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光明日报(ID:gmrb1949),作者:李哲,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三天不上网,交流有点慌。从“绝绝子”到“yyds”,近来的一些网络流行语似乎正在打破圈层,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常见,使用起来很“百搭”。有人从开始的一脸懵,到逐渐将其用成了口头禅。有人认为,这些流行语的盛行可能会导致表达方式变得单一;也有人认为,网络时代,语言有这种变化很正常。
其实,对于这些网络流行语,大可以用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顺其自然就好。如果它足够经典,有着难以替代的价值和意义,那么要相信时代和历史会留住它,比如“柠檬精”“种草”“打卡”等,本身有语意和现实应用场景,也就逐渐被大众接受。如果它只是一些无聊的口水和情绪,那么也请相信,它很快会被喜新厌旧的人们忘记,随风飘去。
所以,我们要有这份淡定和自信,相信开放包容的网络也可以大浪淘沙。语言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丰富多元、优胜劣汰的过程。其实回头看看,当年网络造就了那么多拼音缩写、火星文,现在还剩下多少?很多都只是一阵风罢了。语言的生命力,终究还是来自于美感和表情达意的能力,有些流行词汇只不过是特定时期、特定语境下的衍生物而已。
汉语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直变化发展着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今天再去读千年以前的文章,如果语言素养和历史知识积淀不够,往往会难读懂。同样的道理,古人穿越到今天,拿着手机上网浏览信息,也会如同看天书一般。
以成语为例,很多都是出于历史典故,而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人物出现、不同的故事发生。比如,东汉以前的人,不会知道“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先秦的人,也不会知道季布的“一诺千金”。
如今,我们的人口数量在历史上前所未有,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在历史上前所未有,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丰富在历史上前所未有,在这个基础上,只会产生越来越多的新词汇。网络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上就是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活力。
新的语言,是时代的产物,更是为了当下社会服务的,是方便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它们必不可少。就在去年8月10日,《新华字典》(第12版)在北京图书大厦正式亮相,如“粉丝”“点赞”等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词汇,纷纷入选。在可见的未来里,《新华字典》的词库还将不断扩大,这是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规律,我们要尊重并顺应。
当然,也要注意到,一些庸俗、低俗,或者“伪创新”词汇,加重了不同人群之间的交流难度。很多人看不懂“yyds”,尤其是中老年人,只能向别人询问或者去检索,这反而人为地设置了沟通障碍。所以,也要防止过分滥用这些词汇,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还是要兼顾普适性和严肃性,方便于受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光明日报(ID:gmrb1949),作者:李哲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28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