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汽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荣辉
在无人驾驶这件事上,北汽并不打算低调。
今年4月的那场北京国际车展上,北汽亮相了旗下的无人驾驶汽车;在9月初举行的百度世界大会上,北汽新能源宣布与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全面合作。
此前,其所属的北汽集团已经与百度对一款无人车进行了联合测试,该款无人车基于百度提供的高精地图进行研发,实现了完全“无人驾驶”。据悉,首批5台北汽百度无人车将在11月举行的第三届互联网大会上集体亮相。
两个“第一”
9月21日,在车云网、武汉经开投资有限公司以及经开创服联合主办的2016中国(武汉)智能汽车创新发展与合作论坛上,北汽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荣辉又抛出了北汽无人驾驶领域“两个第一”的言论:
1、北汽是全球第一家公开展示可体验无人驾驶汽车的厂商
据他介绍,今年的北京车展,北汽共展示了4辆无人驾驶汽车,同时还有近7000平米的驾驶体验场地,观众可零距离体验,不再只停留于媒体报道和相关视频之中。
在北京车展上,该车实际体验者称,“这款车的乘坐体验并不舒适,它开得就像一位新司机。整个乘车过程中,启动和转弯都很急,尽管距离很短、开得也不算快,但车开起来以后还是很让人想系安全带。”
说到无人车体验,TIAA(车载信息服务产业应用联盟)秘书长庞春霖今年4月份体验过Google无人驾驶汽车,他的感受是这样的:“Google无人车非常平稳,加速减速推背感。这个车你会感觉像个老司机,特别果断。上次正好碰到黄灯,需要左转向变道超车,Google无人车一下就判断,然后紧急超车。一般年轻的司机还不敢这么做,但Google的无人车就非常老练。”
▲北汽可供体验的无人驾驶汽车
另外,荣辉告诉雷锋网:“这些无人驾驶汽车将目前世界上主流的传感器都融合进了车顶的一个装置之中,比如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再加上北汽的自有自动驾驶技术,实际上是对所有无人驾驶技术进行了测试。”但他也表示,“投入实际使用的车辆不会悉数使用这些技术。”
在荣辉看来,未来无人驾驶的场景应该是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并存的状态,所以这一次北汽还有4辆有人驾驶车在体验场地进行干扰。
2、北汽世界范围内第一个将无人驾驶商业化
至于这个“第一”,荣辉解释道:“今年7月6日,北汽无人车已经与辽宁盘锦市大洼区人民政府签署了合作协议,将在“红海滩”景区运行北汽无人驾驶汽车(没有方向盘),乘客乘坐是要收费的。”
与nuTonomy以及Uber的无人车上路时间对比,北汽确实属于“全球第一”。
荣辉向雷锋网透露,“9月10日,相关车辆已经亮相;今年10月10日,就可以在景区乘坐无人驾驶汽车观光;10月底,应该会有10辆无人车投入运营。”当然,这些车辆不会使用激光雷达,与北京车展上展出的是不一样的车型。
针对此,雷锋网询问了一些参会者,有人认为:“这是北汽和当地政府的门面工程:一方面北汽需要测试场地,一方面政府需要政绩。”但是荣辉很肯定的向我们表示,“这不是测试,而是商用,因为乘客乘坐是需要费用的。”所以这项举措到底意味着什么,还要看项目真正上马以后的状况。
竞争对手改变
北汽在无人驾驶领域的动作频频,追求率先实现“商业化落地”,其实也是因为“野蛮人站在门口”。
在荣辉看来,竞争对手正在发生变化:
-
以前和北汽竞争的是东风这样的整车厂,而现在互联网公司纷纷进军汽车行业,有公开宣布的,也有秘密进行的;
-
还有新型的智能汽车企业如特斯拉、蔚来汽车等等,最可怕的是一开始他们就做好了亏损的准备;
-
另外,滴滴等出行平台也在改变用车的方式。
荣辉表达了其担忧:“目前整车厂商面临着多面夹击,将来第一个将会消失的就是整车企业,是谁还不知道。”
所以现在北汽要走无人驾驶商业化的道路,率先投入到市场,这也是与其他无人驾驶厂商的不同之处,或者说超前之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北汽的无人驾驶技术要比别人高明”,荣辉解释。
基础设施改变
在荣辉看来,未来绝大部分道路要素将会消失,无人驾驶时代没有红绿灯、指示牌、十字路口、隔离带、斑马线等等,都将存入云端,进行动态控制。
北汽目前正在构建一个未来道路的模型,而且已经着手相关示范区的建设。未来将针对这个模型,设计独具特色的无人驾驶汽车。这也是北汽无人驾驶路线与其他竞争对手的区别。至于这个示范区的具体地点,他未向雷锋网透露。
目前,北汽正在与政府方面进行积极沟通,希望政府方面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相关法律法规。对此,荣辉还调侃:“现在只要有政府背景的大会和论坛都要去露露脸,目的就是这个。”
未来
荣辉在演讲中提到,2014年北汽董事长就提出“我们要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未来的北汽不是汽车制造业,而是服务提供商,因为未来汽车生产将不产生主要产值,甚至还会面临生存问题。
北汽将来的模式是,“设计汽车,建立品牌,销售汽车,提供服务,而中间的生产环节不归其管理,这就像手机行业已经成型的模式一样”。
北汽希望提供衣食住行中的“行”相关的所有服务。
PS:本篇内容来自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栏目「新智驾」,欢迎微信添加「新智驾」订阅公众号。
。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06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