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作者:我是忆湄,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倒”是如今世界的常态。
男人能被一句话绊倒,也能被一个女人绊倒;企业能毁于一次事故,也能毁于积微成著的蚁穴。在某些领域,“盛名”奔跑的速度,总是快过心智完善的脚步,撑不过多久,就与“其本来面目”兵刃相向,成了要被上帝赶紧泼掉的脏水。总有人躲得过历史的缝隙,却逃不掉时代的更替,人算之外还有天算。
在我们能抵达的历史波段里,它翻脸的速度大大快过它翻页的速度,几乎让人回不过神来。目前看似平静的领地,或许不过是保持着倾覆之前最后的平衡。但细细去想每一桩倒掉的案例,其实都能在往日里发现蛛丝马迹。老天给足了时间,只是叫不醒一个忘形之人。
我想所谓神秘的命运,从来不会比人瞬息万变的内心更加神秘。如果有人能复盘自己的来路,那些命运的追弄,急速的衰败,比关掉滤镜更南辕北辙的自己……他们就会发现,每一件事的走向,都在跟随内心的安排静静地发生;每一把刺向自己的刀,都是他们自己递上去的。
这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对错、好坏总得搁到更长的历史周期看才有意义,但更重要的是,从没有从天而降的恩赐,每一种得到,都得配得上,才长久。
“不倒”或许是一个人在漫长的一生里,经年累月的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谨言慎行之后还算过得去的结果。性急的人会跌倒,贪婪的人会得到教训,温良的人倒面目完好地站在了终点。但如何实现呢?这个话题虽过于宽泛,但仍然值得一说。
1. 朴素的原则
在我不长的生命经验里,发现所遇之人的命运起伏也多半与人本身的质地相关。出身、运气、天赋这些命定的恩赐是很重要,但那些人本身的美好、良善、厚道,才是托住这些钻石的底座。没有后来用心的耕耘,人品的加持,早年的耀眼也会随风飘散。这不难解释为何那些拿了一手好牌的会打烂,而那些勤奋踏实的人们能把散落一地的珠子,连接起来。
所以一个人事业或人生的高度,与其处世哲学的高度非常相关。企业也一样,作为个人的集合体,在追求如何活着,或者如何活得更好的问题上,几乎没有差别。企业选拔领军人才时要德才兼备,但德总在才之前,价值观总是高于能力,毕竟文化是应对危机的古老而长效的技术。
具体点说,这种“处世哲学”到底是什么呢?
稻盛和夫有一个观点,所谓正确的人生准则,就是你从小幼儿园老师教你的那些最最朴素的原则——比如正直、感恩、勤奋、坚强、努力、利他等人世间美好的品质。所有事都可以拿这一基本原则来做判断。放在现在,就是“常识”和“本分”的力量。
比如日本要不要向中国谢罪这件事,稻盛说,当然要谢罪,日本侵略别国是历史事实,就好比伤害别人要赔礼道歉,这是做人最基本的正义感。可许多日本人说,不能道歉,道歉了会让国家丧失权威。可稻盛说,难道因为这样就能违背良知吗?因为有损自己就能不做正确的事吗?
是的。在这个问题上,所有“倒下”的人恐怕都像日全食一样出现了罕见的重叠。人明明知道什么是正确,但就是不去做。犯错往往只有两条原因,要么无知,要么无能,大部分不是无知,而是良知没有能力战胜私欲,把许多简单的问题弄到无法收场。
迈入成年社会,当人看到种种急功近利,捷径小道,藏污纳垢,弯弯绕绕后,总容易忽视那些最朴素的原则。毕业多年之后和同学聊起来我才发现,几乎每一个人都经历过踏入社会之后若干年的心理调整期,短的几年,长的十年。但在每一个故事里跋山涉水之后,才发现,那些降临的磨难,不过是为了来穿针引线,做你的领路人,告诉你也只有那些朴素的原则才能最终护你周全,那些“大道理”才是真的取自“大道”。背离它们的,基本都离安宁喜乐越来越远。
稻盛和夫也提出了一个人生成就方程式: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在这个公式中,能力和热情只有0到100分,但是思维方式可以从-100分到100分。换言之,改变了思维方式,人生会柳暗花明。有能力、也有热情的人,如果思维方式是负面的,好好的人生会被反噬;有正面的思维方式,即使能力差一点,也不至于沦为输家。
而正面的思维方式,就是那些朴素的原则。
2. 有德的生活
中西方的大哲们,其实在“什么才是值得一过的人生”这个问题上有非常类似的答案——“有德”的生活才是好生活,才值得一过。但讽刺的是,你看生活中,世人慌慌张张,皆为碎银几两,人们并不按大哲们倡导的方式去过生活,他们对追求道德不感兴趣,对追求钱财倒是精诚所至。
毕竟人们在理解“德”上面,还是非常浅薄,总觉得是老生常谈,是故纸堆里的东西,不知道去追求善良正义,到底是为了什么。人能体察到的自我生命,单向又短暂,从局限性看无限性,犹如坐井观天。特别是年轻人,还是个半成品,都还没时间来铺开、试验、总结他们的生活经验。
当然除了年轻人,还有特别顺遂的人,比如一夜成名的,比如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对于世界的理解只在一层薄薄的横截面上。要经历些人世风霜,才能慢慢体悟人道与天道,以及天道对于人道的修正。
“有德”和“好生活”之间的关系像是被层层编码过,普通人并不具备解码的能力。但如果,“有德”能明明白白通往幸福,能赐予你一个好生活,才是人们无法拒绝的理由。
赵汀阳写的《论可能生活》,便回答了这个问题。
什么才是人生的幸福呢?幸福当然不等于简单的快乐,也不等于欲望满足,最重要的,幸福也不是某种结局或者目标,不是赚到1个亿之后的生活,对幸福的这种误解,会把幸福本身推向了一个遥远的时间点,不知道何时才能得到。虽然幸福对于每个人而言是主观的,但在哲学意义上它有客观性。因为生活的目的就是体现人的创造性,那么幸福就是,一个人能从事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去实现生活的多种可能性。
在这里,“创造性的活动”并不高深,也不需要天才,而是每个人都能实现的日常创造,比如工作、做事、经营家庭和友谊;创造性活动本质上是不求回报地给予,是“给予即收获”。譬如有一件事,没有钱你也乐意去做,而且这件事本身还能对他人、对社会有贡献。如果父母养育孩子是为了将来养儿防老,那就注定失去了幸福,但如果你只享受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才是来到了幸福脚边。
那么,为什么“有德”的生活才是好生活呢?因为勇敢、智慧、勤奋、无私这些人类的美德,体现了人的卓越性,让人的创造力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去创造开拓生活里那些尚未实现的可能性,让人更容易实现幸福。如果生活是每个人的作品,那么幸福就是这幅作品的最高成就。
3. 无限的游戏
再看如今的世界,事物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即时的反馈极其频繁,不知道我们做的哪一件事情,就会莫名其妙地上了热搜,成为太平洋那边蝴蝶的一声振翅。有本书叫做《失败的逻辑》,它就是讲在一个如此复杂的系统里,如果我们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处理简单问题的水平上,失败的种子就会埋下。
人生也是一个系统。人过去的遭遇,经验的总和,都会如油画一般一层层涂抹在人生画布上,命运会影响性格,性格又会决定命运,如此反复,相互作用。再加上经验尚未完成,意义还未确定,随时有不同的强调和忽略,你踏出的每一步或许都有回声,还不定时。生活好像不是一条由因果、成败连成的明亮轨迹,所有的事会形成一种“无限游戏”。
也就是说,不是割裂地、局部地、静态地看问题,而是关联地、整体地、动态地去考虑;不是单单关注某一段时间的成败和输赢,而更关注让人生真正有价值的、那些可以不断让好人生延续下去的事物。
这里不得不提曾国藩的一则著名的故事。曾国藩给他弟弟写信,说,咱家现在有钱了,但是在老家,你还是要经常借钱。有几个好处:第一,藏富,显得咱家也缺钱;第二,有借有还,能帮助积累自己的信用;第三,搞清楚谁能借咱们钱,到了真有急用的时候,这个人际关系的图谱一目了然。
一个简单的行为,不仅规避了潜在的祸端,而且从长远的视角,为自己架路搭桥,谋划了一场生动的“无限游戏”。
虽然历史是复杂的,时代是复杂的,人也是复杂的,但用朴素的原则去指导生活,用美好的力量去创造生活的可能,用无限游戏的方式来经营人生,如此捆扎起来的人生重量,至少敌得过,时代那不期而至的强力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作者:我是忆湄
原创文章,作者:kepupublis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45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