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上海建安公寓的建筑师,当了一回赉安建筑导览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明治(ID:china30s),作者:沈健文、CZH,讲述:CZH,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CZH是一位居住在555街区的建筑师,因为自己住的公寓是赉安洋行设计的,对赉安这位从法国来到上海,在原法租界留下了很多公寓、花园,甚至还设计了一些公共建筑的建筑师有了一点兴趣。

赉安(A. Leonard)1890年出生于法国巴黎,毕业于巴黎高等美术学院(École des Beaux-arts),1922年开始和他的合伙人保罗·韦西埃(P. Veysseyre)在上海开设赉安洋行,后来第三位合伙人克鲁兹(A. Kruze)也加入了他们的事务所。

赉安洋行的三位合伙人,按从左至右的顺序分别为赉安、韦西埃、克鲁兹  

图片来源:法文上海日报

1930年代,两位合伙人相继离开,赉安一人又继续在上海执业至1946年。上海原法租界地区留下了众多他们设计的公寓和公共建筑,法国总会(Cercle Sportif)、阿麦伦公寓(Amyron)、密丹公寓(Midget)、卫乐精舍(Willow)、荣德生宅(Rong villa)、麦琪公寓(Magy)……不胜枚举,很多都为今天的建筑爱好者津津乐道。

令人唏嘘的是,由于娶了犹太裔妻子,赉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纳粹控制下的法国当局剥夺了国籍、财产,在战争结束后,就在上海原法租界内被宣告死亡。很多赉安建筑的爱好者愿意相信他只是失踪了,没有留下能被找到的线索。

《法文上海日报》1934年7月14日刊登了赉安洋行设计的主要建筑分布图  

中文版制作:织城网络

CZH告诉我,她认为赉安设计的建筑跟很多现在比较有名的二十世纪30年代的建筑师都不太一样,他是拥抱现代建筑的,愿意尝试现代建筑的很多风格。随着那时的法租界人口增多,住宅开发的定位不再局限于花园洋房,占地面积小、层数可叠加的公寓逐渐进入建筑师、开发商和业主的视野。

那时的上海紧跟世界上的艺术潮流、建筑潮流的变化,时局的变化也不能幸免。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世界的格局,也改变了很多在上海的外国人的命运。赉安就这样消失了。也许今天赉安在上海还没有一座纪念馆,他设计的建筑本身却可以构成一条纪念他的路线。

夏日的一个傍晚,我跟CZH从乌鲁木齐中路复兴西路口出发,集中游览了一些赉安留下的公寓建筑。

一、赉安地标01:麦琪公寓(复兴西路24号)

建于1936年的麦琪公寓(Magy Apartments)位于复兴西路和乌鲁木齐中路口,是赉安在上海留下的中后期建筑之一。每次经过这个路口,公寓第五层一溜排开的反光球都会给人带来愉悦的感觉。今天是我第一次在这个路口驻足,听关于这栋建筑的讲解。

CZH说,麦琪公寓的阳台呈现的正是现代建筑的特征。赉安洋行用一个很简单的方式同时解决了阳台的功能,产生了优质的空间,又形成了建筑的线条。

麦琪公寓的对面也是一栋赉安设计的公寓建筑,我们没有驻足,骑车去往有“赉安之路”别称的高安路。

二、赉安地标02:阿麦伦公寓(高安路41号)

阿麦伦公寓(Amyron Apartments)位于高安路和康平路的路口,它建于1941年,同样利用马路转角让阳台视野开阔。最顶上两层曾经是赉安和安娜夫妇的住所,入口玄关处的地砖上还留有L和A组成的图案,像是对他们永恒的纪念。

公寓在当时已是制高点,周围没有别的高楼,居住密度低到现在站在此地有点难以想象,但整体环境仍是安静的,绿树葱茏。底楼曾经的一间间车库,现在住了几户人家。

三、赉安地标03:首长公寓(高安路60、62号)

首长公寓是三栋建筑,竣工于1947年,每栋楼前都有一个大花园,只是今天看来疏于打理,却有一点野趣。首长公寓的屋顶上看得到FIC三个字母,是其开发商法商中国建业地产公司(Fonciere et Immobiliere de Chine)的logo。

公寓名称里的“首长”是后人赋予的名字,因为里面住进了首长。此后房屋保存状况一直很好,没有拆户、分户的情况。


四、赉安地标04:建安公寓(建国西路641、643、645号)

CZH就住在建安公寓,前后两栋楼里沿马路的一栋。每栋楼都有三个楼梯间,走上去是一梯两户,旋转的保姆楼梯现在弃用了。底楼的商家所在是以前的车库位置,也有一部分居民居住在车库改造的房子里。汤包店的后厨占用了一部分通道,使得用内廊连接的一楼显得愈加拥挤。

图纸上的建安公寓是四层,第五层是储藏间,“搭搭放放”时期才鼓励把人安置进去。两栋楼之间的花园很大,在这里定点回收纸箱的人常在连廊下休息。除了统一种植的绿化,居民的盆栽和宠物也在这里相得益彰。一楼住户有时在阳光好的时候,会露天给浴盆里的孩子洗澡。

优秀历史建筑每隔5年都会大修,去年建安公寓轮到一次,给所有住户换了统一样式的窗,并用图纸的形式存档了2021年整栋公寓的外观样式。无论是否已经封阳台,此后都要保持原样。CZH说她喜欢站在风雨阳台上,在大雨的时候听暴雨声。

停车在这儿是个问题。没有地下车库,地上车库已经改造,有限的地面停车位在“先到先得”的“惯例”下被最先购车的业主占据,此后搬入的无论是业主还是租客,都要另外想停车的办法。CZH的选择是,先不买车。

五、关于赉安的行走对话

健文:公寓这种类型什么时候开始在上海出现?

CZH:老公寓这个类型是集中在1930年代被建起来的。

当时法租界的地块以前都是农田,虽然路网有重新规划,主要还是参照了乡间道路和河流走向,街区规划基本上是不方正的,因此产生了很多切角地块,是地块的“边角料”,面积太小做不了花园洋房,而且在道路交叉口,因此建公寓的经济效益是最高的,视野更好,获得的室内使用面积更大。

当时公寓在海外已经非常流行了,加上混凝土和框架结构的发展,导致了一幢建筑能够做很多层的可能性。公寓就这样在上海出现了。

麦琪公寓的高层阳台

健文:框架结构出现前后的建筑有什么区别?

CZH:之前的建筑是用墙来承重,到了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965),他一直在倡导现代建筑。现代建筑的五要素是由框架结构产生的:底层透空、屋顶花园、自由平面、横向长窗、自由立面。这些是相对于墙承重的结构变化,也是建筑师发挥的自由之处。

当时还有一个契机,就是工业的快速生产,导致了钢窗和工业原件都能大批量生产出来,建筑上出现了很多可以重复运用的构造,出现了这种金属的线条,包括栏杆也是当时工业发展的结果。

同时期还有一个艺术运动,就是艺术装饰风格,艺术装饰派,也叫Art Deco,它也是工业生产的产物,也是新艺术运动之后出现的一个艺术上更简洁的形象,更适配现代建筑。比如说直线条、圆弧线条,都是它的典型形式,很几何。

麦琪公寓上的这些圆窗也是Art Deco时期的一个特征。当时轮船、飞机、火车都在快速发展中,人们对于科技有了向往,也喜欢把建筑做得像轮船一样,所以还会有像船舱里一样圆形的窗,在这条路上很多有圆窗的建筑就是那个时期的产物。

麦琪公寓的阳台,左侧为典型的圆窗

健文:赉安的设计风格经历了什么变化?

CZH:原法租界公董局是赉安在上海的第一个被委托的设计,他就这样在上海站稳了脚跟。那个时候他还没有受到柯布西耶的影响,他中途从上海回了一次法国,看了一个展览,遇到了柯布西耶,然后才受到他的影响,开始慢慢地在现代建筑上做尝试。

一开始赉安设计的花园洋房有很多还是像西方传统风格的房子,例如西班牙风格,英国乡村风格,但是他一旦接受了新的思想,开始尝试,后来就没有停下来过。

阿麦伦公寓内景

健文:原法租界里有没有中式风格的房子?

CZH:那时法租界有个规定,就是不能建中式风格的房子,为了防止变成像以前公共租界里新老交杂的状态。法租界当局想在这里贩卖一种生活方式,就是摩登的高层现代公寓,以及西方的乡村生活。所以他们就像我们现在出台的规划导则一样,规定了不能建中式风格的建筑,后来才涌现出了那么多种西式风格。

建筑师在各国建筑风格中互相学习,产生了融合的风格。一个建筑可能总体看上去像西班牙式的,但是有的局部看起来像英式的,有的看起来又比较现代。

这个规定直到外国人搬离这个区域,甚至离开中国,他们的建设停止了之后才取消。这段时间法租界一直没有建中式的房子,而且当时中国人一般是不能进租界区居住的。后来战争爆发以后,租界成了相对安全的地方,中国人才陆续进来。

建安公寓内景

健文:同时代的中国建筑师有没有在这一片留下什么保留至今的建筑?

CZH:有一个花园洋房的别墅群,里面请了几位不同的设计师做设计,奚福泉是其中一位,还有华盖建筑师事务所等。另外还有像集雅公寓,是范文照设计的。

健文:有的楼看起来加建过?

CZH:战后人口大量涌入,有一个“搭搭放放”政策,就是很多现存的建筑都被加建了。基于结构的试算,有的加了很多层。

过去公寓的楼梯分主人楼梯(通往主人房间)和佣人楼梯(通往佣人房间),后面加建的楼层常常会把原来佣人楼梯所在的空间也利用起来,做成房间,并把原来一个套间的面积隔成更多户,分给更多人住。

现在一栋老公寓里的居住状态往往很混杂。楼上的有些住户从沿街的“主人楼梯”上楼,有些住户从背街的“佣人楼梯”上楼,里面互不相通,因为中间很有可能被墙封住了。

建安公寓的保姆楼梯,现在已不再使用

健文:当时法租界主打的就是田园风光?

CZH:的确,以前用地没有那么紧张,房子也都配了花园,没有花园的房子旁边也有地,满是田园的感觉

公寓建筑的底层都配了车库,没有临街店铺的这种设置,他们并没有去设想要形成商业街区。武康大楼底层有店铺,因为那条路是霞飞路(现淮海中路),是大马路(重要的商业道路),但是法租界里面的大部分小马路并没有集中设置店铺。

那时已经是汽车的时代,开发商的假设就是你去百货商店也是开着车去,住在这边的人不需要乘坐公共交通通勤。现在高安路上也没有多少店面,就算开了的也是用车库改成的。


参考文献

《上海近代建筑风格》,郑时龄,同济大学出版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三明治(ID:china30s)作者:沈健文、CZH,*特别鸣谢感谢织城网络(Urban Network Office)在线路和讲解上提供的帮助。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71769.html

(0)
上一篇 2021年9月26日
下一篇 2021年9月2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