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悔是最无用的情绪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头图来自:《鸟人》

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提到过一个观点:

约4万年前,智人是如何打败我们的近亲尼安德特人,成为地球上的主宰的呢?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产生了一种能力:能够想象没有发生的事情。

这种能力使得他们能够进行计划,比如:思考猎物可能的反应和移动轨迹,事先安排好陷阱,制定包围的战术……从而使得智人针对其他物种,具备极大的竞争优势。

尤瓦尔把这种现象称为“认知革命”。为什么智人会诞生这种能力呢?至今在人类史上还是个谜。不过很多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产生的。在考古学上,也发现了这一时期大量的“象征性文化”,比如宗教仪式、艺术装饰以及洞穴壁画,就是认知革命的佐证。

这种能力(我们暂且把它称为想象力)曾带给人类文明的火种。但在现代社会里,它却带给了我们不小的麻烦。我们总是过于容易沉溺在自己的想象中,用一些根本没有发生的事情,为自己增加烦恼。

要么,就是把威胁无限放大,想象未来的负面发展,想象可能发生的灾难性后果……让自己一直活在担惊受怕里面。

要么,就是不断地反刍以前的选择和决策,想象“没有踏上的另一条路”,想象它可能的发展和结果,感叹“要是我当时如何如何就好了”……

前者,就是对未来的焦虑;后者,就是对过去的后悔。这两种想象,共同构成了绝大多数烦恼的来源。

你有没有过在夜深人静之时,或是跟朋友谈天说地、倾诉心事的时候,心底划过一丝遗憾:“要是当时……就好了”?我想,很多人应该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这种后悔,可能是针对自己某种过失、轻率或不当的行为。比如,一时冲动说了些不该说的话,做出一些难以挽回的事情,从而给别人留下了非常差的印象,把一件本来好好的事情搞砸了……诸如此类。

而更常见的,也许是针对某个“可能性”的后悔:“如果我当时选择了另一个选项,会怎么样?”比如:

“当时那个项目,如果自己有勇气去挑战一下的话,现状应该会很不一样吧?”

“如果当时选择了另一个offer,现在的生活是不是会完全不一样?”

“如果当时不是留在家乡,而是选择去大城市打拼,现在我会是什么样的?”

……

所有我们没有做出的选择,都会成为一种永远无法验证的可能性,在不经意的时候,闪现在我们的脑海中,拉扯着我们的思维,牵动着我们的想象力。

如果我当时做出了另一种选择,后面的发展会不会更顺利?我现在的境况是不是会更好?

这种反应已经渗透进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了我们在许多场景之下的一个默认反应。甚至很多时候,你都意识不到自己产生了这样的情绪,但它就是切切实实地存在,对我们的思维产生了影响。

比如,我发了一篇推送,数据不是特别好,我也会下意识地浮现一个念头:要是当时用了另一个标题,数据会不会好一些?

如果你把类似的感受全都巨细靡遗地记录下来,那么它发生的频率可能会令你吓一跳。根据一份1984年的研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表达和沟通里面,“后悔”出现的频率,是第二高的。(Shimanoff,1984)(顺带一提,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喜爱”)

当然,这些场景绝大多数都只是一些生活细节,没有那么严重,你很可能完全意识不到它的存在,甚至未必会有明显的情绪波动、可能就是那么顺口一说。

但是,这种思维方式,日积月累,会慢慢在潜意识里给我们灌输一个信念:我现在的状况是不够好的,而我本来可以更好,但是我没有选择它。

每一次你涌起后悔的情绪,都是在为这个信念再添上一个砝码,训练大脑往这个方向再靠近一点点。这也许就值得我们去警惕和留意了。

那么,这个信念是真实的吗?当然不是。

大脑有一个特征:当我们访问储存在记忆里的信息时,大脑总是会更关注那些积极的信息,把它们放大,而倾向于忽略那些消极的信息。这就导致了,我们回忆过去,往往都是美好的。哪怕有些事情不那么美好,在记忆的滤镜中,也很容易显得美好。

比如:如果大家平时听过自己的长辈回忆往事,会发现,哪怕他们经历的往事很艰苦,但在他们讲来,也是充满感慨、温情的。因为大脑会下意识地对过往的经历加上一层滤镜,把它们往正面的方向去解释。

这种现象,就叫做“积极偏差”。也叫作玫瑰色眼镜、波丽安娜效应。

这跟后悔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在于:想象“另一种可能发生的未来”跟“回忆过去”,实质上是同一种心理过程,叫做“心理时间旅行”。换句话说,我们对未来可能性的想象,并不是凭空生成的,而是需要一定的原料。这些原料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我们记忆里面的过往经历。

注意:是记忆中的过往经历,而不是我们实际的经历。

这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呢?前者的我们,总是会显得更加理智,更加英明,更加敏锐,更加果断,作出了更多的贡献……因此,存在于我们想象中的“另一个可能发生的未来”里面的我们自己,也往往是一个更加理智,更加英明,更加敏锐,更加果断的自己。

在那个“可能的未来”里面,我们总是会做出更好的选择,清楚地权衡风险,遇到问题时能冷静思考,处理手段干净利落,一切都踩在最正确的点上。在这种情况下,另一个可能的未来,怎么可能会是不好的呢?

更进一步,当我们涌起后悔情绪的时候,往往是什么场景呢?大多数情况,是遇到了棘手的困难,生活面临一些不如意的时候。这时,与积极偏差不同,我们的“消极偏差”就会被激活,从而,更加容易注意到那些会造成危险的部分,乃至于产生“灾难性想象”,难以遏制地联想到最坏的情况……

在这样的对比下,我们很容易萌生“后悔”的情绪,更进一步增强对“另一个可能的未来”的向往。但是,这种向往本来就是不真实的。你只是在用一个虚假的幻象,为自己构筑一个安全屋,把自己藏进去,企图逃避现实中可能存在的冲击和威胁。

1994 年,心理学家 Gilovich 和 Medvec 提出了一个“后悔的时间模型”,也佐证了这个效应。

我们可以大致把后悔分为两种:对“做了某事”的后悔,以及对“没做某事”的后悔。他们发现:从短期来看,“做了某事”的后悔感受会更强、更痛苦;但从长期来看,无论是数量还是强度,“没做某事”的痛苦程度,都远远高于“做了某事”。

原因很简单:“做了某事”的后悔是封闭的,虽然强烈,但总是有期限的。我们总是可以采取一些行动,去弥补我们的过错。因此,这种后悔一般不会持续很久。

但“没做某事”,由于它没有实际发生,因此一切可能性都是存在的,那么它就是开放的。我们总是可以给它加上各种各样的期待和想象,赋予种种意义,不断地把自己对生活的不满、厌倦和沮丧,添加在那个没有发生过的“另一种可能”上。

因此,它会以我们的负面念头为食粮,不断地汲取力量,壮大自身,不断成长。它越长大一分,我们身上背负的压力,就更壮大一分。它不但会不断告诉你“你错失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并且还会不断提醒你“你的现状不够好,而你原本可以更好”。

很多时候,这就是破坏我们幸福感的来源之一。幸福来源于什么?并非来源于我们真正“拥有什么”,而是我们所拥有的东西,跟我们的期望之间的差值。这个差值越大,我们的幸福感就越强烈。

而“没做某事”的后悔情绪,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它会不断加大你的期望,不断地壮大你非理性的想法:这些东西本来都是我应得的,我本来可以得到更好的东西。

但实际上,这种期待是真实的吗?并不是。

“另一种可能”,就如同我之前讲过的“完美的标准”一样,都是虚假的、不存在于现实中的。它们是怎么来的呢?是被外在的力量和内在的滤镜给歪曲了的幻想。既然这种幻想本来就是虚假的,那么它所叠加上去的期望,会是真实的吗?当然也不是。

所以我才说:很多时候,我们的烦恼本就是无根之本,它们其实是不存在的,只是我们在自寻烦恼。我们擅长的,从来都不是正确反映现实,而是按我们的想法解读现实。

这就是我说“后悔是最无用的情绪”的原因。

一方面,它指向的对象是虚构的、完全不存在的,我们相当于凭空立了一个靶子,用它来批判和否定自己。

另一方面,它对我们的实际生活,对现实中将要面对的未来,不但起不到任何作用,而且很容易反过来让我们沉溺在不公平、自怨自艾、破罐子破摔的状态里,拖慢我们的行动。因为,但凡它对未来能起到一点作用,它就不是后悔了,而是经验、教训、鞭策、激励,等等。

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呢?后悔是一个向内的状态,是自我沉浸;而后者是向外的状态,是自我抽离。自我沉浸只会带来负面的感受,导向痛苦、抑郁、沮丧,让我们降低乃至丧失行动力。(关于自我沉浸和自我抽离,可以看:别低头,往前看

而丧失行动力,就会导致我们面对这个“不够满意”的现实时,能够对它进行的干预和改造更少,从而导致我们更加不满足于现实,更容易沉浸在后悔之中……这就是一个负面循环。

当然,现实生活中,如此严重的情况也许不常见——但很多时候,后悔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往往没有性质之分,只有程度之分。

因此,很多年前我给自己立过一些信条,其中有一条就是:永远不要为自己做过的事情、做过的决定后悔。不要把一分一毫宝贵的时间,浪费在后悔上。

后悔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它只会带来内耗,让我们不断沉浸在跟自我的交战和冲突之中,消耗我们的精神力量。与其后悔,不如多想一想,我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学到什么,如何更好地应对未来类似的情境 —— 这才会更有意义一些。不要沉浸在情绪状态里面,要去做有用的事情。

进一步,后悔的本质是什么呢?它的根源来自于什么呢?

实际上,后悔是源于一种“自我特权心态”。什么是自我特权心态呢?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内在的优越感:认为我是出色的、是优秀的、是我自己心智世界的主角,因此我也必须匹配我所能知道的“最好的可能性”。

这就像玩角色扮演游戏,把自己代入进去主角的位置一样,要求一切选择都必须能够最大化收益,不然就要读档重来。但现实中能读档吗?不能。因此,我们才诞生出了后悔的情绪,用它来代替读档。

换言之,后悔是怎么来的呢?是源于对“我本应得的”和“我所得到的”两个结果之间的差距,感到“不公平”而诞生的。

所以,从某个角度来讲,后悔情绪,相当于大脑给你发出的一个信号,提醒你:

1)现状可能存在着一些不够满意的地方,是否需要考虑如何更好地应对和改进它?

2)我们对自己及未来是否抱有一些过度的、不切实际的期望?是否考虑去调整它?

把注意力转移到这两者上面,关注自己能够去行动和改变的事情,是一个更好的角度。

如果你曾受到过后悔的困扰,有一个思维方式也许能帮到你,那就是接受和认同一个事实:

“我”是一个普通人,并不是世界的主角,并不一定非得得到最好的结果。

在“我”过往的生涯和际遇中,一切所得到的结果,都跟当下的“我”是相匹配的。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对于我们所作出的每一个决定,只要我在作出决定时认真地考虑过了,那么这个决定就是“当时的我”所能够做到的“最好”——基于这一点,无论它带来的是什么样的结果,我都有义务、有责任去承担。

我们不能用事后去推断事前,不能拿到答案之后,再去苛责当时的自己,为什么没有选到正确答案。

无论是当时的我,还是现在的我,都是同一个我。我要为当时的我作出的决策和行为负责。没有必要去否定过去的我,如何用好现在的我,为将来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的我”,才是当务之急。

这无法帮你解决目前的挑战,应对目前的困难,但也许可以帮你卸下负担,让你从“后悔”的怪圈和内耗中解脱出来,更好地把目光聚焦到行动上。

要知道:在我们的余生之中,每一天都是最好的一天。不要把这么好的时间和机会,浪费在对过去的后悔和懊恼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

原创文章,作者:奋斗,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89979.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1月12日 07:34
下一篇 2021年11月1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