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输入和输出:input和print
2、#开头是注释,:结束时,缩进的语句为代码块
3、r”表示”中的字符不转义
4、布尔值:True,False
5、Python为动态语言,即定义变量时不需要定义变量的类型,有点像JavaScript(需要var),不像Java(静态语言)需要定义变量类型
6、Python的整数浮点数都没有大小限制(inf表示无限大)
7、因为计算机只能处理数字,如果要处理文本,就必须先把文本转换为数字才能处理。最早的计算机在设计时采用8个比特(bit)作为一个字节(byte),所以,一个字节能表示的最大的整数就是255(二进制11111111=十进制255),如果要表示更大的整数,就必须用更多的字节。比如两个字节可以表示的最大整数是65535,4个字节可以表示的最大整数是4294967295。
由于计算机是美国人发明的,因此,最早只有127个字母被编码到计算机里,也就是大小写英文字母、数字和一些符号,这个编码表被称为ASCII编码,比如大写字母A的编码是65,小写字母z的编码是122。但是要处理中文显然一个字节是不够的,至少需要两个字节,而且还不能和ASCII编码冲突,所以,中国制定了GB2312编码,用来把中文编进去。你可以想得到的是,全世界有上百种语言,日本把日文编到Shift_JIS里,韩国把韩文编到Euc-kr里,各国有各国的标准,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冲突,结果就是,在多语言混合的文本中,显示出来会有乱码。char-encoding-problem
因此,Unicode应运而生。Unicode把所有语言都统一到一套编码里,这样就不会再有乱码问题了。
Unicode标准也在不断发展,但最常用的是用两个字节表示一个字符(如果要用到非常偏僻的字符,就需要4个字节)。现代操作系统和大多数编程语言都直接支持Unicode。
现在,捋一捋ASCII编码和Unicode编码的区别:
ASCII编码是1个字节,而Unicode编码通常是2个字节。
字母A用ASCII编码是十进制的65,二进制的01000001;
字符0用ASCII编码是十进制的48,二进制的00110000,注意字符’0’和整数0是不同的;
汉字中已经超出了ASCII编码的范围,用Unicode编码是十进制的20013,二进制的01001110 00101101。
你可以猜测,如果把ASCII编码的A用Unicode编码,只需要在前面补0就可以,因此,A的Unicode编码是00000000 01000001。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如果统一成Unicode编码,乱码问题从此消失了。但是,如果你写的文本基本上全部是英文的话,用Unicode编码比ASCII编码需要多一倍的存储空间,在存储和传输上就十分不划算。
所以,本着节约的精神,又出现了把Unicode编码转化为“可变长编码”的UTF-8编码。UTF-8编码把一个Unicode字符根据不同的数字大小编码成1-6个字节,常用的英文字母被编码成1个字节,汉字通常是3个字节,只有很生僻的字符才会被编码成4-6个字节。如果你要传输的文本包含大量英文字符,用UTF-8编码就能节省空间:
对于单个字符的编码,Python提供了ord()函数获取字符的整数表示,chr()函数把编码转换为对应的字符:
以Unicode表示的str通过encode()方法可以编码为指定的bytes
encode(‘utf-8/ascii/unicode/gb2312’):str(磁盘存储)->bytes(网络传输)[无b转有b]
decode(‘utf-8/ascii/unicode/gb2312’) :bytes->str
8、格式化%s,%d,%f,%x(16进制整数)
用%%来表示一个%
9、在.py文件中直接写字符串不加print的话,执行是无法打印的,如果是在Python交互式界面直接输入可以打印。
10、
classmates = ['Michael', 'Bob', 'Tracy']#list是中括号 classmates[0]#第一个 classmates[-1]#倒数第一个 classmates[-2]#倒数第二个 classmates.append('Adam')#列表末追加一个元素 classmates.insert(1, 'Jack')#元素插入到指定的位置 classmates.pop()#删除列表末尾的元素 classmates.pop(1)#删除指定位置的元素(索引为1,第二个) classmates[1] = 'Sarah'# 把某个元素替换成别的元素,可以直接赋值给对应的索引位置 L = ['Apple', 123, True]#list里的数据类型可以不同
list可以嵌套
11、元组tuple,无法修改,更安全,可嵌套list,list可修改
classmates = ('Michael', 'Bob', 'Tracy')#圆括号 t = (1)#这样定义t不是tuple,而是一个整形数,等同于t=1 t = (1,)#这样定义t才是tuple t = ('a', 'b', ['A', 'B']) t[2][1] = 'B'#取数是还是用的中括号
12、条件判断
if else不需要括号,根据缩进原则来判断是否执行该语句
age = 3 if age >= 18: #无括号,有冒号 print('your age is', age) print('adult') elif age >= 6: #elif就是else if 的缩写 print('teenager') else: print('your age is', age) print('teenager') s= input('birth: ')#输入,input返回时str类型 birth = int(s)#强制转化
>>> 9 / 3 #除法的结果是浮点数
3.0
>>> 10 // 3 #地板除结果是整数
3
bmi>18.5 and bmi<=25 #与 用and不是&或&& ;或用or 而不是 |
13、循环
sum = 0 for n in range(101): sum = sum + n print(sum) #range函数生成101个从0到100的数字,这里的n不用事先定义 #还没结束的代码段都需要冒号如if,for,while,else等,而不是大括号,这是和Java,C不同之处 L=['Mary','Lisa','Victoria','Jean'] for l in L: print('Hello,',l)
14、使用dict和set
dict: key-value存储方式,查找速度快,存放顺序和放入顺序无关
d={'Michael':95,'Bob':76,'Tracy':88} #dict的定义:大括号 print(d['Bob']) #打印Bob的value print('Thomas' in d) #判断Thomas是否在字典d中 print(d.get('Thomas', -1)) #如果不存在Thomas则返回0,如果存在则返回Thomas的值 print(d) #打印d字典的所有数据 d.pop('Bob') #删除字典Bob d['Adam']=90 #添加Adam进入字典d/修改Adam的value值为90
和list比较,dict有以下几个特点:
查找和插入的速度极快,不会随着key的增加而变慢;
需要占用大量的内存,内存浪费多。
而list相反:
查找和插入的时间随着元素的增加而增加;
占用空间小,浪费内存很少。
dict的key必须是不可变对象, 而list是可变的,就不能作为key
set : 可以看成数学意义上的无序和无重复元素的集合, 因此,两个set可以做数学意义上的交集、并集等操作。
set和dict的唯一区别仅在于没有存储对应的value,但是,set的原理和dict一样,所以,同样不可以放入可变对象,因为无法判断两个可变对象是否相等,也就无法保证set内部“不会有重复元素”。
s=set([1,4,3,5,4]) #set定义:圆括号 print(s) s.add(8) #添加key print(s) s.remove(3)#删除key print(s) s1=set([1,2,3,4]) s2=set([2,4,6,7]) print(s1 & s2) #集合与操作 print(s1 | s2) #集合或操作 #str是不变对象,而list是可变对象 list_ = ['c', 'b', 'a'] list_.sort() #list排序函数 print(list_) str_ = 'abc' str_rep = str_.replace('a','A') #没有改变字符串本身 print(str_rep) print(str_)
声明:学习廖雪峰的Python教程——Python基础章节后的学习笔记,感谢Micheal Liao.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1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