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协议详解编程语言

一、web 
a)web结构 
b)常见的服务器 
a.WebLogic: orcale公司的产品,支持JAVAEE规范,收费 
b.WebsphereAS: IBM公司的产品 ,支持JAVAee规范, 收费 
c.Jboss: red公司的产品,支持EJB, 免费 
d.Tomcat: apache公司产品支持JavaEE规范,免费
    Http协议详解编程语言
      
容器: 实现了什么样的规范,就称为什么样的容器 c)tomcat的版本       7.0(Tomcat版本)——3.0/2.2(Servlet/JSP规范)——1.6(JDK) d)常见启动问题 a.端口号冲突 修改D:/apache-tomcat-6.0.39/conf/server.xml文件       <Connector port="8080" protocol="HTTP/1.100" connectionTimeout="2000"> b.闪退. 一般需要设置java_home环境变量 e)tomcat目录结构     Http协议详解编程语言 g)应用程序的部署方式
    i. 将应用程序直接拷贝到webapps目录下
    ii. 将应用程序打成war包,直接拷贝到webapps目录下
        在dos命令窗口下键入: jar-cvf 名字.war
  h)tomcat的组成结构     Http协议详解编程语言   I)各种配置     a ) : 虚拟应用:       (此种配置不推荐)       1.在server.xml文件中配置如下   <!--path来配置浏览器访问的方式(虚拟路径) docBase是物理路径,指定应用放在硬盘上的真实位置-->
        <Context path="/abc" docBase="d:/app">
        /Host>       
2.通过浏览器输入 http://localhost:8080/abc/1.html 来访问       缺点: 必须重新启动服务器       i.在 conf/catalina/localhost/目录下随意建立一个xml文件,文件名任意(eg: abcde.xml)。(不需要重启服务器) 推荐使用         内容如下: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Context docBase="d:/app1"/>         虚拟路径就是文件名         我们通过浏览器访问: http:
//localhost:8080/abcde/a.html 来访问       ii.实际开发时采用直接拷贝文件夹到webapps目录下 b) : 默认应用的配置 只需要在conf/catalina/localhost/目录下建立一个ROOT.xml文件,内容同上,这个应用就是默认应用 访问的时候通过URL: http://localhost:8080/a.html 来访问 c): 配置默认页面,端口号的修改 需要在我们应用目录下app1/WEB-INF目录下配置web.xml文件 配置如下: Http协议详解编程语言 端口号修改需要在server.xml文件中配置: <Connector port="8080" protocol="HTTP/1.1"
                    connectionTimeout="2000"
                    redirectPort="8443"> 默认端口号配置完毕需要重新启动服务器. 通过 http:
//localhost:8888/abcd/ 来访问 可以配置成默认的端口号: 80 d).配置多个虚拟主机 (了解) 假设e盘有个目录app1下有个应用app d盘有个目录 app下有个应用app2 则在server.xml中配置如下: Http协议详解编程语言 在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hosts中配置路径的IP映射如下: Http协议详解编程语言 此时就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应用了: http://www.itheima.com/app/a.html 访问e盘app1/app应用下的a.html页面 http://www.itcast.cn/app2/a.html 访问d盘app/app2应用下的a.html页面 注意:以上端口号是默认的80,可以修改。 二、HTTP协议(记住)   a.http协议: 规定了客户端和服务端交流时的数据格式   b.特点:     1. 请求和响应都由三部分组成       请求信息(3部分组成):         1)请求行 (由3部分组成)           a) 请求的方式           b) 请求的资源地址           c) 请求协议     2)请求头信息(2部分组成)  a) 头名称  b) 头值   3)请求正文 (只有请求的类型是post才会有)       响应信息:(3部分组成)         1)响应行(由3部分组成)           a)响应协议           b)状态吗           c)状态信息         2) 响应头信息(2部分):        a): 响应头         b): 头值 3) 响应正文. c.get和post方式区别: 1. get方式请求参数会附加在url后,而post是看不到的,post相对安全 2. get方式对提交的数据大小有限制(1k),post方式对数据大小没有限制. d. 响应的状态吗: 200 Ok 302(307) : 请求重定向 304 : 未修改 404: 找不到 500: 代码错误 e.请求头信息: * Accept: 浏览器告诉服务端, 浏览器可接受的MIME类型 MIME类型: 相当于操作系统下的文件类型。                 是由大类型和小类型组成: text/html;                 对应的关系在conf/web.xml中查询 Accept-Charset: 浏览器告诉服务端, 浏览器支持哪种字符集 Accept-Encoding: 浏览器告诉服务端, 浏览器能够进行解码的数据编码方式,比如gzip Accept-Language: 浏览器告诉服务端,浏览器支持的语言种类       Host: 浏览器告诉服务端,浏览器所在的主机 * Referer: 浏览器告诉服务端,当前页面从哪里来的。 用处: 1. 用来记录广告的信息 2. 防盗链         Content-Type: 浏览器告诉服务端 ,内容类型 If-Modified-Since: 浏览器告诉服务端修改的时间        Content-Length: 浏览器告诉服务端 请求正文内容长度       Connection: 浏览器告诉服务端,连接的状态       *****Cookie: 浏览器告诉服务端 ,浏览器携带的Cookie        Date: 浏览器告诉服务端,发送请求的时间 , f. 响应头信息 * Location : 服务端用来告诉浏览器,请求需要重定向.(必须结合状态吗302使用) Server :  服务端用来告诉浏览器,服务器的类型 * Content-Encoding: 服务端用来告诉浏览器,服务器对数据采用的编码 Content-Length: 服务端用来告诉浏览器,响应正文的长度 Content-Language: 服务端用来告诉浏览器,zh-cn服务发送的文本的语言 *Content-Type:  服务端用来告诉浏览器,你要用哪个码表来解析二进制数据 * Last-Modified :  服务端用来告诉浏览器,访问资源的最后修改时间 *Refresh:  服务端用来告诉浏览器,多长时间刷新一次 *Content-Disposition: 服务端用来告诉浏览器,以下载文件的方式打开文件       * Expires: -1 : 服务端用来告诉浏览器,不要缓存 Cache-Control: no-cache (1.1) Pragma: no-cache (1.0)       ***** Set-Cookie: 服务端用来告诉浏览器,要存储的内容

 

原创文章,作者:Maggie-Hun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3444.html

(0)
上一篇 2021年7月19日
下一篇 2021年7月1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