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 IBM云不仅更名了还换标了,如果不是这次更名,可能很多人都忘了IBM还有一朵云存在,但是这样的频繁换名并不能让IBM爬出泥沼,相反IBM更名动机暴露出来的是焦虑和业绩持续下滑的无奈。 |
现在IBM的云我们已经不能再叫Bluemix而应该叫cloud,这次更名距离上一次从“SoftLayer”更名仅仅一年的时间,IBM这样频繁的更名到底受了什么刺激呢?
自2013年IBM收购SoftLayer后就对其赋予重任,希望借助IBM的威名和技术整合能够让其成为AWS、Azure最有力的竞争对手,可是在2016年IBM内部开始动荡不断。
持续下滑的营收压力让IBM不得不做调整,为实现云端和数据分析上转型需要仅2016年一年就裁员近2万人。
同时,为了提振投资市场对于IBM的信心,IBM将SoftLayer品牌更名为Bluemix。此次改名有点莫名其妙,因为什么都没有变。
IBM表示“SoftLayer仍然原封不动,仍是基本的构建模块,只不过更广泛的Bluemix产品系列将搭建在其基础之上,而后将渐渐弃用SoftLayer的品牌。IBM希望通过这样方式让市场上能够看到他们在云端战略转型上的决心与努力。
可是Bluemix刚刚年满一周岁就被IBM Cloud取代,这种一年“杀死”一个“名字或服务”并试着让用户相信他们正在销售一些新的革命性产品的做法,实质上依然换汤不换药。
有人认为IBM为什么不一步到位取名IBMCloud而是在这一年中多次变名的原因是因为Cloud这个名字过于俗气和普通,IBM希望突出自已的与众不同,并像他们提出的“智慧地球”一样能够引领整个云计算市场,可是今天的蓝色巨人已今非昔比,理想终究敌不过现实,毕竟连续22个季营收下滑的压力可想而知。
同时,这个新名字也被IBM赋予了一个新的标识(logo)。新标识的意义很明显:太阳在云的后面冉冉升起,这寓示着新的开始和无限可能。
另外,IBM云更名的原因恐还有受到来自于Gartner魔力象限调整的压力,在2017年最新的IaaS魔力象限中Gartner把IBM由特定领域者(小众玩家)调整到了有远见者象限中,但是市场排名竟在阿里云和Oracle之后,显然已跟AWS和Azure不在同一水平线,这样的打击显然是IBM无法接受的,因为他的目标是坐三望一。
针对这次魔力象限的排名,Gartner给出的解释是自2015年收购SoftLayer以来,IBM就一直没有改进SoftLayer的基础设施。Gartner说:“IBM云体验目前很不连贯。”但Gartner把IBM由特定领域者(小众玩家)调整到了有远见者象限中,是因为IBM下半年要将会有大的动作发生,对于IBM,不知道除了这次改名还有哪些利好消息呢?
为此,IBM云计算部门高级副总裁Robert LeBlanc也对Gartner的这次排名表达不满并称“Gartner错的离谱,我们在实现这些功能方面投入了数十亿美元,比如现在我们在云上独家提供数据块链,物联网, Watson,分析及其它平台服务——这些并未没有出现在Gartner的报告里。
市场上也有不同的声音,在Gartner 2017年IaaS魔力象限公布不久,Synergy也发布了云计算市场报告,从营收和市场份额上来看,IBM因其所占8%市场份额名列第三,榜首为亚马逊(31%),第二是微软(11%),第四是谷歌(5%)。
而Synergy的报告不仅包括了基础设施还有平台服务,比如Watson大数据分析,其中还包括了被称为托管私有云的产品。
Gartner在统计的时候限定了云计算基础设施服务范畴,排除了平台和软件服务等其它云计算市场领域,仅包括所谓的公有云服务,也就是说,它排除了对特殊客户的私有云专有服务。而这些加在一起构成了IBM云营收的90%。
那么在IBM宣布放弃其Bluemix品牌的同时,也将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以及IBM在云端开发的所有产品统统归入到这个新品牌旗下,如Watson、PaaS、SaaS以及诸如此类的产品或服务等。
IBM表示,其目标是提供易于使用的云,跨多个部署统一,并在支持关键任务工作负载方面成为世界领先者。
如果从这次划分你可能不难看出,IBM为了保住自已云计算前三的位置,不惜以改名合并业务线作为代价,更不能容许阿里云骑到他的头上。高贵的IBM仍然在前行中显示他的高贵,只是这抹“高贵的蓝色”还会在市场存在多久?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15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