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国内外专家有什么新思路?

建设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国内外专家有什么新思路?

雷锋网按,当前我国车联网产业进入快车道,技术创新日益活跃,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新型应用蓬勃发展。 

基于上述背景,2020 年 6 月 24 日,第四节世界智能大会“车联网先导应用创新发展国际高峰论坛”在天津西青区顺利召开。由于疫情防控的关系,当天,近十位嘉宾通过录制视频演讲的方式,将自己对于车联网应用的认识、经验和想法分享给了与会者。

从整体上来看,该高峰论坛的演讲内容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建设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5G 通信技术赋能车联网、车联网仿真测试和验证。

建设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在建设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方面,天津市永泰恒基董事长赵林表示,近年来车联网作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驱动力,已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西青区于 2017 年提出发展车联网产业初步设想,2018年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就共同建设智能网联汽车三级测试服务体系展开了深度合作。2019年 12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复函天津市人民政府,支持天津(西青)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针对先导区整体建设的思路,赵林在论坛上介绍道:

  • 一是稳步推进环境层。智能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完善数字化交通基础设施及云端基础设施建设,引领重点技术领域、标准领域、服务创新领域的发展。

  • 二是促进行业层。车联网新型企业及产业模式的发展,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推进科技创新、核心技术研发迭代。

  • 三是通过组织层。政府顶层规划与政策保障,为车联网先导区的建设提供标准、测评、技术等方面的支撑与引导。

同时,天津先导区正在推进车路协同等跨行业标准建设工作。面积为 1475亩的封闭测试场将于今年9月完成一期建设,共规划7个测试分区,包括快速环路,ADAS直线区、城市道路测试区等多个区域,形成“虚拟测试-封闭测试-开放道路测试”的三级测试体系。

今年年底前将完成天津南站商务区核心及周边区域车路协同环境全覆盖,部署路侧单元、边缘计算、激光雷达等智能化设施,推进5G网络,高精地图全覆盖,形成全息感知的车联网物理环境。

此外,天津先导区还将进行规模化车载终端部署,开展政务、公交、警用,医用等车联网信息服务,探索自主接泊、无人物流、无人环卫,车辆编组等自动驾驶应用场景。

通信技术赋能车联网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如何在车联网行业发挥出5G技术的最大价值已成为现阶段行业内的一大重点问题。 

中国信科集团副总裁陈山枝表示,该论坛上所提到的“车联网”主要讲的是实现车与路之间的实时高可靠通信,未来将实现交通安全、交通效率、自动驾驶和信息娱乐等四大类的应用。

在实现智能交通和自动驾驶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但事实上,仅凭传感技术很难避免一些特殊的交通事故。

因此,陈山枝指出,车联网技术可以与传感器技术形成互补,构成“智能化+网联化”的技术框架,即通过网联化实现协同感知,解决复杂的应用场景,突破单车智能的局限性。

其中,5G传输速度快、延时低、功耗低、可靠性高,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同时,通过网联化还可以降低感知方面的成本。加之今年初国家提出的新基建也强调了部署 LET-V2X 路侧基础设施的内容,通信行业与汽车行业之间的跨界合作将是未来的趋势。

陈山枝还认为,国内汽车行业的变革还将孕育出新的商业模式,比如智慧网路运营商或者新的出行服务商。

针对通信技术在车联网领域的应用,中国信通院副主任葛雨明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葛雨明表示,车用无线通信网络将是未来智能汽车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而 5G 物联网是信息基础设施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车联网则是 5G 技术的一个垂直行业应用。

他认为,车联网技术是助力推动未来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发展的核心枢纽,同时,也是连接汽车、交通、公安治理体系的核心枢纽。然而,只有网络连接后各方的数据才能汇总,比如车端和路端的数据,并且可以跟第三方的一些TSP的平台打通,在这个基础上实现更多服务对象的衍生,承载更多的应用的场景。 

另外,借助于网络连接,可以更好地实现从单体智能化向综合性交通智能体系发展过渡的过程。

车联网仿真测试和验证

安全一直是汽车行业的热点话题,如今,除了在各种交通状况、天气环境和使用场景下的驾驶安全,还需要考虑用户隐私以及其他数据的安全保障。

中国软件评测中心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宋娟在论坛上分享的内容主要有关于车载智能计算平台安全体系。宋娟首先介绍了当前车联网技术在感知、通讯、芯片等方面的新突破。其中,她认为,新智能计算平台是智能汽车的核心,而车规级的AI芯片则是智能计算平台的关键。因为自动驾驶不仅有复杂的逻辑计算的需求,还有大量数据并行处理的任务。

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和信息安全也是构成了智能网联体系中的安全要素。然而,在这些方面车联网也面临着挑战,包括功能安全ISO26262在自动驾驶领域应用方案尚未形成共识;预期功能安全国内研究基本空白;信息安全纵深防御理念尚未系统融入汽车产业生态等。针对上述挑战,宋娟也在论坛上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另一方面,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孟庆昕向与会者介绍了面向自动驾驶布局的高精度地图,以及完整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并分别从民众视角、政企视角和自动驾驶汽车视角介绍了地图服务未来的形态。

孟庆昕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精度地图可以看作是未来智能网联的一个基础设施,它就像一个载体,所有的定位、实时信息都可以回传到高精度地图平台上,从而实现精细化、智能化的管理。

在推动自动驾驶落地的过程中,仿真是目前国际上测试与验证的重要途径。除了国内的嘉宾,国外嘉宾也参与了本次论坛,聚焦仿真测试和验证。

李斯特集团战略副总裁Georg List简单介绍了 AVL在自动驾驶领域的进展和动态,包括通过基于场景的仿真+场地测试的验证方法提出满足ADAS/AD预期功能安全和功能安全要求的解决方案。

然而,不同地域的测试认证工作会涉及不同的测试对象或是测试环境,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展开测试认证工作的标准。针对这一现象,Georg List 表示正在尝试与不同的国家就此建立连接。其中就包括与中汽中心、SAE International、南德意志集团共同建立的IAMTS联盟(全称为International Alliance for Mobility Testing and Standardization)。

据介绍,IAMTS联盟旨在整合全球资源,构建一个智能网联汽车合作框架,建立自动驾驶汽车场景大数据库,AVL作为重点参与单位共享虚拟仿真及场地道路测试资源,对智能网联汽车提供测试评价方法和结果。 

德国自动化及测量系统标准协会的 CEO KlausEstenfeld 博士也参与了本次论坛,并介绍了 ASAM的OpenX系列标准制定进展及在仿真测试中的关键应用,解决了各整车厂、供应商以及仿真工具商使用的数据格式与接口不统一问题。此外,ASAM 已与中汽数据共同创建了 C-ASAM 工作组,推动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发展。 

雷锋网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33477.html

(0)
上一篇 2021年8月31日
下一篇 2021年8月3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