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校园暴力家长反应很重要,尽量做好3件事

  王欣欣是大一的新生,她来咨询的原因是因为人际关系困扰。心理咨询师了解到,原来王欣欣所谓的人际关系不好,是她和她寝室的室友发生了冲突。这种冲突从开始的双方的争论发展为王欣欣承认自己的错误,但对方依旧不依不饶甚至扇耳光,还说这个事情只是开始,让她小心。这个案例不禁让我想起了关于校园暴力的电影,如《少年的你》、《让悲伤逆流成河》等。

  近些年,校园暴力事件不断的被曝光,不禁让我们震惊,小小年纪的他们为什么会如此残暴?众所周知,校园暴力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危害是极大的。学者们又是如何定义校园暴力的?哪些因素导致校园暴力的发生?

  校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校园为背景实施的暴力攻击行为。其包括行为人针对在校师生实施的身体上的和心理上的暴力行为;对学校财物或师生财物实施的暴力行为;以及师生对社会人士实施的暴力行为。

  我们知道在校园暴力中,无论是施暴者、被欺凌者,旁观者都会受到极大的身心危害。校园暴力的成因有哪些呢?

  生物学因素

  研究表明,有暴力倾向、攻击行为、反社会的个体其额叶及颞叶区域存在功能缺陷。5-羟色胺具有抑制冲动功能,对攻击行为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荷尔蒙水平和攻击行为是相互影响的。

  家庭因素

  1.家庭结构

  研究表明,拥有不良家庭结构的学生更容易成为施暴人。单亲家庭要克服经济、社会、情感问题,这些家庭容易遇到经济不稳定、家庭角色、责任改变、情感紧张等问题,家庭成员承担更多的社会压力,分配给孩子教育上的时间更少,也容易忽视孩子的情绪变化,这些孩子容易成为校园的施暴者或者被欺凌者。

  2.教养方式

  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养育及管理子女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方法,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况。当孩子犯了错误,以打骂和惩罚等方式会使孩子产生不良情绪进而引发暴力行为。家庭中缺乏积极的情感,当孩子表现出攻击行为、父母教养方式以粗暴刑罚的方式,会使孩子成为校园的施暴者或者是被欺凌者。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的因素与校园暴力的发生有关系,如校园的氛围、社会媒体的宣传等都与校园暴力的发生有关系。

  我们能做些什么来减少校园暴力的发生?

  1.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

  作为家长,要为孩子提供安全的家庭氛围,采用民主的教育方式,不能用打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夫妻之间发生冲突,不要以暴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在情绪管理方面要成为孩子的榜样,教会孩子用建设性的方式释放压力。

  2.积极引导有暴力倾向的学生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发现有暴力倾向的学生,需要积极态度引导学生,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帮助学生减少暴力行为。可以建议学生寻求心理教师、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帮助,并且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

  3.客观的舆论导向

  在媒体层面,对于校园暴力的报道要注意内容的适当性,引导青少年认识到校园暴力是不被允许的,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作为成年人,我们需要对一些偏见保持客观的态度,如,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受欺凌的人肯定有不对的地方等等。这些偏见势必会增加校园暴力的风险,使弱者不敢为自己发声,施暴者的行为更为恶劣。

  校园暴力的发生与我们每一个都密切相关,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本文由长春市第六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桑红进行科学性把关。

  “达医晓护”供稿

原创文章,作者:奋斗,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48623.html

(0)
上一篇 2021年9月10日
下一篇 2021年9月1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