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长大”,为何成了越来越多成年人的愿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塔门(ID:DT-Tamen),作者:阿米,编辑:王朝靖,原文标题:《“不长大”,是怎么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愿望?》

“中国社会90%的问题,或者绝大多数的爱与恨,都和一个基本事实联系在一起,就是绝大多数中国成年人都是巨婴。”

五年前,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在《巨婴国》书中,把心理不成熟的成年人称为“巨婴”。他认为巨婴有三个特点:独立性差、认为世界必须要按自己的想法运转、认为事情必须一分为二,非黑即白。

稍有些社交网络冲浪经验的人很容易就能发现,大量微博网友符合这三个特点。巨婴也一直作为一个负面的称呼存在。

然而2004年香港杂志《JET.Fly with us》使用了另一个有别于巨婴的词:杰斗,英文源于《泰晤士报》的 Kidult。指一个成年人童心未泯,仍然热衷年轻人文化。中文常把这类人称为“老顽童”,即便他们并不老。近年来,不少香港杂志都出现了 Kidult,用来描述越来越多新一代成年人(泛指30至40岁)爱好玩乐的一个社会现象。不少人把杰斗当做一种值得追求的生活方式。

另一个相似的词是顽童族(Grups)。《纽约时报》是这样定义 Grups 的:“他拥有十几双运动鞋,不惜一掷千金购置满柜子的名牌牛仔裤,一说起最新的音乐大碟就停不了口。他不是孩子,也非十几二十的嫩头小子,这是一群正以自己的方式定义着青春,也一举消灭了年龄代沟的成年人。”顽童族,也一度被许多人认为是最时髦的都市人群。

大陆知名人物里的一个典型“大龄儿童”是大张伟。DT 财经曾经统计过,从2010年到 2020 年,参加节目数量最多的综艺咖是大张伟,10 年间他参演了 90 档综艺节目。看似口无遮拦的语言、夸张的肢体动作……“大小孩”人设的大张伟,受到大量观众的认可。

互联网上女性的择偶偏好里,也出现了不少对“大男孩”型大叔的推崇。

越来越多的“成人孩童化”

2010 年,一篇名为《Kidult——值得关注的成人孩童化现象》的论文,总结了当时社会上的几种大龄儿童类型。2021 年,我们也根据一些最新的社会现象,对这篇文章所提出的类型作一些补充。

1. 后成年时代:生理成年了,但心理可以是小孩

尽管年纪到了法定的成年年龄,但大龄儿童的心理年龄发展却仍然滞后,比生理年龄小10-20岁,处于“后儿童时代”。

就像幼童一样,这些大龄儿童情绪化、疏于算计、不能正视现实。用比较常见的概念来形容,这些心理童稚态的大龄儿童与“巨婴”类似。

英国儿童心理学家 Donald Winnicott 认为,每个人都可以被看成一个能量泡,在能量泡的成长过程中,必然要伸展自己。但不管是对于心理童稚态的大龄儿童——还是巨婴——来说,这些可能遭遇不适甚至痛苦的伸展,是他们想要回避的。

一个现实例子是关于“舒适区”的讨论。在职场里摸鱼划水的年轻人乐于开机混底薪,对职场的加班学、表演学深恶痛绝——尽管这可能让他们的底薪变得更诱人。“离开舒适圈”的号召言犹在耳,但“躺平”成了他们对潜在痛苦最有力的还击。

以往,一个成年人需要拥有“成熟”的特质,面对和处理进入社会后,需要应对的种种难题。如今,年轻人身处一个流动的社会,“换工作、换对象、换城市”变得更加容易,这里不行,就换一个地方。社会整体的发展,让年轻人感受上“网抑”,但实际生活被各种便利的商业服务、娱乐、舆论保护兜底,“不成熟、不谙世故”也可以生活下去。

“成熟”不那么必要,让更多的人得以可以选择“不长大”。

2. yyds,绝绝子:语言行为的幼稚化与游戏性

大龄儿童的童稚态不光体现在对生活的态度上,也体现在他们使用语言的风格上。如今大龄儿童使用语言的特点是叠词化、网语化、港台化等。生活中的一些实际用法包括“吃饭饭”“小哥哥/小姐姐”“我们男孩子/女孩子”以及“那真是太棒惹/太好噜”,出现在许多成年人的日常。

美国心理咨询师 Kathryn Smerling 认为,情侣之间使用孩童的方式交流,类似于共同创造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私人语言,能够增强彼此之间的亲密感。

即便 yyds、绝绝子这种网络语言的滥用广受诟病,但这些游戏性的流行语一发不可收拾式地走红,也说明了如今人们对“幼稚化语言”的偏好。

除了语言上的幼稚化,大龄儿童的行为也有幼稚化的特点。一个广为人知的例子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日本电影《每天回家都会看到老婆在装死》中,妻子挽回婚姻的方式,是每天在丈夫下班时扮演不同的“死亡场面”以勾起丈夫的好奇心。

这种游戏性的相处方式,被大量观众羡慕和争相模仿,背后的本质就是成年人试图用娱乐的方式,消解生活中大小问题。在普通大龄儿童的身上,扮鬼脸、走路蹦蹦跳跳等,也是常见的幼稚化、游戏化行为。

社会学家李银河也对这种生活态度表达了肯定。她认为游戏人生的态度让人有冲动投入人生。欠缺这份冲动,人就会安静地淡出游戏。

3. 猛男必备:消费和审美上的可爱化

大龄儿童的消费是具有可爱化导向特征的,2020 年的两个数据大概能够说明这个问题。2020 年,售卖盲盒的泡泡玛特市值一度接近 1600 亿港元,玩具积木制造商乐高的全球收入超过了 58.7 亿欧元。

成年人对于可爱物品的消费需求也被众多品牌发现。Gucci 把哆啦 A 梦、米老鼠和皮卡丘印上了奢侈品包,Puma 把马里奥和路飞印上了运动鞋。可爱的动漫形象,成了一部分人购物车里的常客。

英国儿童心理学家 Donald Winnicott 认为,幼童在离开母体转向外部现实世界时,会试图寻找一个“过渡性的客体”作为母亲的替代品,以缓解焦虑。而成年人出现紧张情绪时,这些可爱的玩偶,也会成为他们给予自己慰藉的工具。

除了消费,大龄儿童在文化上也有可爱化的倾向,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是“猛男 meme”。现在的猛男文化并非是拳拳到肉的竞技场搏斗,反而代表着粉嫩、柔软、可爱。在微博@虎扑的步行街 上搜索“猛男”,你能够得到的不仅有健身房的 battle,还有“小奶猫和小白兔的超治愈互动”和“猛男还爱看小熊”。

可爱的产品和文化,已经成了现代大龄儿童缓解压力的途径之一。

4. 部分微博网友:思想观念的“纯真化”

在西方文化中,“纯真”这一观念的集中表达首先出现在神学领域。《圣经·新约》中,无论对圣婴耶稣描写,还是耶稣珍视儿童的态度,都彰显了儿童的纯真圣洁这一概念。

但在英国公开大学的人类学教授 Mary Jane Kehily 的一次考察中发现,“儿童的纯真在社会、道德和情感上是不成熟的”,他们的纯真性往往带有非黑即白的二元论特质。而这种缺陷也在现在的部分大龄儿童身上体现——比如微博网友和许多饭圈粉丝的身上。

现在部分微博网友的观点是偏保守的,他们希望你在发生重大事件时,能够首先亮出你的立场而非观点,以便他们辨别“是敌是友”。这就像是小孩子过家家,只有好人和坏人,没有反转的机会。

5. 老了也可以年轻:审美情绪的叛离性

近几年,越来越多“潮酷”的老年人出现在大众视野。

传统观念中,成年人的审美会向深奥、抽象等方向靠拢,儿童的审美则具有简单、炫彩、夸张和可爱等特质。但在大龄儿童的眼中,他们并不在意这些来自于社会的规训,而是“叛逆地”接受儿童向的审美。

主持人蔡康永的衣服上永远都有一些非常规的设计,综艺咖大张伟的发色和发型也不像“传统成年人”那样规整。

他们所代表的大龄儿童,是对“成年人”定义的一次集体逃离。他们对于“成年人应该 ×××”的价值观也作出了自己的反抗。这也给如今的大龄儿童们提供了发展模板。

所以,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成年儿童

大龄儿童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是“儿童”和“成年人”概念模糊的结果。

刚开始,区分儿童和成年人的标准是年龄。儿童和成年人在学校凭年龄被分隔,更年长的人拥有更强的读写能力,能够获得更深刻的知识和理解。成年人也逐渐成了儿童学习的对象,形成了一种“成人思维”与行为模式。儿童和成年人在生理和智识上都区分明显。

但现代媒介的出现打破了这个局面。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提到:

电视的出现,向曾经的“儿童”提供了一种不需要门槛便能获得信息的方式,打破了成年人对于信息和学识的垄断。儿童和成年人之间的界限,也不再单纯以学识来划分。在电视之后出现的互联网,更是进一步地模糊了儿童和成年人之间的界限。

除此之外,原本区分儿童和成年人的是“成就威信”。但现在通过互联网,成年人发现,当自己还普普通通上着班时,00 后已经成了 CEO,掌握了八国语言、拿到了藤校的 offer,十几岁的孩子已经成了石墨烯科学家……这些事实让成年人树立的权威再次倒塌。

戈夫曼的“拟剧理论”认为,当个人的“后台”秘密行为被暴露时,个体会焦虑不安。当现代媒体将成人的“后台”空间几乎无保留地暴露给孩子,成年人全知全能的权威下降,并且已经无法通过表演继续维持“成人”地位时,一部分人便会不再惧怕暴露,而是希望摆脱角色扮演的束缚,并反向追求曾经属于儿童的自由天真。

此外,Kidult 文化的出现,也和社会整体的“媚青”氛围有关,由于年轻人是最大的消费群体,也是社交网络时代声量最大的群体,整个社会的焦点集中在“后浪”身上。于是,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年轻人的身体和样貌、年轻人的说话方式,垄断了当代审美。

各路博主 KOL 提供了大量优质“年轻人”样板,但中年人、老年人的范本只有一种:“成功”,但这种“商业领袖”式的成功对大多数人而言,难以模仿、难以企及。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一旦和年轻人更接近,就可以摆脱“油腻”的指责,受到年轻人的欢迎。于是,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近乎被动地,接受和迎合年轻化的生活方式。

但另一方面,Kidult 也遇到了一些和“躺平、摸鱼”相似的处境。由于社会主流仍然把“年龄”和“成功”进行强关联。30 岁的你还在纠结应该购买 PS5 还是 Switch 时,身边的人却在相同的年纪,接连完成了结婚、生子、购房等一系列“30岁里程碑”的大满贯。如果你还是无法遵守诸如“三十而立”的年龄规训,似乎就在和社会背道而驰,焦虑情绪可能更加让人难以呼吸。

因此,Kidult 文化,一面备受推崇,也一面与社会传统结构和文化产生了比较剧烈的冲突。但对个体而言,kidult 的出现是普通人摆脱规训,追求“可爱”、缓解压力的生活方式。对系统而言,kidult 是对社会责任、社会使命感的消解,进一步地模糊年龄带来的界限,拆解“儿童”和“成年人”之间的传统关系。但随之而来的,也是对“责任”的消解。

一个解决之道或许在于分清孩童态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对自己而言,是让年龄规训松绑”,“在公共领域,则需要学习和承担成熟的责任”。

参考资料:

1. Kidult_值得关注的成人孩童化现象_丁菊

2. 佛系青年亚文化现象的心理结构探析_令小雄

3. Kidult现象的文化解读_王传棨

4. 四岁汉语幼儿的词汇语义关系个案研究_李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塔门(ID:DT-Tamen),作者:阿米,编辑:王朝靖

原创文章,作者:kepupublis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39803.html

(0)
上一篇 2021年9月4日
下一篇 2021年9月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