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中台开始的那些故事:阿里中台真的越来越“厚”了吗

01、“大中台,小前台”战略,给阿里带来了什么?

时间回到2008年,淘宝的“小弟”–天猫,横空出世,有效抑制了“假货”的横行,但是也威胁了“老大哥”淘宝的地位。在大集团内部,历来都是谁挣钱多就听谁的,彼时的淘宝在阿里内部的地位,可以用“呼风唤雨”来形容。一个是老大哥,一个是后起之秀,谁也不服谁,在阿里内部经常可以听到两个团队吵得不可开交。

阿里发现,“六脉神剑”和“政委体系”不是万能的,在管理上,依然会出现资源重复使用、效率低下、部门争斗的问题。

于是,2009年,中台的前身“共享业务事业部”诞生了。显然它解决的并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主要的目的是制衡“淘宝”、“天猫”的矛盾。然而,“共享业务事业部”天生离业务太远,被两个前台部门嫌弃不懂业务,一开始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数字化中台,中台战略,大中台 小前台,企业中台系统

这种情况,在2010年发生了改变,阿里内部孵化的团购电商上线了,一经推出取得了巨大成功。聚划算网站在“共享事业部”的支持下2个月就上线了,传统的研发模式下没有6个月是不可能上线的,“共享事业部”的价值逐渐被大家看到了。

不管淘宝还是天猫的商品,只要进入聚划算的平台,销售额会在短时间内暴增25倍。于是,淘宝、天猫纷纷主动对接。随即,阿里高层推出一项决定,逆转了形势:如果要与聚划算对接,就必须通过“共享事业部”。

在这之后,“共享事业部”终于获得了核心话语权。由此不难看出,马云有的是方法,用来制衡不听话的“山大王”们。

此后,阿里高层开始意识到“共享精神”的威力,而马云所布的一场大局,也即将见到全貌。

2015年,阿里提出“小前台、大中台”战略,一经推出,震惊业界。在此之前阿里已经足足准备了6年,“中台战略”的推出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看到这里,各企业的CIO们自己掂量掂量,你家的中台准备了几年?

阿里中台战略发布之后,腾讯、百度、滴滴,纷纷效仿推出自家的“中台”,在各大互联网公司的推波助澜之下,整个行业对“中台”的关注度,到达了巅峰,从下图就可以看到互联网各大厂的中台上线时间轴。

数字化中台,中台战略,大中台 小前台,企业中台系统

02、阿里“中台”,变“厚”了!

2020年6月,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在阿里云线上峰会上提出了“做厚中台”的新战略。他解释到,“中台作为一个新型的操作系统,要提供更多的功能,我们上面的应用才能更容易来开发,这些功能,包括AI的功能,大数据的处理,IOT的能力,移动的能力。把中台做得越厚,操作系统的功能就越强大。

“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特点,有人是零售的,有人是做工业的,它们可以在中台之上继续构建自己的系统。所以中台其实是一个云时代的、大数据时代的、智能化时代的、移动化时代的一个新型的操作系统。”

“把原来传统的信息化手段变成数字化手段,它对管理者的思路、对于经营者的思路都是一个重塑的过程。它不是在信息化时代时简单地采购、交付,要用好这个产品要有一个新的理念,要重建产品,要重构这个组织、重构这个业务,这在当下和未来可能是最最重要的,所以我们叫做全速重构。”

从张建锋的描述来看,阿里“中台”的演进仍在继续,融合了钉钉、阿里云等平台级基础设施,阿里“中台”战略又赋予了更多的可能性。

阿里“中台”,以“云钉一体”为核心打造新型操作系统,使得新一代的阿里“中台”更厚,中台的基础更深,建立在中台之上的生态更强。

03、对传统企业来说,“中台”为何如此诱人?

“中台”作为一种企业战略方法论,之所以诱人,是因为它一揽子解决了成本、效率、体验的问题,背后又有阿里的成功案例做背书。所以企业对“中台”概念,趋之若鹜。

企业的成本、效率、体验,好像一个“不可能三角”一样,三者只能同时满足其二。中台的出现,似乎解决了这个企业管理的世纪难题。

成本如何省?中台合并了相似组织,减少重复开发,从而降低了成本。

效率怎么提升?中台支持了前台的业务创新,降低了试错成本,提高了对市场的响应速度,最终提升了企业运作效率。

体验如何提升?中台通过沉淀业务规则、服务SLA,有效确保了前台体验的最低标准。

“中台”概念推出的几年间,人人都在谈“中台”,却谁都说不清它到底长啥样,因为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台”并没有一个标准模板。

在老K看来,“中台”是个复杂生态型企业的治理方法论,对于企业来说,它是核武器。许多巨无霸型的企业,在商业上已经取得非常大的成就,但是在企业治理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正如海尔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所说的,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你自己不跟上时代,就会被时代抛弃;你不革自己的命,就等着被别人革命。

老K了解到,海尔、海信、美的等许多巨大型企业这几年也在探索自己的“中台”之路,它们并不是生搬硬套“阿里中台”模式,而是借鉴了阿里“中台”的建设思路,结合自家的实际情况,逐步开始打造自己的中台,也都取得不错的进展。

04、变快了!疫情将企业数字化提早了3到5年

2020年,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深远影响。按张建峰的说法,中国企业数字化进程至少提早了3~5年。小到街边饭店已经有了自己的顾客微信群,线上下单系统;大到许多企业把办公、营销、服务都往线上搬,甚至一些企业推出了集中办公常态化的举措。

对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如何化危为机,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成为了许多企业的头等大事。

Gartner 2020中国ICT技术成熟度曲线发布,其中数据中台、中台架构已经到达“期望膨胀期”的顶峰。可以预见,未来2年之内,“中台”概念会迅速降温,随后进入平稳区,也就是说中台泡沫已经到了全面破裂的时候。

  数字化中台,中台战略,大中台 小前台,企业中台系统

因此,未来两年是中台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冬天,一批蹭热点、炒作概念,又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将会倒掉。下图是中台解决方案公司融资一览图,注意到2020年以来仅仅有3起融资,而且聚焦在头部企业。投融资的冷清,跟2018、2019年的融资狂热,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行业的兴衰,资本是最先感知的,潮水即将退去,企业面临的不是裸泳的问题,而是生死的问题。

数字化中台,中台战略,大中台 小前台,企业中台系统

05、企业“中台”离成功,还差一个“IBM”

“中台”是企业管理战略的升级,不是一个管理软件的升级,而是战略、组织、人才储备相互协同的整体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做企业管理战略升级,最为成功的当属华为。

1995年,当时处于高速发展期的华为遇到了一系列的管理问题,想要进军海外市场就要与国际接轨。任正非后来反思,“企业缩小规模就会失去竞争力,扩大规模,不能有效管理,有面临死亡的危险,只有加强管理和服务,在这条不归路上,才有生存的基础。”

华为先是引进了Oracle和SAP两套生产管理系统,华为根据自身对流程管理的理解,提了很多修改建议,软件提供商也都按要求修改了,但是部署后,效果与之前的预期,相差甚远。

无奈之下,任正非只能亲自带队,赴美考察各大科技企业,最终选择了IBM。

为此,华为付出了20亿的咨询实施费,IBM也为项目投入了70位咨询顾问,他们先后入驻华为。仍然用的是Oracle和SAP解决方案,但是这次不同的是,IBM的咨询顾问态度要强硬很多,不同的企业管理理念,使得IBM咨询顾问跟华为的管理层产生了激烈的冲突。

任正非这一次站在了IBM咨询顾问这一方,“谁不好好学谁就下岗”,并提出了削足适履的要求,即“引进要先僵化、后优化,还要注意固化。在当前两三年之内以理解消化为主,两三年后,允许有适当的改进。”

正是任正非的强力推动下,IBM完成了为期10年的咨询服务,IBM实现了自己的承诺,成功地帮助高速发展中的华为公司,在万米高空更换引擎,小米加步枪换成了激光制导的洲际导弹。

在这10年间,华为攻城拔寨,先后打败了摩托罗拉、北电、阿朗,成为世界排名前三的通讯行业巨头。

06、企业“中台”路在何方?

企业“中台”战略落地,跟华为的管理战略升级有相同之处,都属于战略升级和重型管理系统的实施。整个过程周期长、环节复杂,是一个系统性工程。这就要求,“中台”解决方案提供商,不仅提供标准化产品,还需要提供行业经验丰富的咨询服务,这是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但是,“中台”发展至今,也才短短的5年时间,可以说还没有走完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行业里也鲜有成功案例,所谓的中台解决方案提供商也是良莠不齐,就算现在有企业愿意效仿华为“削足适履”,也很难找到一家像IBM这样有着丰富经验的“中台”咨询服务公司。

阿里“中台”的成功经验更多是在线上零售环节,如果想提供全行业解决方案,还需要在供应链全链路的闭环上进一步完善,积累行业经验。

现阶段,企业的“中台”建设之路,最好是跟具备丰富经验的行业系统解决方案公司一起进行深度合作,共同探索出符合行业最佳实践的场景应用。在未来的5年里,相信会涌现出一批既懂行业,又懂中台的解决方案咨询服务公司,这个行业仍然蕴藏着巨大的机会。

企业中台路在何方?路就在脚下,走便是了。

很显然在目前的信息时代,借助类似于FineBI的这些工具,可以让企业加速融入企业数据分析的趋势。备受市场认可的软件其实有很多,选择时必须要结合实际的情况。一般的情况下,都建议选择市面上较主流的产品,比较容易达到好的效果,目前企业数据分析BI软件市场占有率前列的,就是帆软BI软件——FineBI。

原创文章,作者:奋斗,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73521.html

(0)
上一篇 2021年9月28日
下一篇 2021年9月2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