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消息,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基地卡耐基梅隆大学(CMU)宣布启动CMU AI计划,它的目标是通过连接、整合校内的所有人工智能研究资源,促进学校内跨学院、跨专业的人工智能研究协作,从而更好地达成卡耐基梅隆大学培养优秀人工智能人才、创造更强大的人工智能的愿景。CMU AI将成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最富经验的人工智能研究团队之一。
目前 CMU AI 的官网已经对外开放,https://ai.cs.cmu.edu/,而它的宣传语就是:“It's more intelligent”(更加智能)。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看到,在宣传和整合卡耐基梅隆大学校内资源的同时,他们也积极地欢迎更多的学生前往卡耐基梅隆大学攻读相关的硕士和博士学位。
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院院长Andrew Moore介绍道,“为了让人工智能系统具有更高级的智慧,研究每个方面的人工智能的专家们,比如研究如何让电脑理解人类对话的,比如如何让电脑积累经验、学习成长的,会越来越需要在研究中进行紧密协作。CMU AI就是为了给我们一直开展的AI研究和教学提供一个总体框架。”
从自动驾驶汽车一直到智能手机,人工智能有潜力改变人类如何生活、工作、学习。
“人工智能已经不是某个天才在车库里就能一个人捣鼓出来的那种新发明了”,Moore补充说,“它需要一个团队,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能提供特殊的技能或者观点。CMU的研究人员们一直就具有跨专业协作、并得到杰出成果的优秀传统,CMU AI就更能让我们所有人以全新的方式进行合作。”
CMU AI聚集了卡耐基梅隆大学计算机院的7个系中超过100位在进行人工智能研究和教学的教职人员。Moore院长与纽威尔大学计算机院教授、语言技术研究院总监Jaime Carbonell,机器人研究院总监Martial Hebert,计算机科学教授Toumas Sandholm,赫伯特·西蒙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机器学习学院Manuela Veloso几位一起共同领导着CMU AI这一合作组织。
自从1956年开发出第一个人工智能程序“逻辑理论家”(Logic Theorist)以来,卡耐基梅隆大学就始终是人工智能研究的前沿阵地。让软件具有探索能力、能积累经验进行学习的机器学习系,不仅由卡耐基梅隆大学首先创立, 到现在也都是独此一家。 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科学家们在许多研究中都是领头者,比如计算机如何理解和翻译人类语言、计算机和人类如何互动。卡耐基梅隆大学的机器人研究院不仅引领着机器在世界环境中感知、决定、行动方面的研究,同时也是著名的计算机视觉研究团队,探索着如何让计算机理解图像。
CMU AI会关注于培养新一代的人工智能科学家,并且给人工智能创造新的能力:从能够与用户交朋友、了解用户的智能手机助理,到能够让一个人看起来更老、更年轻、甚至看起来像另一个人的视频处理技术。
“CMU 在人工智能每个方面的研究上都有丰富的引领思考的历史。把所有这些优势综合起来,建立一个能够造福世界的人工智能系统,现在就是最佳时机”,Moore说。
分布在多个学院中的各种专业知识让卡耐基梅隆大学能够研发各种高新技术,比如自动驾驶汽车、包括IBM Waston在内的问答系统、夺得世界冠军的机器人足球员、3D运动回放系统,甚至还有能够打败四位世界顶尖扑克选手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一个宽阔的领域,其中有优化理论、象征推理、理解真实世界等等许多完全不同的学科”,Hebert说,“让所有这些方面的顶尖专业知识都集中在一处很难。但 CMU AI 做到了。”
人工智能的各种组成元素之前都是各自独立发展的,而近期的计算机软件硬件发展已经让联合这些元素变得可能,然后就能创造出强有力的新AI技术。这些发展激励着工业界,它们给了解AI的计算机科学家们提出了难以置信的需求。
“在CMU学习人工智能的学生有机会在多专业交叉的项目中参与研究,这让他们对人工智能的研究更深入,也认识到了人工智能跨专业以及高集成度的特点。这些学生让CMU具有了优秀的领导者地位,也就引领着全球人工智能研究的发展:他们不仅创造了许多新公司,也加入了许多非常看重我们的教育和研究的创新性公司。”Veloso说,“CMU的学生全方位地影响着人工智能会如何服务社会。”
大约有1000名CMU学生从事着人工智能研究和教育相关的工作。卡耐基梅隆大学也广泛地参与拓展性的活动,让中学、小学的学生也能够了解人工智能,从而在人工智能方面发挥自己的能力。
“有的人能利用技术发展创造更好的生活,还有的人已经承担起责任,可以影响二十一世纪剩余的几十年里会发生什么,我们给这些人教授知识,也积极跟他们接触。”Moore说,“为了创造出能够让人类进步的技术,我们急需给这些极具才能的人提供最好的人工智能资源、介绍最优秀的人工智能研究者。CMU的目标是让人工智能对每个人都触手可及,CMU AI只是一个开始。”
via 卡耐基梅隆大学,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 AI 科技评论编译
雷锋网版权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26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