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本概念
1、数据:
描述客观事物的符号,是计算机中可以操作的对象,能被计算机识别,并输入给计算机处理的符号集合。
2、数据元素:
是组成数据的、有一定意义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中通常作为整体处理,也被称为记录。
3、数据项:
一个数据元素可以有若干个数据项组成。数据项是数据元素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
二、数据结构形式
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的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数据结构包括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其中,逻辑结构含集合结构、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和图形结构。见下图:
1、逻辑结构:
数据对象中数据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1)集合结构:集合中的数据除了同属于一个集合外,它们之间没有其他关系,见下图。
(2)线性结构:数据元素之间是一对一的关系,见下图。
(3)树形结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种一对多的层次关系,见下图。
(4)图形结构:数据元素是多对多的关系,见下图。
2、物理结构: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形式。
(1)顺序存储结构:数据关系存放在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里,其数据间的逻辑关系和物理关系是一致的,见下图。
(2)链式存储结构:数据元素存放在任意的存储单元里,存储单元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见下图。
注意:逻辑结构是面向问题的,而物理结构是面向计算机的,其基本的目标就是将数据及其逻辑关系存储到计算机的内存中。
三、算法
1、算法的概念:
解决特定问题求解步骤的描述,在计算机中表现为指令的有限序列,并且每条指令表示一个或多个操作。程序=数据结构+算法。
2、算法的特性
(1)输入:算法有零个或多个输入。
(2)输出:至少有一个或多个输出。
(3)有穷性:算法在执行有限的步骤之后,自动结束而不会出现无限次循环,并且每一步都在可接受的时间内完成。
(4)确定性:算法的每一步都有确定含义,不会出现二义性。
(5)可行性:每一步都能够通过执行有限次数完成。
3、设计算法要求
正确性、可读性、健壮性、简单性、时间效率高且空间使用率低。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8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