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网按:除了争夺自动驾驶汽车的“眼睛”——激光雷达,各家厂商还因为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脑”而大打出手,一些财大气粗的公司更是直接通过收购来填充自己的知识产权库,以求在这场战斗中占据有利位置。
作为行业巨头之一,英特尔当然不会错过自动驾驶领域的机会。在洛杉矶举行的 Automobility 大会上,英特尔 CEO Brian Krzanich 在谈论 Mobileye 第五代 EyeQ SoC 时顺便透露了公司的产品路线图。
EyeQ5 将成为 Mobileye 旗下首款针对全自动驾驶汽车开发的产品,也就是说做为“大脑”,它能让自动驾驶汽车拥有 Level 4/5 自动驾驶能力。
据雷锋网了解,该产品将于 2020 年正式量产,这也就意味着 2022 年它才能被整合进自动驾驶汽车。
其实 EyeQ5 在 2016 年就正式亮相了,当时英特尔还没有花巨资收购 Mobileye。不过,后来英特尔的介入让产品规格发生了一些变化。关于 EyeQ5 的架构细节,两家公司始终遮遮掩掩。
在被收购前,Mobileye 暗示称 EyeQ5 将搭载八核双线程 64-bit MIPS 处理器,同时它还有 18 个计算视觉处理器。最终,这块 SoC 能实现每秒 12 万亿次(TOPS)的计算,能耗仅为 5 瓦。不过现在,英特尔却将 EyeQ5 的计算能力提升到了每秒 24 万亿次,但功耗也顺势提升到了 10 瓦。
与其相比,此前的 EyeQ 产品功耗要小得多。EyeQ3 功耗仅为 2.5 瓦,EyeQ4 则为 3 瓦(2018 年正式商用)。
除了性能和功耗大幅提升,英特尔称 EyeQ5 的制程也是当今时代的顶级水平——7nm。从英特尔的产品模拟来看,想实现 Level 5 计算能力必须翻倍,因此最终的 SoC 可能会搭载两块 EyeQ5 芯片。
EyeQ 系列产品路线图
除了盛赞自家产品,Krzanich 还顺便恶心了死敌英伟达。他认为从数据上来看,EyeQ5 的处理效率明显高于英伟达 Xavier。虽然后者的计算能力可达每秒 30 万亿次,但功耗也高达惊人的 30 瓦。
不过,Krzanich 多少有些吹牛之嫌,毕竟英特尔的产品 2020 年才能正式量产,而 Xavier 已经流片了,2018 年就能买到。差着整整两年时间,Xavier 完全是 EyeQ5 的前辈。同时,两者制程也完全不同,Xavier 依然为 16nm,因此拿它们对比确实有些不公平。
除此之外,两种解决方案都只是平台的一部分。其中 Xavier 是一款集成式 SoC,它能与英伟达 Drive PX 上其他 Xavier SoC 和独立 GPU 共同工作。
举例来说,英伟达 Drive PX Pegasus 就用到了 2 块 Xavier SoC 和两块 Volta GPU。同时,在 AI 解决方案,特别是该公司的新型 Volta 架构(集成了张量核心)上,英伟达已经遥遥领先。借助该架构,Xavier 绝对是至今为止性能表现最好的解决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英伟达的架构可支持所有的训练框架。至于 EyeQ5,细节信息则很少,使用它的平台是否能采用多片配置,是否能与其他加速器配合使用和到底支持哪种 AI 框架,现在都是未知数。
虽然如此,但英特尔对 EyeQ5 的技术升级无疑彰显了它们对自动驾驶市场的决心和对自家首块自动驾驶 SoC 的期待。
不过,现实很残酷,它依然要面临英伟达和其他竞争对手的夹攻,包括恩智浦的 BlueBox 平台,日本瑞萨的开放自动驾驶汽车平台,西门子/Mentor 的 DRS360 平台,三星/哈曼的自动驾驶平台以及百度的阿波罗。
由于 AI 技术的快速进步,自动驾驶汽车之战远未尘埃落定。此外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 SoC 从发布到形成“战斗力”至少需要两年时间。因此,即使明年我们就能见到 Level4/5 级别的芯片,第一波拥有该级别自动驾驶能力的车辆正式上路也得 2020 年了。
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推荐阅读:
Mobileye CEO Amnon Shashua:如何让自动驾驶技术变成大规模落地的产品?
。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16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