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ID:janelee1231),作者:简单心理APP,编辑:李歪歪,责编:Kuma,头图来源:视觉中国
不止一次有读者留言:
教教我们用心理学吵架吧!
吵架没发挥好,一种很多人都经历过的日常痛苦。豆瓣“吵架没发挥好组”有 36 万多组员,每天都有人分享自己最新的“没发挥好”和“发挥好了”,希望能在下一次冲突到来的时候,成为一个胸有成竹的吵架战士。
行走江湖,吵架确实是一项很重要的人生技能。而看完今天的文章,你可能会发现,学习吵架,并不是“这该怎么怼回去”这么简单。
一、有的架,其实真的没必要吵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吵架看似是两个人在意识层面的争执,更是两个人的潜意识、人格、代际传承的深层次的较量。
在吵架之前,我们需要花点时间观察对方,知己知彼,才能做到百战不殆。
1. 评估对方目前是否有反思能力
有反思能力意味着对方愿意接受“我的观点可能是错的”。
如果对方进入了一种偏执状态,对于任何超出他们认知范围的内容,第一反应都是“你和我有差异,一定是你错了”,那这样的交流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样“交流”的目的不是表达观点和促进理解,也不在乎事实真相。
2. 评估对方是不是“习惯性抬杠”
有些人喜欢用反对别人来体现自己的存在感,无论我们说什么,他们都会表达不同的意见,哪怕我们是说他刚刚说的原话,也得不到他们的认同。“杠精”说的就是这样的一种行为。
面对“杠精”,如果我们顺着对方的思路去辩解和争论,就会陷入一个死胡同,感觉到挫败和愤怒。因为他们的目的就是“证明自己是对的。”
关于如何识别杠精,我们之前写过杠精的 10 种套路,如果你发现这个人很符合这些描述,相比于认真争论,建立自身边界、远离他们是一种更节省精力的方法。
3. 无法沟通背后,可能是一个人的脆弱点
如果一个人,平时跟他交流的感觉是顺畅的,但个别问题无法沟通,那这个话题,或这个话题带给他的感觉,可能正中了他的脆弱点。
每一个人都是在社会、遗传、环境等影响中成长的,并对这些影响有自己独特的解读。如果某个话题,或由此带来的某种感觉刚好触碰他敏感脆弱的点,通常人们会采取否认、逃避、隔离等防御机制来应对,以回避痛苦的感觉重现。
当你理解这一点,就会发现,对方让人感到难受或者冒犯的很多行为,都不是真的在针对你,只是他暂时没有能力处理自己的议题。
当然,现实生活中难以沟通的情形不止这三种,不同的类型,也可能在某个人身上同时出现。学会观察和判断,不仅可以让你避开没必要的冲突,也能让你更精准地找到交流的切入点,使自己的观点得以表达。
二、“吵架没发挥好”,也可以是一个自我探索的契机
要把架吵好,除了了解对方,还需要自身调整到冷静从容的状态。而“吵架没发挥好”其实也不仅仅是“吵架能力”的问题,往往跟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有关。
1. 什么是适合吵架的情绪状态?
当我们感觉到吵架时自己无法顺畅表达,通常是因为我们没有在沟通的最佳状态中,而影响状态的主要因素通常是情绪状态。
我们的情绪状态如图中的波浪线:
有的人吵架会“泪失禁”,因为太愤怒哭出来,这是情绪处在了兴奋状态;
有的人被别人用攻击性言语怼了,想回怼却发现脑子反应不过来,说不出话,这是情绪处在了抑制状态;
只有情绪处在中间位置时,会感觉到相对平静,是可以理智思考的状态,容易清晰地表达观点。
影响情绪波动的因素有很多:
外界因素:比如围观的人数,对方的状态,都会激活我们的情绪感受;
内在因素:如果我们曾经有过被深刻或频繁拒绝、否定、忽略的经历,这种经历遗留的情绪记忆在面对相似情境时(比如有类似特质的吵架对象),会被不自觉地激活。
而处在情绪中,往往表达的内容会被情绪左右,脱离原来的思维轨道。
2. 对冲突的态度,影响发挥水平
吵架时的表现和感受,跟一个人对冲突的态度密切相关。
如果我们平时非常在意他人的感觉和他人的评价,遇到冲突时,通常的选择是能忍就忍,能让就让。即使自己感觉很委屈,也要维持表面的和平。
这样的人本身是没有太多表达自身需求和观点的经验的。当他们表达观点或需求时,往往在心里经过筛分,提出的是最渴望、最需要被看到的,这无形中增加了被接纳的渴望,在交流时也会更怕受挫、更敏感。
同时,因为之前忍让而积累的负面情绪,在吵架的时候,容易像火山喷发一样倾泻出来,而很多情绪可能跟当下讨论的事件无关,反而影响自己的表达。
3. 吵架的气势,可能跟自尊水平相关
如果我们是相对自卑的,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前,会率先对自我进行一番打压。还没开口,内心已经充满了羞耻感和挫败感。
如果遇到的对方刚好是个没有反思能力的人,相当于在散打擂台上,我们以 40 公斤对决 80 公斤的选手,气势的差距源于我们的自我消减。
那相比于提升吵架能力,更重要的,其实是提升我们的自尊水平。
所以,探索“吵架没发挥好”的深层原因,也可能是一次自我探索的契机。
三、5个优雅吵架的小方法
1. 吵架前,先让自己放松
表达愤怒是 ok 的,但在表达愤怒之前,你要先让自己摆脱“被愤怒控制”的状态。因为一个相对平稳的情绪状态是吵架发挥好的基础。
(1)设置一些“慢下来”的小动作:深呼吸,数数,离开让你愤怒的现场……
(2)跟情绪对话:
我现在的情绪是什么?强烈程度有几分?
是什么触发了我的情绪?
想象自己是个冲突的“局外人”,我能不能换个角度来看待这件事?
在吵架的过程中,要及时觉察我们的情绪状态,当有觉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并容易调整到理智状态了。
2. 问问自己:我想通过吵架收获什么?
做一个“吵架战士”并不是我们的目的,吵架是我们明确边界、表达需求的一种方式。
如果你正在练习处理冲突的能力,你可以把冲突当成一个“工作”,在吵架之前,明确自己希望达成的目标。在争吵时保持觉察:
我现在说的话是在顺着对方的节奏,还是为了达成我的目标?
如果它不能帮你达成目标,停下来,不管你有多愤怒。
3. 往小了吵,不讲大道理
很多人喜欢在争吵时讲道理,这会让争吵偏离目标、难以停止。
所以,无论对方说什么,我们都拉回到具体的要求上。
举个例子:
对方:“我之前付出的很多,你都看不到吗?”
我:“是的,你在之前的很多事上,都努力付出,我看到了,也很珍惜,非常感谢你的付出。但今天我做了饭,白天工作很累,我希望你能洗碗,这可以让我感觉到被在意,被照顾。”
4. 总结和觉察你们的“冲突点”
冲突也是有程度等级的,如果我们把吵架理解成 9~10 分,我们可以通过提升对冲突的觉察能力,在冲突在 6、7 分的时候就及时“灭火”,避免不必要的情绪损耗。
你可以总结一个自己的“冲突点”:
(1)对象:在什么样的关系中,面对怎样的对象,会容易产生冲突?
(2)事件:哪类事件会容易让我跟别人产生冲突?
(3)自己的情绪点:在什么情况下我的情绪状态会比较糟糕?
5. 冲突背后,本质还是关系问题
最后想说的是,如果是一段重要的关系,比起吵赢一场架,更重要是,是透过吵架看到:我们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什么问题?
婚姻辅导专家盖瑞·查普曼在《爱的五种语言》里提出了一个“爱箱”的概念:两个人的关系是流动的,你每做一件让对方开心的事,“爱箱”就加了一次油,每做一件让对方难过的事,“爱箱”就消耗了一部分。
吵架只是一个信号,它背后的信息是:你们的爱箱需要加油了。比起一次争吵,更重要的是,我们能把“看到和满足彼此的需求”,当成一件需要持续练习的事情。当“爱箱”足够满,吵架也可以是一件情感的调味剂。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简单心理(ID:janelee1231),作者:简单心理APP,编辑:李歪歪,责编:Kuma
原创文章,作者:3628473679,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201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