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3月11日的东日本大地震中,东京电力公司旗下福岛核电站遭受严重损坏发生核泄漏事故,事故带来的影响至今仍未完全消除。
今日,据央视新闻消息,日本媒体9日报道,日本筑波大学客座教授青山道夫日前在福岛大学主办的国际研讨会上发布研究结果。
青山道夫表示,2011年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中流入海洋的放射性物质铯137抵达美国西海岸后部分北上,经太平洋最北部的白令海,约7至8年后回流至日本东北沿岸。
对于这项研究结果,不少网友表示:“害人终害己”“觉得整个太平洋都受影响”。
2017年,在白令海和穿越白令海峡的北冰洋边缘的楚科奇海,检测出微量源自福岛核事故的铯137,含量大幅低于标准值,但青山称“从动向考虑,铯137应该已扩大到了北部的北冰洋”。
据报道,2018年前后,在日本东北北部沿岸,铯137放射性活度开始上升,2019年超过0.002贝克勒尔。
在从日本海穿越至太平洋一侧的津轻海峡,铯137放射性活度在2017年前后达到峰值,此后呈减少趋势。
青山分析称,通过此次研究,“有关源自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的铯,查明了北太平洋全域十年间的较大动向”。
转载请注明出处:快科技
责任编辑:拾柒
原创文章,作者:Maggie-Hun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89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