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贷”让农户损失几十万,是银行的错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网财经(ID:finance_ifeng),作者:李念雪,对话嘉宾:刘晓春(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行长),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11月8日,央行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

据央行披露,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绿色贷款累计余额14.78万亿元。但这一绿色贷款数据相对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尚有差距,需要金融机构继续在绿色贷款方面继续发力,尤其需要央行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新工具,促成“双碳”目标实现和中国绿色经济的全面到来。

一方面,在国家全面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的背景下,新能源发电前景广阔;另一方面,新兴绿色产业带来很多不确定性,大量绿色环保企业,如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相关企业大都面临起步晚、规模小、盈利弱甚至亏损,前景不确定性大且缺乏有效的质押品等问题。

11月初,在凤凰网财经主办的“2021凤凰网梧桐夜话”期间,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浙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行长刘晓春接受了凤凰网财经专访,以光伏产业金融贷引发的“脱贫户被资本套路”等问题为案例,就“金融拥抱绿色经济发展的更微观层面中,银行如何把握支持金融创新?”、以及“企业在盈利能力弱、技术前景不确定性大的前提下,绿色金融体系如何进一步完善?”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以下为采访实录:

一、如何完善绿色金融体系

“光伏贷”让农户损失几十万,银行错了吗?谁来赔?

凤凰网财经:我想更具体一点讨论关于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最近我们做了一篇稿件《困在光伏里的农民:“免费的阳光”为什么让我欠了银行20万》备受关注,也就反映了这类问题。内容大概是关于反映光伏产业热潮下,从上游品牌商到下游代理商,因受到利益驱动,将农户诓骗去做“光伏贷”从而背上几十万贷款还不起的一种问题现象。

刘晓春:对,这篇我看了,非常好。

凤凰网财经:有一定社会反响,我们从评论、各界的反馈了解这个问题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有人评价“金融骗局到农村”,甚至有自称银行工作人员说“银行给农户做光伏板贷款,有效户也有了,普惠任务也完成了”——您认为这中间银行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刘晓春:我非常理解这些评论,实际上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一个案例,关于我们的社会、各级领导,怎么来正确地看待银行的功能。

这里带来一个问题,对于新兴行业,一方面我们强调金融要去支持科创企业等新兴行业,比如绿色行业。这在大的概念上是没错的,但另一方面,金融领域实际上是很复杂的,有银行、保险、证券、基金、投行,所以会有各种不同的金融形式,用不同的方式参与到经济领域中。也就是说,不同的金融业务,是用不同的方式支持经济的不同方面。

当我们讲支持新兴行业的时候,不是说无原则的、无条件的去支持。比如说对于光伏行业,作为一个可再生的能源,毫无疑问,从科技、技术角度来讲是今后绿色能源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当技术还不成熟的时候,作为金融的一种,银行是不是可以支持?我认为银行是不可以支持的。因为银行支持的钱并不是银行自己的,是储户的存款,银行最终是要把这钱还给储户的,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从投资角度来说,被投资的项目,哪怕效益再好,银行业就是拿了一点贷款利息。这不像私募基金或股权投资。股权投资,项目效益翻倍的增长意味着回报也是翻倍的,所以投十个项目,只要有两个成功就可以了。而银行每一笔贷款都不能不成功,不成功就是百分之百损失了,成功了就是百分之几的利息收入,客户的存款还要还的。

所以说一方面不成熟的技术不能随便支持,另一方面是哪怕技术是成熟的,商业模式不成熟时,银行实际上也不能去贷款支持的。

对光伏产业这个问题中,银行评估这个案例,首先是所谓的“分布式光伏”的问题,这个理念是不错的,但是如果它在商业安排上没做好,就会出现问题。银行参与时,如果没有做好评估,可以说银行是“上当”的,也就是说在风险评估中,没有评估到它的商业模式的合理性、有效性。

等贷款下去了,前期预设的成果没有实现,光伏公司包括帮助到农村推广的有关部门,没有落实好光电上网那个环节,农户的电没能上网,发电却没有收入,农民还不起款,光伏公司却跑掉了……这才发现,这一切只是一个美好的想象。

故事本身逻辑是有的,但实际并没有做到,我认为可以说银行也是受害者,但是银行受害的原因是你在审查中没有审查好。不能说是银行特意去害了客户,银行不会去做这个事,银行是冲着政府扶持新能源这个目标去做这业务的。至于你所说到的银行基层行员工的说法,也是事实。

现在各方面对银行有要求,有些还是指令性指标,比如,支持三农、支持小微企业等等。那么对基层行负责人和员工来讲,就要千方百计完成这些指标,正好碰到有这么一个项目,我既能够完成指标,又能够有利润,还获得了有效客户,那当然要做了。

所以回过头来看,当我们社会上在呼吁,金融要支持小微企业,支持创新企业的时候,你要理性看待不同的金融业应该怎么来支持。像有些方面不是银行有钱就应该去支持的,实际上银行不应该去支持。

像这样一个理论上存在的商业模式,但是实际上我们从合同、法律层面上看,在它都没有做到的情况下,银行是不应该去支持的。所以我觉得可以通过这个案例,回过头来正确的认识银行的职能,无论是社会还是银行自己,别把银行当做一个“慈善机构”,不能什么看起来好就都去做。

说句大白话,无论你是老百姓还是大领导,你别把银行看作是大款,银行放贷款的钱,都是你的存款。你能让人拿你的钱随便去施舍吗?

凤凰网财经:绿色金融实现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风险。那么对于个体受到的损失如何解决呢,您觉得银行或政府应该去给他们补偿吗?还是从哪个方面去追究责任?

刘晓春:这个我觉得还是要依法办事。

凤凰网财经:像您说光伏公司跑路了,公司很容易就注销了,怎么办?

刘晓春:对,这个本身应该是一个市场行为,所以我刚才特别强调,千万别在这个支持新能源、推广新能源中行政性的去做事情。一旦变成行政性的推广,却没有落实行政措施,你就讲不清楚到底应该谁担责任的问题。原则上,如果是一级政府要在所辖范围内行政性推广某种新能源,就要明确行政程序,落实各相关方的责任和权利。

我也看了,特别是这篇文章案例中的三个主角,不能叫“受害者”,比如自己没有很好的去看合同,只是在算帐,也没有很好的去看这个公司到底可行不可行。所以这个时候你很难说这应该是谁的错,谁来承担责任。政府还是不要去干预市场行为。

只能说比如去走法律渠道,依法办案,看最后法院的判决。就像我们现在讲要打破刚兑道理是一样的,你动不动别老是政府出来兜底,这样一弄以后就麻烦了。

二、让市场自行调控,“更绿色”的企业才能出现

凤凰网财经:请您聊聊“碳中和”政策下整个产业的未来发展?

刘晓春:我觉得提出了碳中和以后,又形成了一个新的投资的高潮和机会,因为这是一个能源的大转型,需要大量投入。

所以从大概念来讲,在改革开放40年以后,基本建设都做的差不多的时候,又形成了一个新的投资机会。但同时,这个投资机会确实不确定性很大。也就是我刚才讲到的,不同金融机构,对自己扮演的角色要有明确的认识,社会要明确银行的功能、银行要看准自己的责任,这是我想讲的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就从国家角度来讲,可能从现在往终极目标走的时候,要有一个相对明确的路径和计划,这当中要考虑“抓大头”还是全面运动式地去做。

前段时间我们讨论拉电的问题,各个地方大家搞竞赛一样,加码式的一种“减碳运动”,我觉得是不好的,这会增加经济转换的摩擦强度,会带来一些系统性风险,所以这个我觉得要去避免。

再一个是要更多看到或者说利用“市场”的功能。好比说,当对大型企业比如钢厂减碳提出要求时,实际上它为了达到减碳要求,在自身努力的同时还会往上游挤压,要求供应商提供的产品是低碳的,以减轻自身的减碳压力,这会有个传导作用。所以有的时候可以通过传导来达到市场的效应,使得中小企业因上游的市场要求去进行绿色的转换,而不是因为行政命令。

也许这个过程中会有些小企业撑不下去,但我觉得这个时候,我们也要顶住。也就是说只有有撑不下去的,才会有撑得上去的,绿色的企业才能上来,所以应该让绿色转型有个市场化的过程。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银行、金融机构就会找到方向,我应该去支持哪些企业,不支持哪些企业。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待,但不要搞运动式的,尽可能通过一些碳排放的政策(如税收)来调整市场的逻辑,让市场调转,这是更顺的,而且会带动更多的有效投资。让市场去淘汰一些不达标的、不绿色的企业,等于是一个让市场来实现资源的配置和结构调整。

凤凰网财经:您对碳排放交易中心目前的功能性有什么看法?

刘晓春:这个倒没什么特别的看法,因为它还是刚刚开始。实际上我们原来很多地方已有试点,包括欧洲也早就在做了,但是应该讲这个市场还在培育的过程中,包括欧洲也做的不是很活跃。所以这个市场机制怎么来制订,还是有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空间的。

三、后记

一个银行行长的困惑,银行如何把握“支持金融创新”

刘晓春:我在做行长的时候,也有很困惑的问题。也就是说一方面社会给你压力,你要支持这些创新,支持这些绿色行业,你要去支持。所以对我们来讲,我们也不断的在摸索。摸索可不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到绿色行业,也能够帮助到农民。

如果说能够解决,从银行来讲当然是个好事情。如果投入成功,当然问题就都解决了。但是如果不行,银行自己也会“傻掉”,就像我们有很多所谓新的商业模式,研究甚至试探,但最后都不行。

回过头来讲,确实需要社会来认识银行,反过来银行自己也不要昏头了,也要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应该干什么、怎么干,然后去评估这些方式。

就像分布式光伏,这些公司的技术从一开始是不确定的,它无非就是先讲了个故事,你就去给他贷款,好像你是在支持创新了,实际是在给自己添麻烦。

这里面实际上还有一个“你现在还没有弄,我怎么知道你好和不好?”的问题,我理解就是比如国家电网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碰到这些创新(项目)的时候,有一个“先有鸡、先有蛋”的问题。如果说没有钱投给它,它实际上是做不起来的,做不起来它就没办法向国网证明自己是可以的,国网就不给钱。

银行说你没有这个合同,我不给你贷款,它还是启动不了,那么社会上可能就会说,你看这么好的项目,你们怎么不支持?银行又觉得有压力。

凤凰网财经:你没有验证它是错误的事情,你也没法验证它是对的。可能不只是在光伏这个行业,在各种领域里面都会出现新的问题。

刘晓春:对,一个科技创新,一个是新兴行业的转换,包括绿色能源的转换过程中都会遇到这个矛盾。一方面企业说我要减碳,但是现在大多数所谓“绿色技术”是不成熟的。还有许多想象出来的部分,分布式光伏的商业模式大家也是在探索中,是不够成熟的。

那么像这种“双不成熟”,技术和商业模式都不成熟的情况下,有没有必要向银行施加压力,让银行去支持?这个实际上是更大的问题。

可能在接下来的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的过程中,怎么要求不同的金融机构支持绿色创新的问题,也是需要我们吸取这些教训。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凤凰网财经(ID:finance_ifeng),作者:李念雪,对话嘉宾:刘晓春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201682.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1月25日
下一篇 2021年11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