惠
英特尔回击的同时,AMD也没闲着。Ryzen好不容易拉回来的势头,不能就这么轻易被英特尔拉回去。于是AMD在台北电脑展的第二天曝光了全新的定位比Ryzen 7 1800X更为顶级的终极性能机器:Treadripper处理器,它拥有16核32线程,支持4通道DDR4内存规格,AMD官方表示,这款产品将肩负重振AMD在高端桌面市场的顶级地位。据了解,Treadripper处理器在今年的夏天就会正式发布。
在过去的5-10年当中,AMD产品性能始终被英特尔全面压制,如今AMD依靠Ryzen和Treadripper组合拳希望重回高性能市场,英特尔定然也不会坐视不理,英特尔则通过i9全力将产品势头和舆论势头稳定住。
18核、16核这样的产品相继问世,这很有可能将会是我们阔别已久的新一轮核心大战的开端。
令人感到称奇的是,AMD在业务众多的基础上,依然没有忽视一些关乎未来大数据时代发展的探索。于是AMD发布了EPYC数据中心处理器,打算跟英特尔和NVIDIA两家大腿比量比量。EPYC采用x86架构,最高物理核心将达到32个,将会给高性能服务器商用用户新的选择。
经过了这次台北产品发布之后,AMD从主流的Ryzen、到高端的Treadripper、入门的A6、A8、A10,再到EPYC数据中心处理器,AMD已经完成了近年来少有的完整产品线布局,本着卖不卖得出去,至少要有的策略,AMD或许也能在未来给消费者带去相当多的实惠。
NVIDIA Max-Q不是万能灵药
从数据来看NVIDIA的GTX显卡5年以来产品出货量增长了9倍,这是巨大的增长,说明了用户需要更多的是高性能游戏显卡。在这种背景下,NVIDIA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即使是游戏本也不应该是厚重的,而应该是轻薄的便于携带的,并且尽可能拥有安静高效的散热表现。
那么问题来了,180W的GTX 1080如何塞到90W的笔记本里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就要面临如何做性能和轻薄的取舍。所以Max-Q解决的问题就是这个,让性能和轻薄同时集成在几台游戏笔记本电脑当中。实际上Max-Q并不是一个新的技术,而是一种设计思路,或者说是将功耗调优的软硬件结合技巧,Max-Q所有的优化方式就是将GPU的能效比调整到最佳状态。如今基于Max-Q设计思路的电脑可以做到几年前电脑厚度的1/3,但是它的游戏性能相比较880M一代旗舰产品提升了3倍,这是一个令玩家满意的效果。
根据能效比曲线来看,在供电与性能曲线上面在曲线刚刚变平滑的位置,以及在加电性能提升比的表格中有一个明显的加电与性能增长的拐点,在拐点之前性能随着供电的提升而显著提升,而一旦过了拐点随着电压提升性能提升的值就变得非常不明显。所以在拐点处GTX 1080可以得到90%的性能,而电压只有90W,远远低于标准版的GTX 1080,这是一个相当理想的实际状态。
不过我也同时注意到,虽然Max-Q具有相当的创新性,也的确能够从产品的设计上给用户更实际的效果,但是它并不是万能的灵药。首先,它说到底是基于功耗优化得来的结果,并不存在颠覆性的里程碑技术。正因为如此,除了GTX 1080,Max-Q实际上也提供GTX 1070适配,只不过GTX 1070在散热压力上会有更充裕的空间,而GTX 1080则不会有那么大的散热空间。其次,目前采用Max-Q的产品包括华硕、微星的游戏本产品,但是观察之下会发现Max-Q在功耗控制上其实并不是完美的,像华硕新款的游戏本仅18mm,配备GTX 1080独显,但是需要在开盖之后,底板通过机械方式开启一个更大的开口才能维持整机的稳定散热,这实际上还是需要OEM厂商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动一些小心思才能实现。
总之,Max-Q设计让OEM可能设计出18mm左右的超高性能游戏本,但是它并不是万能的。
VR全面淡出电脑展
相比去年的展会,今年的VR虚拟现实热度明显要低了许多,最典型的是被称之为“三巨头”的HTC、索尼和Oculus的缺席。
2016年,HTC和索尼都在电脑展上拿出了自己的虚拟现实产品和解决方案,前者更是拿出了绿幕演播室来展现虚拟现实的产品体验,Oculus则出现在了合作伙伴的展台,今年原本最应该出场的HTC,意外的缺席台北电脑展这个主场。
另外,去年在展会上大做文章的三星,今年的VR产品也没有亮相。
虽然巨头们都选择了撤退,但仍然还有厂商在借助HTC和Oculus的VR头盔做产品展示,其中也主要以PC厂商为主,但规模和热闹程度也不及去年,比如去年微星重点展示了旗下的VR背包主机,CoolMaster甚至搬来了一套跳伞模拟器,今年这些厂商都放慢对虚拟现实追逐的脚步。
仅仅一年时间,VR虚拟现实在台北电脑展上就遭遇了“冰火两重天”的尴尬,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市场对这种类型产品的认知和接受程度趋于缓慢。
对大众而言,虚拟现实可能会让人眼前一亮,但接下来仍然是十动然拒的结局,一方面这类产品的生产力属性还没有发挥出来,另一方面娱乐属性也面临着很高的成本,“为什么要买一台VR设备”可能是众多人的疑惑,而“为什么要做VR产品和解决方案”,应该是众多厂商的疑惑。
物联网是一个长期的话题
1985年就有人提出了物联网,过去的30多年人们一直在围绕着这个概念,试图将身边的物体进行连接,智慧城市、大数据、云计算这些相关概念也先后出现,但现在物联网仍然还是一个充满美好的雏形,或者说是一个长期的话题。
可以肯定的是,物联网是台北电脑展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一直为物联网打基础的智能家居、智能硬件已经是展会的常客,今年位于世贸一馆的SmarTEX展区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
据不完全统计,宏碁、营邦、宏正、台达电子、瑞昱等企业都在尝试通过场景化的方式来展现物联网的特性,其中一些普通消费者可能还叫不上名字,这也反映出了物联网的实现需要全产业链协同的特点。
当然,台北电脑展不仅是一个产品展会,也带有销售的属性,所以才会大量出现那些消费者并不熟悉的供应链企业。
关于物联网产品,高通此次发布的网状网络平台解决方案值得关注,具体到产品上,则是一款整合语音智能助手的路由,它在物联网市场最大的价值是整合了Zigbee、WiFi和低功耗蓝牙等众多协议,可以作为智能家居和智能硬件的控制中枢和数据处理节点。
各式各样的协议实际上也反映了物联网行业标准不一的现状,接下来各种方案直接统一、融合和适配也可能会成为新的趋势,这也可能是今后台北电脑展持续的主题之一。
AI的距离可能比你想得要遥远
据统计,今年的台北电脑展共有1600家厂商和5010个展位,但这些现在都还不属于AI人工智能。
今年谷歌I/O开发者大会提出了“从Mobile First到AI First”的转变,事实上整个行业在过去的一整年都已经出现了这种趋势,只是还没有蔓延到台北电脑展。
和虚拟现实一样,AI人工智能也被称之为大厂之间的游戏,不管是谷歌的Google Assistant、微软的Cortana还是亚马逊的Alexa,这些都是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化最具代表性的产品,但这些产品仍然没有普遍达到让你非要不可的地步,即便是先后打败李世石和柯洁的AlphaGo,留给用户的仍然是遥不可及的震撼。
在这些巨头们都还在探索,产品也在初期阶段的情况下,你能期盼那些长期处于PC这个相对“夕阳”的产业中的传统厂商,拿出什么震撼眼球的产品?答案是不能,VR领域不太成功的尝试可能已经给了他们当头一棒。
今年的展会上,唯一能够给AI撑场面的可能也只有特斯拉的AutoPilot自动驾驶,但是这套已经商用几年的技术,仍然没有解决人们对于安全问题的困惑,而如果还要再找例子,去年发布的华硕的Zenbo也有了一点雏形,但实际的用户体验,和超能陆战队中的大白,和澳门风云中的傻强,离得还很远。
原创文章,作者:奋斗,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03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