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人700天南极绝境求生,全员生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徒步中国(ID:trekkinginchina),作者:卡西,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一百多年前,一则简单粗暴的探险招募广告吸引了英国社会的注意:

Men wanted for hazardous journey.

Small wages, bitter cold,

long months of complete darkness,

constant danger, safe return doubtful.

Honhour and recognition in case of success.

——Ernest Shackleton

“诚邀强者加入一次危险的征途。微薄的薪水,刺骨的严寒,长达数月的极夜,持续的危险,不能确保安全返回。如若成功只有荣耀和认可。”

——恩内斯特·沙克尔顿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如此直面危险不加掩饰的广告发出后,从士兵水手到剑桥出身的科学家,竟有超过 5 千人应征。

也正是这次探险,700 天南极绝境求生,最后全员生还,让沙克尔顿永载史册,成为南极探险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被称为“最伟大的领队”,其“不抛弃、不放弃”的领袖精神被传颂至今,尽管他毕生都未曾到达南极点。

不是南极点发现的第一人,却成为了南极的符号

历史学家常常把 19 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段南极探险史称为“南极探险的英雄时代”(Heroic Age of Antarctic Exploration)。在这段轰轰烈烈,有荣光也有牺牲的南极探险史中,个人英雄主义与国家荣耀重叠,对南极的地理发现成为个人与个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赛。

恩内斯特·沙克尔顿

这是沙克尔顿的第三次南极探险。

在此之前,这个对南极充满执念的男人曾两次出发寻找南极点,试图征服这个人类从未涉足的地球上最后的标志性地点,但均以失败告终。

早在 1901 年,具有先锋探险精神的沙克尔顿就加入英国国家南极探险队,在斯考特带领下乘坐“发现号”前往南极,却在距离南极点 460 英里处因严重的坏血病而被迫折返;

1907 年,沙克尔顿自己组织并带领了一支探险队,乘坐“猎人号”再次前往南极,并打破上一次“发现号”的探险记录,这一次差点就要成功了,但最终也因供给不足和健康状况恶化,为了队员的安全,他放弃了到达极地的目标,将英国国旗插在了南纬 88°23′ 后返航,此地距离南极只有 97 英里,已经是当时距离南极点最近的一次。

1901年,斯考特、沙克尔顿和威尔逊

也正是这两次的失败导致沙克尔顿与“人类首次踏上南极极点”这一历史荣耀擦肩而过。

1911 年 12 月,挪威人埃蒙森率先到达南极点,成为世界上到达南极点的第一人;一个月后,1912 年 1 月,英国人斯考特带队随后到达南极点,悲剧的是,斯考特一行 5 人,在回程途中被永远长埋在了这片冰冻荒芜之地。直到今天,美国在南极点的科考站,就以埃蒙森和斯考特命名——Amundsen-Scott South Pole Station,以纪念他们为南极考察做出的贡献。

沙克尔顿骨子里拥有不羁的灵魂,远征探险是他快乐的来源,也是他一生追求的事业。他曾在给妻子的信中写道:“有时我想我这辈子只能做好一件事,就是在那遥远的荒野中披荆斩棘。”

在南极点已被发现的前提下,沙克尔顿仍未放弃他对南极的梦想,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徒步穿越南极大陆。

英雄探险岁月的最后一次伟大征程


1914 年,沙克尔顿准备第三次前往南极探险,他通过广告吸引了 5000 多人应征,最后筛选了 27 人,加上他自己共 28 人组建了南极远征队。

当时还是海军大臣的丘吉尔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并驳回了他的最新计划:“在这个无用的远征上已经耗费了过多的生命和金钱代价,极点已经被发现了,另一次远征还有什么意义呢?”  

尽管如此,同年 8 月,沙克尔顿带领的南极远征队还是乘坐“坚韧号”出发了。就在准备启航之时,一战在欧洲爆发,英国参战不可避免。沙克尔顿在国家安危与南极探险之间选择了国家,他提出他的船和队员可以回国为战争尽一份力。

但一开始并不同意他计划的海军部又用一个单词回绝了他提议:“Proceed.”继续。

探险路线 via 《坚韧号:沙克尔顿的传奇南极远征》

抵达南极大陆需要穿过一片遍布冰山的海域——Weddell Sea , 南乔治亚岛是这片海域的入口,而他们已经在这个岛屿上等待了整整一个月,等待春季能让南半球寒冷的天气稍有缓和。

12 月 5 日,抓住夏季短暂的窗口期,坚韧号离开了南乔治亚岛一路向南,在海浪滔天的大海中、绵延不绝的浮冰中艰难航行了一个半月后,坚韧号在距离南极大陆只有 100 英里的地方遭遇一片布满大块碎冰且冰层非常厚的海域。

他们不得不停下来。但那几天气温突然骤降,从零上 20° 直接降到了零下 20°,肉眼可见的范围内全部结冰,船被海冰困住动弹不得,而这里距离南极仅一天的航程,没有什么比可望而不可即更让人感觉到无力。

400 码以外(365 米左右)意外地出现的一条狭水道,似乎为坚韧号提供了一线生机。于是所有人拿着镐和铲子昼夜不停开凿浮冰,足足努力了两天也只开凿了 1/3,剩下的冰层已无法通过人工开凿。

被困三个月后,极夜开始了。同时海冰也更加肆虐地威胁着坚韧号,冰层迅速堆积升高,甚至把船整个举了起来。

被困十个月后,他们被迫弃船,坚韧号逐渐在暴风雪的摧残中分崩瓦解,失去了茫茫冰原唯一的容身之地,他们只好露营。所有人在巨大的浮冰上随着海风和洋流一路向北漂流,不知道终点是哪,不知道需要多久,一切都是未知。

被冰挤压倾斜的坚韧号 

没有人知道他们是如何度过这个漫长的几个月,没有无线电,没有人知道他们在哪里。但通过当时的日记和影像资料,依然能够窥探到被困在地球边缘孤立无援的探险者,是如何怀揣着渺茫的生的希望,与残酷的自然环境殊死搏斗。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沙克尔顿的目标从横穿南极大陆,变成了要让所有人活着回去,这种强烈渴望成为坚定的信念,前所未有地支撑着他没有被挫败击倒。

在冰上露营 

冰层随着洋流和海风漂流 via 《坚韧号:沙克尔顿的传奇南极远征》

随浮冰漂流了五个月后,浮冰逐渐瓦解,居所变得不稳定起来,他们用三艘救生艇开始在海上流浪,最终抵达了一个叫象岛的遥远孤岛。

此时,距离坚韧号离开南乔治亚岛已经过去了1 年零 4 个月,他们已经有 1 年多没有登上过陆地了。

之后他们绝望地发现,在象岛被救援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因为象岛远离所有可能的航线。沙克尔顿觉得不能再等待下去,他决定开始自救,尽管这个自救路线在当时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沙克尔顿决定带领 5 个人乘坐一艘小艇穿越世界上最危险远达 800 英里的海洋,回到南乔治亚岛求救。

自救航行路线 via 《坚韧号:沙克尔顿的传奇南极远征》

要知道,大海是比高山更难征服的自然环境。寒冷的天气、席卷的飓风、翻滚的巨浪随时都有可能吞没这艘经不起什么风浪的小船,但这 6 个人仍旧悲壮地出发了。

留守在象岛的队员挥别自救小队

这是一次奇迹般的生存之旅,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一次航行,所有人用尽毕生所学的知识和能力,在与大海搏斗 17 天后,精准地在南乔治亚岛登陆。但考验一次又一次地降临,有人居住的捕鲸站在小岛另一边,在对岛内环境和路线一无所知以及脚被冻伤僵硬的情况下,他们需要徒步穿越错综复杂的悬崖峭壁和冰川,遭遇可能突然出现的暴风雪和飓风,去到捕鲸站。

徒步路线 via 《坚韧号:沙克尔顿的传奇南极远征》

没有时间犹豫,沙克尔顿与另外两位稍微健康一点的队员立即决定前往,其他队员则留在原地。他们艰难疲惫地穿行在冰川雪地里,大雪甚至漫过了膝盖,但他们不敢停留也没有停留,这是在为同伴们的生命争分夺秒。跋涉 36 个小时之后,他们敲开了捕鲸站管理员的门。当捕鲸站管理员打开门,看着门口蓬头垢面,仿佛死里逃生般出来的沙克尔顿时,他目瞪口呆地问到:“你他*是谁?”(What the hell are you? )

捕鲸站

沙克尔顿和他的两名队员

三天后,沙克尔顿又踏上了营救同伴的旅途,他们先把岛另一边的几名同伴接上,但第一次的救援因为海冰失败了。

接下来沙克尔顿为了营救他的同伴展开了各种尝试,在 8 月末,第四次的救援尝试开始了。

当在象岛绝望求生了近 4 个月的 22 名船员遥远地望着那一艘自海里驶来的船只时,沙克尔顿同样站在甲板上用望远镜清点岸边的人数,“一个不少”。

象岛留守队员吃腐烂鲸肉

他们将救生艇翻过来以蔽身,22 名队员就挤在这条小船中

象岛的队员看到救援船

至此,历时 2 年,经历无数惊险,克服客观环境和精神上双重折磨的 28 个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发生的奇迹,最终全员安全地回到了文明社会,一次伟大的南极探险征程终于落幕了。

尽管从严格的结果导向来看,这次征程是失败的,因为他们并未到达南极大陆。但是在人类漫长的探险岁月中,这次探险所传达的精神却被永久地刻在了光荣柱上——这是人类历史上英勇和顽强抗争的典范。

沙克尔顿启示录

2000年,英国一家拍卖行以 4935 英镑(约折合人民币 42715 元)的价格拍出一块保存了 90 多年的饼干。据说,竞得者是英国一位欧洲糕点历史研究专家。 

他买的不是饼干,而是这款饼干背后的故事。

这块饼干就是在当时沙克尔顿第三次南极探险中,在物资欠缺,补给不足的情况下,从自己仅有的食物里分出一块饼干给了饥肠辘辘的队员怀尔德。怀尔德被沙克尔顿的无私感动得无以复加,他舍不得吃,并记录在了日记里。

沙克尔顿的无私不止体现在这一块饼干上。

当沙克尔顿宣布弃船后,船体在风雪中沉没,所有人被迫露营,帐篷和衣物被抢救出来,但是睡袋不够。怎么办?抽签决定。包括沙克尔顿在内的军官们在抽签上做了“手脚”,但这个“手脚”并非是肮脏的。军官们抽签选择了羊毛睡袋,保暖性更好的毛皮睡袋则被让给了普通队员。

客观条件的极端恶劣和物资紧缺并不是他们最大的敌人,一个团队士气的瓦解才最可怕。

这个时候,沙克尔顿仿佛是一个天生的领导者,在逆境中表现出强大的逆商。

在被困期间,他始终保持乐观,严格地制定了日常作息,并每日观察队员士气;当队员不和时,他强硬地出面干预;每个人都必须协同工作,不分地位和阶层,包括沙克尔顿自己。他让所有人知道:比起达到远征的目标,他更在意队员的安危。

他们不定时地组织球赛、理发比赛,举办戏剧晚会、留声机音乐会……他们似乎就像一帮犯人,在远离人类世界的极地坐牢。

在自救时,他又表现出强大的决策力、行动力以及不抛弃、不放弃的团队精神,最终没有落下一个队员。他的队员称他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领导者”。

如果没有沙克尔顿坚韧不拔的毅力,乐观、果敢、永不言弃的强大精神内核和领导力,这一次旅程恐怕早就有去无回。

历史上并不是没有对比,1912 年 1 年斯考特成为发现南极点第二人那次,全员 5 人丧命在回程途中,研究员将很大一部分责任归咎于斯考特缺乏领导能力;在地球的另一端,1845 年的一次北极探险中,129 名身强力壮的青年携带着足够 3 年以上食物和物资出海探险,竟然无一生还。科学家们发现这支探险队,曾经发生过恐怖的人吃人事件。

现在,沙克尔顿早已成为一种精神,被传颂在南极探险史中,团队领导力和户外领队的课堂上。

今天,人类已经进入了高科技时代,有 30 多个国家在南极设立了 80 多个科考站,进入南极或许只需要耗费时间和金钱,但在 100 年多前,征服和发现这个星球上迄今未被开发的处女地却需要一批又一批的先锋探险家冒着付出生命的代价。

1921 年,沙克尔顿和几名老队员再一次踏上了去南极但并没有远征目标的旅程,似乎就只是想去而已。在抵达南乔治亚岛的当晚,沙克尔顿突发心脏病逝世,年仅 48 岁,他被埋在了岛上的捕鲸人墓地,和这片土地永远地连在了一起。

视频:归来的沙克尔顿

*如视频与本文内容有部分出入,请以本文为主

客观来说,沙克尔顿并不单纯是为了他的南极梦想,其中还有一些功利性的因素,比如对名利和威望的追求,但走进这个人物,依然深深折服于他在逆境中的乐观、无私以及不放弃任何一个队友的能力与品质。你如何看待探险中对名利的追求?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徒步中国(ID:trekkinginchina),作者:卡西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93730.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1月15日
下一篇 2021年11月1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