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一项研究指出:气候变暖将使飓风破坏性影响向内陆扩展

《自然》一项研究指出:气候变暖将使飓风破坏性影响向内陆扩展

飓风等自然灾害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打击,并导致大量生物死亡。飓风的动力来自海洋中的水汽,因此在登陆后会迅速衰减并失去强度,从而限制了对沿海地区的破坏。虽然气候变暖被认为对飓风强度有影响,但对飓风衰减的影响还不甚明确。

此次,日本冲绳科学技术大学流体力学系的科学家们,详细分析了1967年至2018年北大西洋登陆飓风的数据,他们发现,飓风的衰减程度与海温的相应上升幅度相一致。

d41586-020-03118-2_18561388.jpg

研究团队利用计算机模拟表明,较高的海温使飓风在登陆时能够保持更多的水分,从而减缓了飓风的衰减速度。研究人员报告说,1960年的飓风有可能在登陆后一天内衰减75%,而现在的飓风的衰减率为50%。

研究团队指出,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内陆地区可能会受到更大的影响。因为海洋中的水分为飓风席卷陆地提供“燃料”,就像炮弹一样,燃料越多飓风就走得越远。而内陆地区应对飓风的能力也可能比沿海地区要差,这对防备灾害有直接影响。未来需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以了解气候变暖对于来自其他大洋盆地的飓风的影响。

Screen-Shot-2020-11-13-at-11.55.43-AM.png

此前也有研究曾指出,大气越温暖,能够锁住的水分就越多,极端风暴也就更“湿”——大约空气每升温1摄氏度,可以多容纳7%的水分。换句话说,气候变化会放大这一过程的影响。在科学家们对著名的2017年8月飓风“哈维”袭击美国事件的调查中,3项独立研究都曾表明,“哈维”之所以能够带来如此的“狂暴”的降雨,重要原因是气候变暖使空气湿度增加。

原创文章,作者:kepupublis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30777.html

(0)
上一篇 2021年8月31日
下一篇 2021年8月3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