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途资本创始合伙人 杨光
雷锋网新智驾按:10月26日至27日,2018 全球智能驾驶峰会在苏州召开,本次峰会由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政府主办,苏州高铁新城管理委员会、雷锋网&新智驾和数域承办,邀请到来自主机厂、科技公司、资本机构和产业研究机构等领域的多位专家,共同打造了一场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的顶级峰会。
技术的发展与资本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资本的注入可以大大推动技术的发展,相应地技术的发展也会吸引资本大量进入。当前,智能驾驶就是这样一个处于高速发展、资本大量涌入的新技术。
10月27日,耀途资本创始合伙人杨光在2018全球智能驾驶峰会上发表主题为《智能驾驶领域的全球投资机会》的演讲,分享了一个投资人视角中的智能驾驶技术发展路线,以及智能驾驶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投资机会。此外,他还介绍了耀途资本在智能驾驶领域所做的一些投资。
以下为杨光演讲全文,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新智驾进行了不改变原意的编辑(略有删减):
智能驾驶的两条技术路线
智能驾驶行业正迎来高速发展,分为两条技术路线:
第一条技术路线是让车变得更加智能,从简单的辅助驾驶慢慢步入到全自动驾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用到传感器和算力等,在L2级需要需要用到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从L3级开始需要激光雷达和固态激光雷达。
第二条技术路线是从车联网的角度来说,让基础设施变得更智能。
未来这两种技术路线会并存:一方面车变得更智能,一方面基础设施变得更智能。
两条技术路线带来的投资机会
从投资人角度看,在整个智能驾驶演进过程中,这两条技术路线会出现什么样的投资机会?
以ADAS为例,从行业发展的角度上来讲,汽车未来会变成一个超级的智能终端,它会像人一样,人开车需要眼睛,而车需要感知层。感知层需要各种各样的传感器,现在有毫米波雷达,未来会有激光雷达,这些都扮演了智能汽车上眼睛的角色。
除了感知层,还需要决策层,它扮演了人的大脑的角色。在决策层里面需要算法和算力,产生了很多的机会和更多的创业公司,比如在海外已经成功纳入到整车厂体系的Cruise和Argo AI,它们分别拥抱了通用和福特。
执行层位于感知层和决策层之上,扮演的角色相当于手和脚。执行层的硬件集成技术要求较高,这些技术主要掌握在整车厂和大型的Tier1供应商手上。
耀途资本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投资
耀途资本在智能驾驶领域投资的大概思路是去投资一些汽车领域底层的技术创新公司,希望能帮他们把技术嫁接到中国整个汽车生态里面。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而且在汽车行业内有较高的领先度。耀途资本投资的跟智能驾驶有关的公司遍布国内外,具体有:
Innoviz是一家做固态激光雷达的以色列公司,主要专注于前装市场。在耀途资本投资完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面,就拿到了BMW的订单,他们的产品将用在2021年上市的宝马全球第一辆L3级自动驾驶汽车上,该车同时配备摄像头、毫米波雷达和一颗固态的激光雷达。
Roadstar.ai是国内一家做L4级无人驾驶解决方案的公司,主要思路是做传感器的前融合,降低对高线速激光雷达的依赖,只用16线的激光雷达。Roadstar.ai在深圳和硅谷都可以做出非常好的路测效果,在融资上也进行的不错,目前整个公司的发展和研发的进度都非常快。
Vayyar是一家做雷达芯片的以色列公司,他们做了一颗3GHz-81GHz的超宽毫米波雷达芯片用于车内监测,之后可以在法雷奥等公司官方的智能驾驶仓和智能车内安全监控可以看到他们的产品。毫米波的感知方式可以穿透物体、人体和液体等其它障碍物,同时还不会涉及隐私,所以杨光认为它的市场非常大,可能在未来的车监控里面会被大量应用。
Hailo是一家以色列深度学习处理器芯片研发公司,主要做智能驾驶芯片,致力于怎样用低功耗高算力的芯片去解决算力的问题。其研发的芯片能够在各种环境下运行嵌入式人工智能应用。他们通过重新设计计算机体系结构的支柱将深度学习处理能力提高几个数量级,以满足无人驾驶平台对计算资源和低能耗的需求。
GuardKnox是一家做车联网安全的以色列公司,其自主的软硬件集成式的整体解决方案能够为汽车提供全面的网络安全防御,不需要任何连续在线监测并且可以防御未知的各种网络攻击。当ADAS级别越来越高,已经具备了控制车的能力的时候,必须要有一些车联网安全的解决方案去防范一些黑客或其它组织对车辆尝试的控制。
Intuition Robotics是一个做智能交互机器人的公司。其产品可以通过语义语音识别、语义理解、语音合成等方式实现主动沟通和互动,而不像现在的智能音箱那样被动。当无人驾驶来临时,这样一个高度智能的机器人可以通过车内监控了解车主或乘客诉求,从而做出相应地应对。Intuition Robotics最近也拿到了全球一线整车厂的订单,为他们做智能交互产品。
总结起来,耀途资本在智能驾驶行业里面的布局,有感知层的激光雷达公司,决策层的解决方案公司、算力公司,也有做车联网安全、智能交互和车内监控的公司。
。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30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