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陈的城市在长夜中埋葬
他们记忆着最美丽的皇后
飘零在西落的太阳下
要先做一场梦”
我们并不知道微软人工智能机器人小冰是不是在一个夕阳西下的时刻,“写”下了这首诗。但我们知道的是,会写诗的AI 背后,一定有一些专注人工智能的研究者。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孙茂松就是这样一个这样专注于研究自然语言理解、中文信息处理和Web智能的学者。自2015年底起,他指导一个以两位本科生为主体的课题小组,开展了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方法进行诗歌自动创作的研究,推出了会作诗的AI——"九歌"。
与小冰不同的是,“九歌”擅长做古诗。
清华大学“九歌”自动作诗程序还曾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与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联合主办的大型科学挑战节目《机智过人》当场赋藏头七绝一首:机心造化本无私,智略工夫巧笑时。过客不须频眺处,人间天上有新诗。
机器人写诗的背后,到底有什么奥秘?
在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程承办的AI盛会——「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峰会」(CCF-GAIR)上,孙茂松将一一解析,引领你走进 AI 写诗背后的科学研究,聊聊机器人的诗与远方。
CCF-GAIR 将于7.7-7.9日在深圳召开。CCF-GAIR为国内外学术、业界专家提供一个广阔交流的平台,既在宏观上把握全球人工智能趋势脉搏,也深入探讨人工智能在每一个垂直领域的应用实践细节。
以下为嘉宾简介:
孙茂松,主要研究领域为自然语言处理、互联网智能、机器学习、社会计算和计算教育学。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在国际刊物、国际会议、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60余篇,主持完成文本信息处理领域ISO国际标准2项。
主要学术兼职包括: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大学大规模在线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下一代搜索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共同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十二、十三届专家评审组成员,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第六、七届副理事长,《中文信息学报》主编,《大数据》杂志编委会副主任,全国计算机慕课联盟副理事长,多个教育部或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两岸语言文字交流与合作协调小组”成员等。2007年获全国语言文字先进工作者,2016年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及首都市民学习之星。
[孙茂松]
。
原创文章,作者:kepupublis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26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