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ID:nbdnews),原文标题:《千禧锂业竞购落幕 上游原材料涨价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压力山大”》,作者:武向彬,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有关千禧锂业的竞购日前暂告一段落。
11月17日,Lithium Americas Corp.(以下简称“美洲锂业”)宣布,同意以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Millennial Lithium Corp.(以下简称“千禧锂业”),这一价格较此前宁德时代(300750,SZ)给出的约2.98亿美元的报价高出近35%。同时,美洲锂业还将承担应付给宁德时代的2000万美元违约金。
据了解,这一出价比千禧锂业11月17日在多伦多证券交易所的收盘价高出约10.7%,比今年7月收到收购要约前的全年平均价格高47%。
事实上,千禧锂业竞价的持续走高只是今年以来电池原材料价格飞涨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截至11月15日,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为19.5万元/吨,年初至今涨幅已超230%。金属钴的价格已从去年四月不到24万元/吨的低位,上涨至今年10月的超38万元/吨,上浮60%。
面对原材料成本大幅涨价的局面,电池企业正处于“极限承压”。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动力电池整个产业链中,整车厂和上游资源企业是较强势的谈判方,动力电池企业的话语权相对较弱,因此成本上涨的压力大部分由动力电池企业承担。
事实上,受到原材料价格影响的并不只有电池企业。有研究机构调研显示,动力电池原材料涨价的影响如果传导到末端整车企业,电池的采购价格实际可能增加约10%~20%,最终整车的物料成本将会上升3.5%~7%。
原材料价格飙涨拉低产业链中下游企业利润
受持续高企的上游原材料价格影响出现毛利率下滑的电池企业并非个例,在此前披露三季报的电池企业中,除宁德时代毛利率逆势小幅回升外,亿纬锂能(300014.SZ)、国轩高科(002074.SZ)、欣旺达(300207.SZ)和鹏辉能源(000438.SZ)等企业的三季度毛利率均出现环比下降。
据GGII(高工锂电)测算,受原材料涨价影响,电芯和电池系统的理论成本上涨幅度均超过30%,电池企业压力陡增。为保障长期稳定的产品交付和成本把控,不少电池企业只能选择向上游投资,参与原材料产业布局。此次美洲锂业与宁德时代就千禧锂业锂盐湖资源的竞价即是一例。
据了解,目前宁德时代、比亚迪(002594.SZ)、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孚能科技等头部企业均在加快与上游企业的合作。据高工锂电数据显示,仅今年下半年以来就有超过20家企业跨界布局锂电,其中就包括金圆股份(000546.SZ)、鞍重股份(002667.SZ)等上市公司。
不仅如此,上游原材料涨价的影响是否会传递至下游整车企业,也是业内关注的一大问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54.2万辆,同比增长1.8倍。与此同时,动力电池装机量也“同频共振”。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今年1~10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为107.5GWh,同比上升168.1%。
值得注意的是,动力电池一直以来被视作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其成本占到整车成本的30%~40%。因此业内有部分观点认为,按照市场供求关系,成本压力等因素,电动车终端销售或将随之涨价。
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兼技术部部长王耀看来,上游材料涨价已迅速传递至下游市场,但实际上车企为降低对车辆销售影响,目前材料涨价多出的成本更多由整车和动力电池企业联合内部消化,终端车辆销售市场还未出现明显涨价情况;但他也强调称,如果上游材料长时间持续上涨,车辆售价也将存在上调可能,十分不利于产业发展。
产业链协同发展势在必行
与饱受成本抬升之苦的电池企业相比,上游原材料企业的境遇显然好了许多。
三季度报显示,多家动力电池原材料企业表现优异。其中,主营锂产品产销的赣锋锂业(002460.SZ)三季度净利润为10.56亿元,同比增长506.99%;主营锂电池正极材料的德方纳米(300769.SZ)三季度净利润为2.44亿元,同比上升2280.45%;氟化工企业多氟多(002407.SZ)三季度净利润为4.29亿元,同比大增20586.2%。
上游锂矿企业同样受益于涨价红利。此前,澳洲主力锂矿企业Pilbara Minerals Limited(以下简称“PLS”)完成第三次锂精矿拍卖,拍卖价相比第一次已经翻倍,达到2350美元/吨,创历史新高。
2021年7月29日,PLS公开拍卖少量锂辉石精矿,拍卖价格为1250美元/吨,远超同期市价735美元/吨。9月14日,PLS第二次拍卖,在同期市价只有1000美元/吨的情况下,拍出了2240美元/吨的价格,大超市场预期。
国金证券研报指出,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158.2GWh,动力电池对锂的需求约为19万吨,预计2025年动力电池对锂的需求将达到107万吨,五年时间增长4.6倍以上。
有观点认为,锂价飞涨或由于锂矿储量有限,市场出现“资源焦虑”所致。不过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认为,即使未来南美高品位锂盐湖减产,还有其他地方品位稍低的锂资源可以开发利用,总体而言锂资源一二十年内并不会出现短缺。
尽管需求出现快速增长,但原材料价格上浮程度是否与当前需求增速匹配,仍有待论证。国轩高科工研总院常务副院长徐兴无曾公开表示,“与去年同期相比,碳酸锂的行业需求量增加了60%,氢氧化锂的需求则增加了62%。而当前价格比去年同期涨了2倍左右。”
有观点认为,这一现象的出现将不利于产业链整体的长期发展。其矛盾核心在于,面对原材料在可预见未来的价格波动,上游资源型玩家希望提升资源集中度,而中下游从事制造业的企业希望获得平价、稳定的原材料供给。
在2021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曾表示,电动车关键部件动力电池面临锂、钴、镍等矿产资源保障和价格上涨的压力,工信部将与相关部门一起加快统筹,提高保障能力。
在华泰证券分析师彭松林看来,锂电池主要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一方面给上游矿产带来了新增需求,另一方面也对下游企业形成冲击。“因此,产业链需要有主管部门来进行指导,如果能建立由大多数动力电池企业及原材料企业参与的产业联盟,从而协商将价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供需平衡问题。”彭松林表示。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ID:nbdnews),作者:武向彬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198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