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独立研究机构PlainSite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Facebook首席执行官Mark Zuckerberg向投资者和公众谎报该公司的用户指标,Facebook所谓的全球20亿月活用户是假的,有半数以上的账户为虚假账户。该报告还指出虚假账户已经通过多种方式影响了Facebook在社交领域的核心地位。
坐拥20亿月活用户的Facebook,竟然有超过10亿的“僵尸用户”?这并没什么好意外的。尽管Facebook有着社交领域里首屈一指的地位,但它一点也不像表面看起来那样光鲜亮丽,反而Facebook的几宗罪正在越来越多的用户远离它。
去年3月份,用户信息泄露给Facebook带来的危机不断恶化,这一事件已经不单单在科技领域发酵,更上升到了金融和政治领域。一家名为“剑桥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的数据机构被曝擅自利用经由Facebook获取5000万用户的个人资料,留档以用于在2016总统大选期间定向宣传,而一切都发生在未经用户同意的情况下。
仅仅过了半年,Facebook又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信息安全事故。2018年9月份,黑客利用Facebook的程序漏洞窃取了用户的登录密码,入侵了约5000万个账号。并且有用户发现,黑客还将用户的邮箱等信息放在暗网销售,而每个账号信息的价值只有区区几块钱。
去年12月份,数据研究机构Toluna进行了一项调查,旨在分析出用户心目中最不受信任的科技公司。该调查于12月9日-12月15日期间进行,参与调查的在线用户有1000名。面对Toluna“最不受信任的公司是哪家”的提问,有高达40%的受访者回答是Facebook,这家全球范围内无出其右的社交巨头,也“当之无愧”地成为此次调查中最不受信任的科技公司。
在这份榜单中排在第二和第三位的是Twitter和Amazon,不过即便它俩的票数加起来,也还不及Facebook所得票数的一半。外媒也毫不客气地评价“Facebook loses the public’s trust”。
我们生活在网络信息爆炸的年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都离不开网络。有调查指出,要购买一个人的整套网络身份信息数据,其成本可能仅仅在1000美元以下。这个身份数据包括了电话号码和地址,以及你个人的网络商店账号、社交媒体账号甚至人脉关系网络等。
我们经常会收到垃圾短信和推销电话,饱受困扰之余其实更应该庆幸。仔细想想,如果我们的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他们犯罪的工具,将会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也难怪Facebook会沦为“最不受信任的科技公司”了。
此外,外媒revealnews报道,根据近日公开的法庭文件显示,Facebook在2010年至2016年间,策划了一项长达数年的行动,鼓励开发商允许孩子在未经父母的许可下花钱,以追求利益最大化,Facebook称之为“friendly fraud“(善意欺诈)。
据报道,Facebook的员工在知晓儿童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游戏中花费的是真钱,也不知道父母的信用卡是与Facebook账户相关联的前提下,依旧鼓励开发商诱导儿童消费。Facebook团队在此前提下开发了一套可以避免儿童误消费的机制,但并没有实施,而是通知游戏开发商关注的重点是盈利。
当发现问题的父母寻求退款时,Facebook一开始拒绝了退款请求。并向游戏开发商表示,向有退款需求的用户补偿强力的游戏虚拟道具比直接退款更好,因为虚拟道具没有任何成本。
做企业如此,怎能不让用户寒心?
而Facebook的“罪责”还不仅如此,关于其涉嫌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的报道我们此前也早有耳闻。
去年11月离职的Facebook前员工Mark Luckie是一名非裔美国人,他离职后在社交网络上公开发布了一份声明,指责Facebook公司存在种族歧视问题,办公区张贴了很多“Black Lives Matter”的海报,“当经过海报时,由于自己的肤色,意识到自己身处的工作环境并非真的如描述的环境,这样的感觉很奇怪。”Mark Luckie写道。
另一位非白人Facebook前员工在接受CNBC采访时也表示,“Facebook吹捧多元化和包容性,好像这是一个营销机会,也许这对他们来说真的很有意义。但是,当涉及到他们日常的’无意识偏见’培训的策略,依然可以看出Facebook还是由一群拥有特权的白人做出类似偏见和歧视性选择,这和其他行业的白人管理层一样。”
1月11日,Sophie Alpert在社交平台宣布自己将打算离开Facebook,对于为什么想要离职,她表示:“Facebook对很多人来说是家好公司,但现在对我来说并不合适。我想把时间花在一个愿意进一步推动多样性和包容性的地方。”在Sophie Alpert发表离职的帖子下面也有很多员工表示赞同她的观点,由此可见Facebook内部的确存在很多骚扰和欺凌的现象。
Facebook的几宗罪,让一个庞大的社交帝国几度陷入低谷,用户的留存尚且困难,又该当如何实现增长,且继续编织自己的社交美梦呢?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23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