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标准化是21世纪先进生产模式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支持技术,在我国20多年企业信息化经验中体会到企业信息化必须以企业标准化工作为基础,没有完善的企业标准化工作,企业信息化寸步难行,下面是企业信息化必须进行的企业标准化工作。
一、企业基础工作的标准化
1) 企业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岗位工作的标准化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必然与先进制造技术与治理技术结合一起,新的治理、新的技术必然要求一定的组织来保证,所以通过计算机应用的分析与设计必然提出按照新系统的要求改造、建立适应新系统运行的组织机构,工作标准,这是保证系统实施、运行、取得效果的保证,企业才能生存与发展。这充分说明先进的生产力,将促进生产关系的发展。在计算机应用条件下职责范围与岗位工作要按系统功能的要求决定,还要研究人与计算机的分工,哪些工作仍有人处理,使人与机器密切配合,各发挥其长,组织成为一个人与机器组成的人─机系统。
2) 工作程序的标准化
企业的各项工作应该根据生产经营的要求有秩序的进行,生产治理的目标就是保证生产经营有序的、公道的进行。有人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抽象成为信息流(数据流)、物料流、资金流,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就必须优化这些流程,而这些流程都有自身的规律,所以要使企业计算机应用系统能公道、优化地组织生产活动,必须理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使各项工作围绕着企业生产经营的总目标,互相协调配合,所以工作程序的标准化是建立企业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础。
3) 数据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1)数据规范化与标准化的范围。一个企业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实质是一个数据处理系统,输进的是市场需求,在制造规范、标准、本钱及社会因素(国家政策、市场条件等)的控制下,充分运用企业的人、财、物,决策输出企业组织、治理生产的一系列指令,来控制企业的运行。为了使计算机正确的运行,凡是企业公共使用的数据必须保持全厂的同一。包括:
1.基本工程数据
项目数据(此“项目”表示生产过程中一个物料或事件),如产品、部件、零件、原材料、外购件、设备、工装及工艺过程等的属性数据;
产品组成结构数据,即产品组成的各部分的物料清单;
材料、工时定额数据;
价格数据;
工厂组织机构及其能力数据;
设备、工装数据;
工艺路线、工艺规程数据等。
2.生产动态数据
销售合同数据;
采购合同数据;
库存数据;
生产计划数据;
原始凭证数据;
统计数据;
本钱数据等。
(2)数据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
1.名词、术语定义的同一。
2.数据、信息标识的规范化、标准化。对已标准化了的数据项包括名词、术语、数值等各种信息要用一定的标识符来表示,通常是用数字或字符来标识,称为代码。为了在整个系统中方便地运行,所以采用的标识符必须同一和标准化,凡是国际、国内已有标准的都要采用,没有标准的企业可以自定。
3.数据之间的关系或计算方法要标准化,在企业治理系统中,很多数据之间都有一定的相互关系,有的可以用一定的算法来表示,有的可以用一定的逻辑关系来描述。这些数据之间的关系也需明确、同一,不得有二义性。
4.数据、信息的完整性标准。数据、信息具有互相依靠的关系,为了使数据、信息有效的使用,要求数据的完整性,形成一个数据集,才能表示一个概念,所以凡是用数据集表示一个概念的数据就必须有完整性的要求。
5.计量单位的标准。表示定量的数据不但要有精度标准,而且要有同一的计量单位,如什麽用台,什麽用套,以及重量、长度、面积等量值要有确定的计量单位,国际、国家有规定必须按标准,没有标准的企业自定。
原创文章,作者:3628473679,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71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