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东西
编辑 | ZeR0
(重磅!清华大学今天成立“芯片学院”)
当时清华大学邱勇校长现场讲话中称:“大学要心怀国之大事,就是要树立主动请缨铸就大国重器的雄心壮志,就是要增强追求卓越,打造强国之芯的使命,努力为解决卡脖子问题作贡献。”
如今,137名精英学子成为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的第一批生力军。在2021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院长吴华强殷切寄语,勉励集成电路学子们超越个人利益得失,将个人理想、人生事业发展与国家的需要紧密结合,秉承“为天地立芯”的精神,努力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为我国集成电路的创新发展“立芯”。
以下是吴华强院长在2021级研究生开学典礼上以《为天地立“芯”》为题的讲话全文: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济济一堂,举行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研究生开学典礼,欢迎137名来自五湖四海的精英学子成为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大家庭的新成员。我代表学院的全体师生员工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地欢迎!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出席今天的迎新活动。
2021年是一个有特别历史意义的年份。我们共同庆祝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清华大学成立110周年,也是我们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的“元年”。
今年4月22日,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成立,成为清华大学最年轻的学院。同学们是在建党百年、清华百十周年之际的首批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研究生,这样非凡的印记和意义,希望大家铭记于心。
清华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成立伊始,就备受各界关注。人民网称我们是“中国第一个芯片学院”,可以说,我们学院是肩负时代使命而诞生的。
近年来,在集成电路领域被“卡脖子”的痛楚从未让人感到如此急迫。我们越来越明白一个道理, “核心关键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党和国家对集成电路发展高度重视,学校对学院发展寄予厚望,邱勇校长寄语“不辱使命,打造自强之芯”。
集成电路学院的成立,是清华大学在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希望以非常规手段为国家培养一大批集成电路高端人才,希望探索一条实现中国集成电路科学原创突破的自主路径,希望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战略支撑。
我们学院生逢其时,这是我们全院师生的人生中一件幸运的大事,也是我们在座同学们的一次重要事业机遇甚至人生机遇。
每个人的青春都只有一次,所以它是无比珍贵的。面对宝贵的青春时光,我们要选择怎样度过才最有意义呢?我想告诉大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只有你个人的理想和国家的发展结合起来,对时代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才是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事情。
在电影《无问西东》里的沈光耀,他不仅是当时的“高富帅”,而且也是名副其实的学霸,正常情况下,他的人生应该是前程似锦,但是在国难当头之际,他毅然决然地选择投笔从戎。他在七七事变后驾机撞敌舰,最终不幸壮烈牺牲,年仅27岁。他的原型就是193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沈崇诲。他们的选择,是战争年代的清华人为国奉献的一个缩影,只问敢勇,无问西东。
还有一部清华的原创话剧《马兰花开》,相信在座不少同学也看过或者听说过。生长在西部戈壁滩上的马兰花,装点了贫瘠的土地。以邓稼先等为代表的科学家们,就如同绚烂的马兰花一样,用一生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新中国的“两弹一星”事业。新中国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14位是清华校友。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他们的精神,是又一代清华人以身许国、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体现。
今天大家成为学院成立以来招收的首届研究生,我们的时代使命是什么?
在技术迭代日新月异的今天,集成电路自主可控的号角催人奋进,我们要超越个人利益得失,要把自己的人生事业发展与国家的需要紧密结合,面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主战场,真正去解决国家最“卡脖子”的难题,绽放出最美丽的人生之花。
在这里,我给大家提三点希望,也是共勉:
第一,树立远大理想,扎根集成电路事业。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清华大学时指出:“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我们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就是要坚定地投身集成电路事业,甘于坐冷板凳,勇于砥砺奋斗,努力练就过硬本领,立志成为集成电路行业的领军人才,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为国家集成电路事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做出关键贡献。
第二,要勇于创新,做高水平的研究。
不同于本科阶段主要是接受知识、打好基础,研究生阶段更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首先我们需要学会提出问题,而且要抓住问题,紧抓不放,认真地去钻研,仔细地去研究,一定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不解决问题不罢休的精神,让自己完整地经历自主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才能掌握研究的精髓,习得创新的能力。
作为清华的研究生,我们还一定要AIM HIGH,也就是研究的立意要高,围绕本领域核心问题和关键问题,要做高水平的研究。
基于我自己的学习和科研经历,我有一些心得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后续的研究生涯有所帮助。
一是要深入地了解细分领域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脉络,也就是知道“从何而来”,因为历史往往是相似的,很多你现在纠结的问题可能前人也曾经有过类似的困扰。
二是要多读最新的论文,参加最顶尖的国际会议,清楚领域内的大牛们都在做什么,有什么最新的进展,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远方”。
三是要多和不同学科背景的人交流合作,因为最前沿的重大突破和创新成果,大多都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
第三,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
做科研的路往往都是“道阻且长”。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位年轻老师的真实故事,他曾经感慨:“读博士期间遇到无数次芯片实验做失败、论文被拒的情况。曾经有两次让我极度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做芯片设计。”
但他还是坚持下来了,现在是我们学院毫米波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优秀青年人才,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本领域专家的高度认可。
同学们,你们今后几年将要面对一些你们可能还没有准备好的压力,做学术、做科研,遇到问题和挫折是在所难免的,要多给自己鼓劲,多给自己信心,才有可能在难题面前出奇招,在挫折面前不气馁,才有可能在漫长而艰难的路途中坚持下来,最终成就一番大事业。
在这个过程中,我和我们学院的所有老师们,都会一直陪伴在大家左右,为你们加油,和你们一起奋斗!
最后,我想把北宋著名思想家张载的“横渠四句”送给大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今天,请大家继续秉承“为天地立芯”的精神(这个“芯”是芯片的芯),珍惜在清华园学习的美好时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在精深专业知识的同时,又能理论联系实际,努力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难题,为我国集成电路的创新发展“立芯”,为人类更美好的生活“立芯”。
谢谢大家!
来源:芯片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
原创文章,作者:kepupublis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45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