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看中国

原题:近藤大介:希望这是隔海相望的一次“国民谈心”
2013年04月07日08:00  燕赵都市报

  本报记者 肖煜

  一位久居北京的日本学者,回国后用时3个月写就一本详尽的中日国民性观察书,名曰《中国缺什么,日本缺什么》。中国缺什么?其实每一个中国人心里都清楚,但从一个日本人口中说出来,总会觉得有些不自在。近藤大介先生来北京工作数年,但他从不扎堆在“日本老乡”之中,而是愿意天天乘地铁、搭公交,与周边的中国人搭讪、交往,时时刻刻感受“中国特色”,还娶了一位中国太太。作者在书中列出了中国人和日本人的种种“历史劣根”与“现实劣根”,譬如,中国缺少优质服务,连微笑都要咬着筷子反复练习;中国人的技术不细腻,比起老祖宗差远了,要是古代有诺贝尔奖,中国年年会得;中国人不团结看来是改不了,竞争也总多“恶性”。对于日本人,作者也没留情面:视野狭窄、缺少责任心、日本后继力量堪忧。

  近藤大介以一个在中国工作生活多年,娶了中国妻子的日本人的身份,来提醒两国民众,社会和国民性存在的缺点,这不得不让我们忧心,他的比较会受到来自双方的攻讦和误解。他无论赞美或者批评任何一方,都有可能会落得“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的窘境。近藤大介表示,他对此是做好了心理准备的,他为何要来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用他的话来说,历史渊源这么深的中日两国国民,互相指责和谩骂对方是容易的,而要去深入了解对方并正确认识自我的缺陷,则需要勇气和智慧。而他,想尽力去完成这样的事,因为绝大多数的分歧和误解,都源于无知。

  1

  “中国病”与“日本病”都同样可怕

  传统中国人和日本人说起中日关系都认为,无论是从历史、地理关系还是人种特性上来讲,中国和日本都是以“一衣带水”来形容两国关系。而近藤大介认为,无论中日两国地理位置上有多近,两国文化的距离有“绕地球一周以后才能走到一起”那么大。但无论是“中国式大陆文化”还是“日本式岛国文化”都有其致命缺点,“中国病”与“日本病”都是同样可怕的。“日本病”的本质是“逃避责任”,这是日本民族最大的弱点,日本人太在乎自己的发展前途而过于逃避责任了,并非是为公司谋利益,而是为自己谋利益。作为一个从2009年到2012年一直在中国北京从事与日中商务往来相关工作的日本人,近藤大介大胆断言,如今大多数的日本企业都已身患严重的“日本病”,与日本打交道的中国老板吃尽了苦头,而由此发展而来的日本公司,由于组织结构僵硬、保守、内向,直接结果就是公司日趋衰弱,并最终倒闭。相比中国,也存在着可怕的中国病,如员工的高辞职率,老板决策的善变等。“在中国人的眼中,坐在自己周围的‘同事’绝对不是和自己手挽手、肩并肩地提升公司营业额的‘战友’,而是要在某一时刻将其排挤掉的‘劲敌’,或是与自己毫无关系的‘陌生人’。所以,每天下午5点下班之后,中国员工也不会像日本员工那样三五成群地去吃晚饭,而是自顾自地去做自己的事情。换句话说,中国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仅仅停留在非常浅薄的表面。”近藤大介认为,与日本公司相比,中国公司所欠缺的决定性要素,那就是“所有人团结一致提升营业额”的“一致性”和“团队精神”。这种种非正常关系,导致了中国公司看似蓬勃发展,然而却隐患重重。

  谈到中国与日本的关系,近藤大介说道:“中国像个男人,日本像个女人”。日本的不足正是中国的长处,而中国的不足正是日本的长处,中日两国正好形成一种互补的关系。近藤大介还表示:希望中日两国能够尽快步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的“合作共赢”时代。希望这是隔海相望的一次“国民谈心”。

  正如近藤大介在文中所感慨:“我在中国居住多年,如果说,日本是我心中‘最温柔的部分’,中国也是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有一个中国妻子,更多时候,我享受着她对我的‘中国式管理’,至今,我们仍然彼此爱慕如初恋,我们知道彼此拥有什么;我们也时常如两面镜子,通过对方,照出自身所缺。”

  或许,这面镜子能照出的东西更多。

  2

  倘若中日携手,在亚洲可谓所向披靡

  记者:在书中你提到,最可怕的“日本病”是封闭性思维等,而最可怕的“中国病”又是什么呢?你书中未写到,能否详细谈谈?

  近藤大介:我认为中国人缺乏应有的自信,中国各行各业有许多杰出的人才,但他们本人和周围的人都认识不到。比如浙江湖州有一个名叫新市的小镇,那里出产的“干挑面”极为好吃,可在别处却见不到;再比如那些地铁或路边的歌手和演奏者中有的人的水平也相当之高。中国人缺乏自信导致了对世界的误判,这一点是当前最可怕的“中国病”。

  记者:六年前,你曾在日本出版《日本,应与中国同盟》一书,目前看来,你的观点有何变化?目前的形势下,中日有可能同盟吗?

  近藤大介:首先要澄清,中国的强大绝对不会是威胁,当中国成为亚洲的中心,其他亚洲国家也会受益。从日中交往的经验来看,中日之间关系不好,或是发生战争的时期其实极为短暂,更多的时候是中国强大、日本受益。所以今后也一样,既然中国的强大不可改变,那么我们就要很好地利用这个现实。我并不是一个盲目的日中友好倡导论者,我提出日中结成联盟是站在日本立场,现实地考虑日本利益。而今,我的观点没有变化,因为无论经济还是军事,中国都是亚洲第一,日本排名第二,倘若中日携手,在亚洲可谓所向披靡,尽管当下存在障碍。

  记者:你认为中日同盟的最大障碍是什么?你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吗?

  近藤大介:我认为最大的障碍是美国的存在。鸦片战争以前,亚洲是以中国为核心的,但鸦片战争之后,美国在亚洲的影响力至今都无法小视。解决的方案之一是期盼日本尽快出现第二个“鸠山由纪夫”那样的政治家,实行“远美亲中”的外交政策。

  记者:有读者认为,对战争怀有愧疚感的一代日本政治家已经离世,所以推动中日和解的政界力量日益变弱,你也这么认为吗?

  近藤大介:我不这样认为,因为中国的80后、90后和日本的80后、90后的价值体系极其相近,他们是看同样的动漫和玩同样的游戏长大的,在他们许多人心中亚洲一同,是无国境的。

  3

  中国像男人,日本更像女人

  记者:你在书中写道:中国像男人,日本更像女人。为什么这样比喻?

  近藤大介:中国是大陆国家,自然环境严峻,常有外敌来袭,所以需要男人一样坚强勇敢的性格;日本是海洋国家,四面环海,外敌难以入侵,常年处于和平环境当中,所以文化特点是如女人般阴柔细腻。所以,在日本,男性更偏爱中国,而女性更偏爱日本。

  当然,日本女孩子择偶,也都会选择韩国帅哥,这真是难以想象。日本这个国家,是在1192年镰仓幕府成立以后,以传统“武士”为主导的军事国家。明治维新之后,“武士”被“兵士”所取代,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兵士”又被“企业战士”所取代。再加上泡沫经济破裂后的“失去的20年”,以及日本大地震的又一次重创,“企业战士”变异为了“草食动物”。所以,不满于“养宠物”的女孩子们才把目光转向了邻国健壮的“肌肉男”。

  记者:你的观点颇有新意,读罢有种意犹未尽、话未说透的感觉,你还有哪些更真实的想法在书中没有写出?

  近藤大介:其实,有一些抱怨我还是有所保留,因为后来的观察使我更平和地看待这个问题。还记得第一次来中国,虽然刚到北京不到一个小时,可是我已经快气疯了。后来我才知道,在当时的中国,根本没有“服务”这个概念。那一次,完全不会中文的我在北京停留了一周。回日本的时候,我仅仅记住了两个中文单词——— “没有”和“不知道”。在北京的餐馆里,点菜单上写着的菜,服务员回答:“没有”;在长安街上,向十字路口附近的店老板问路,对方回答:“不知道。”无论去哪里,无论问什么,身边的中国人都会回答我说“没有”,“不知道”,所以即使不用表兄翻译,我也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

  作家简介

  近藤大介,日本学者,明治大学讲师,日本《现代周刊》前副主编,原讲谈社(北京)文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看天下》和《经济观察版》的专栏作家,曾居北京,现于东京。

  《中国缺什么,日本缺什么》

  中国缺少优质的服务、缺少细腻的技术,中国人仍然很不团结;日本缺少责任心、缺少广阔的视野,日本的后继力量堪忧……

  近藤大介在中国居住多年,他将我们司空见惯的现象娓娓道来,既非尖锐批评,又非一味吹捧,幽默与自嘲中多带诚恳,此种“诚实的尴尬”难能珍贵。

原创文章,作者:3628473679,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50885.html

(0)
上一篇 2021年9月13日
下一篇 2021年9月1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