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网AI科技评论按:9月1日,开学快乐!虽然研究生们并没有什么假期(黑人问号),但总归是该期待一下的嘛。
近日UC Santa Barbara计算机科学系助理教授@王威廉 便在微博上推荐了一篇《自然》的旧文:
《自然》杂志前些年的一篇好文《如何关怀和保养你的导师》。其中关于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与导师关于开会、反馈和向上管理的建议非常好。强烈建议各位硕士和博士生看看。
珍爱生命,关爱导师,作者Hugh Kearns和Maria Gardiner都说了什么?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AI科技评论翻译如下,并做了不改动原意的编辑:
只要研究生院存在一天,学生对导师们的抱怨就永远不会消停。导师分两个极端:不是太忙没空理你,就是太闲天天push你;不是撒手不管让你去放羊,就是天天拿小鞭子抽你;选题不是完全没有意见,让你好方,就是批判得体无完肤,我也很绝望啊。
据说,一起说第三个人的坏话是闺蜜间情比金坚的关键武器;而一起讨论导师们的奇葩行为,就是同学们苦逼科研的唯一(?)调剂;但建议要从两个角度出发——如果学生们自己经过深思熟虑,仍然认为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指导,他们也需要从自身出发解决这个问题。
在研究生中,与导师交流的次数非常多。在2009年,美国华盛顿特区研究生院理事会的一项报告调查显示,1856名博士生中有65%的学生表示,博士课程得以完成的一大主要因素在于所得到的指导和建议。而笔者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弗林德斯大学的研究,以及在全球研究生研讨会上所得到的结论也表明,导师与学生的关系如何,很大程度影响了学生完成研究的时间。特别是在毕业的前夕,学生到底是微笑着轻松应对答辩,还是仍然在惆怅地埋头写论文,导师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学生们总误以为导师天生就深谙指导课题的要义,其实这也可以理解。指导更像是一种私人的工作,如果要套用模型的话,导师唯一可用的模型便是自己以往的经验。如果效果好,他们便会如法炮制;反之则会往反向用力。实际上,并不能保证任何一种方法都能为学生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指导。
因此,需要积极行动起来。如果导师并没有按你所设想的方式对你进行指导,那么你应该更主动一些。很多人在读博的时候都逐渐意识到,“这是我的论文,我的课题,我的名字会被写在最前面,因此我得成为那个掌握课题节奏的人。”因此,如果学生越早意识到这一点,自然是极好的。如果你没有得到足够的反馈,明确的研究方向或是必要的资源。那么该怎么办?下面将以一些例子来说明。
开会
我们在workshop经常听到的一些评价大概长这样:
“我的导师人超好的!但ta好忙啊,甚至都没有时间讨论下我的课题。”
而我的建议通常会是:
“是的没错,导师是很忙,而且会一直这么忙。尽管如此,你需要安排能当面见到导师的会面,然后好好聊一下你的研究内容。”
我们并不推荐你在茶水间匆忙地和导师聊几句,也不建议在实验室里找导师讨论课题。
我们指的会面是,定期针对你的课题找导师当面讨论,并且不要让它流于形式。如果因为什么事被取消了,你一定要重定一个时间把它补上。
经验之谈,只定一个时间约谈肯定是不够的,你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议程,包括你在上次会谈后所做的工作,接下来两周要完成的任务等等。
这些听起来非常简洁明了,但知易行难。如果有更多的学生能够按上述建议来做,那么“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反馈
幻想又来了:在理想国中,你的导师无所不能,给的建议字字珠玑,一针见血。但真的是想太多了。有名学生曾经以血腥的射击现场描述被导师反馈后的工作——简直满目疮痍不忍直视。
但老实说,如果直接把某一章邮件发给导师并说“请给我点意见”,就好比你走进一间餐厅然后说“快上菜”一样。你需要把问题写得更加具体一些。在提交你的工作时,说明自己希望得到哪些方面的反馈,比如可以说,“这是初稿,我希望能够在大方向上得到您的建议”,或是“在第六页有一些讨论,请老师注意看看”。如果你得到的反馈太过抽象,可以再次咨询你的导师。回到标题,保养导师的核心要义其实是,你需要主动提出你所需要的东西,而不是一昧期待导师能够拥有读心术。
管理
如果你想更好地关怀你的导师,还有一个诀窍是解决他们想解决之事——大多数导师所期待的学生,应该能够不断提出建议和解决方案,并且善于解决问题,把工作变得简单。在业务层面,我们把它称之为“管理”(managing up)。当老师与学生一同工作时,你需要对导师进行这样的“关怀和保养”。
虽然抱怨总是常事——但这远远不够。当导师无法给予你所期待的,你必须主动去要求他们。这就是关怀和保养导师的秘诀,雷锋网AI科技评论也希望大家开学快乐,和导师友好相处!
雷锋网版权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28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