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dFlow 2021简要评测

    2020年10月份,AutoDesk公司终于发布了MoldFlow2021新版本,与上个版本(2019)间隔了2年之久;了解AutoDesk的人都知道,这家公司的产品一般都是提前一年就会发布下一年的产品,MoldFlow2020永久的缺失了,这从侧面也反映了现在MoldFlow产品线的研发困境。话不多说,且看今年的新功能。

1.今年的主要新增功能

    1.1 功能更新

    今年的功能更新只有3个:

    Reactive Microcellular Injection Molding(无功微细胞注射成型)

    Chemical Foam Molding(化学泡沫成型)

    Retractable Core Constraints(可伸缩核心约束)

    前两个都是细分领域,不是广义上常用功能,最后一个算是勉强算是比较实用的的一个功能更新。

    说实话,感觉这个憋了2年的版本更像是一个小版本更新!

    1.2 结果更新

    Fringe Pattern Result for Birefringence Analysis小众功能更新,对于普通用户可以说就是没有更新。

    1.3 材料更新

    供应商:总数:569家,新增44家,删除24家;

    材料数据:全部11536,新增690,更新633删除144;

    从材料供应商看,MoldFlow的市场影响力还在,长尾效应明显………

    1.4 任务管理器更新

    从软件界面的角度,这可能是2021最大的更新了,延续了十几个版本的JOB Manager模块已经完全被全新的功能模块取代,从应用体验看,是向云端靠拢了,国内用户用云端的比较少,所以可能感觉更新幅度较大。

    现在查看任务,管理正在进行的任务,全部在浏览器内完成了,不再有单独的软件程序界面。

任务管理器

图1 任务管理器

2.常用功能评测

    模流分析最常用的功能就是冷却+重填+保压+翘曲;从2017版本开始MoldFlow就一致有一些bug没有修复,比如:2018所有版本的部分材料翘曲计算异常问题(详见2018.2简要评测https://articles.e-works.net.cn/cae/article141004.htm);2017-2019;2017-2019版本柱体流道流速不均匀问题(详见2019.0.2简要评测https://articles.e-works.net.cn/cae/article142603.htm)等等,笔者针对最常用功能再次测试。

    测试环境:

    CPU:INTEL XEON E5-2637

    内存:64GB

    测试材料:A3EG6

测试模型

图2 测试模型

    2.1 柱体流道与3D实体流道测试

    EX01柱体流道与3D实体流道对比

表1 EX01柱体流道与3D实体流道对比

EX01柱体流道与3D实体流道对比

    柱体流道与3D实体流道目测无明显流速不均匀现象。

    EX02柱体流道与3D实体流道对比

表2 EX02柱体流道与3D实体流道对比

EX02柱体流道与3D实体流道对比

    3种不同的流道和网格组合方式,目测充填过程都没有明显的区别。

    从以上测试可以看出,从2017版本开始的柱体流道流速不均(柱体流道+产品3D网格最严重)的问题终于在2021版本得到修复。

    2.2 双层面网格与3D网格充填结果测试

    双层面网格是MoldFlow的看家本领,官方也推崇对于符合双层面分析的模型建议使用双层面分析,但是理论上双层面和3D结果应该一致才符合实际情况,下面对比两种网格形式结果都差异;

    EX01

表3 双层面网格与3D网格充填结果测试

双层面网格与3D网格充填结果测试

双层面网格与3D网格充填结果测试

    从以上三种组合的分析结果看:

    A:柱体流道+双层面网格和3D流道+3D网格的组合结果比较接近;

    B:柱体流道+3D网格的流速不均匀的问题得以解决,但是某些结果还是有问题,比如流动前沿温度有个别畸变结果影响结果都整体部局;

    C:从压力计算看,3D计算结果明显比双层面结果大!

    D:三种组合的翘曲结果趋势分布基本一致,但柱体+3D网格组合明显与其他两个有差异;

    EX02充填及翘曲结果

表4 充填及翘曲结果

充填及翘曲结果

充填及翘曲结果

    从以上的分析结果看,当产品适用双层面分析时,双层面分析结果从结果分布看,更加和谐或者是层次边界更加分明,所以笔者建议适合双层面分析的产品使用柱体流道+双层面网格的组合。

    3D网格的结果在此版本终于把缩痕估算给修复了,2021以前所有版本的3D网格计算结果都不能正确的反映缩痕。

    2.3 带嵌入件产品柱体流道和实体流道+3D网格结果评测

    由于以上两个简单案例适合双层面分析,但是大部分塑胶产品其实是不合适双层面的,所以选择了一款带嵌入件的产品进行测试,产品网格只能选择3D,流道使用柱体流道和实体流道两种方案;

表5 流道使用柱体流道和实体流道两种方案

流道使用柱体流道和实体流道两种方案

流道使用柱体流道和实体流道两种方案

    以上两个分析,结果有差异,总结如下:

    A:柱体流道+3D网格计算结果和全3D网格计算计算还是有差异,充填过程都是自动,时间差异较大;

    B:网格生产时,参数一致的情况下,柱体流道产品反而产生了更多的网格;

    C:流道前沿温度,全3D更加准确一些,但是比双层面结果还是有差距;

    D:压力分布全3D更精确;

    E:翘曲结果全3D看起来更精确。

3.总结

    经过以上多个算例的综合评测,总结如下:

    先说缺陷:

    A:局部几何面选择依然没有修复,这个问题自从2018开始就没好过已经3年了;

    目前只有2017.3版本可以点选几何面进行局部加密,其他版本只能点选整个几何体!

    B:网格生成密度自定义无效;这个问题不知道是不是偶尔现象,我测试网格目前只能按照系统自动计算的精度进行画分,调小可以,调大貌似不起作用;

    C:3D网格的计算精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已经10年了,再不努力和竞品的差距越来越大!

    D:计算过程临时文件貌似不能自动清理,也许是保留时间太短?

    再说优点:

    A:柱体流道流速不均的问题得以改善,已经3年多了;

    但是笔者建议双层面用柱体流道,3D网格用3D实体流道,虽然有改善,但是3D网格计算问题还是很多,柱体流道不均衡还是存在,只是改善,不是彻底杜绝;

    不信的人可以自己测试!!!不要盲目的相信软件的计算结果!

    B:网格生成和计算速度都得以提升,有明显改善;

    C:冷却计算得到明显加强,结果收敛性比前几个版本有明显提升;

    D:3D缩痕结果终于能够正常显示!赞一个!

    以上,在笔者看来这个迟到了2年的版本只能说是一个对过去BUG大修复的版本,而且没有修复完美,这个也从侧面反映了目前MoldFlow的研发困境!但是还是建议大家升级,毕竟修复了一些问题,也测试了好久。

    最后想说MoldFlow吃老本已经多年了,再不努力就会被竞品越落越远了,望努力!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66764.html

(0)
上一篇 2021年9月21日
下一篇 2021年9月2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