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圈又有瓜了,保时捷首款纯电车型 Taycan 竟被外媒爆料称超半数车辆的电池存在安全隐患!?
日前,一个名为 Alex Voigt 的德国博主向海外知名电动汽车媒体 teslriati 投稿,公布了保时捷电动车的一些惊人内幕。
▲ 外媒报道截图
Alex 援引一位保时捷总部员工的消息称,目前已经交付的 Taycan 车型中,大约有 60% 的车辆的电池存在安全隐患,严重的可能导致电池起火。
保时捷总部员工向 Alex 透露,官方已经知道这个问题,但是并没有告知客户和当地政府,而是在悄悄的处理这个问题 —— 措施包括禁用出问题的电芯、偷偷更换电池等。保时捷内部甚至还有专人在统计和监控出问题的车辆情况,以尽可能地减少出事故的可能性。
消息曝出后,外媒 teslarati 向保时捷方面进行了求证,其回复如下:
“我与我们位于魏斯阿赫的研发部门进行了核实,所有说法都缺乏依据。根据这些信息,我们无法确认任何问题。”
该报道发布后,在 teslarati 的网站上引起了激烈的讨论。有网友认为匿名信源可信度不高,但也有网友指出大众集团确实出现过排放门事件,媒体报道也不一定都是假的。
文章的作者 Alex 在文末强调,自己仔细核实过该名保时捷员工的身份,并且还有朋友当面见过该名保时捷员工。该名消息人士还向 Alex 透露了保时捷内部的更多细节,但出于对该员工的保护,Alex 没有进一步披露这些细节。
Alex 一直在德国生活,此前曾在汽车供应链行业工作,对汽车有一定的了解,他本人也有公开的油管、推特账号。他表示,撰写该报道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一内情,而上述保时捷员工之所以要爆料此事,原因是不想看到保时捷因为电池风险问题酿成大祸。
到目前为止,这一事件还没有明确的结论,车东西也将时刻留意该事件的进展。
一、电池可能被过充 首款电动车存安全风险
保时捷 Taycan 系该品牌的首款纯电动汽车,截止目前这款车已经在全球卖出了 6 万余辆,本次事件就是围绕着这款车而展开。
一位在德国祖文豪森保时捷总部工作的员工向 Alex 透露了保时捷 Taycan 的电池风险。
Alex 在报道中写到,Taycan 采用了 800V 的高压架构,带来了更快的充电速度,但是由于技术比较先进,其稳定性并不如特斯拉的 400V 架构或者其他制造商使用的低压架构。为了缩短充电时间,车辆内部的电芯采用了并联的方式,不过也带来某些电芯的充电速度比其他电芯更快的问题。
保时捷为了节省成本,选用的是一款比较廉价的车载充电器,再加上保时捷对 Taycan 的充电过程控制的并不算好,因此某些电芯存在过度充电的可能,进而会引发电芯过热的问题,更严重的话还会引发火灾。
这个问题不只在快速充电的时候会出现,即使以 7.5kW 功率(家用充电桩的功率)进行充电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随着车载充电器工作的次数增加,电池出问题的概率会进一步提升,甚至需要更换整个电池组。
▲ 保时捷 Taycan 充电口
保时捷总部员工称,可能大约会有 60% 已交付的 Taycan(也就是 3.6 万台)会出现电芯过热的问题,而这 60% 的车辆中又有 1%(约 360 台)已经出现了问题。
他表示这些数据来自保时捷内部,目前官方正在不断更新这些数据,以掌握最新的安全情况。
Alex 在报道中写道,美国确实已经出现了一起 Taycan 自燃爆炸的事故,保时捷官方已经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存在,但是却并未告知用户和当地政府。甚至保时捷方面还不打算为 Taycan 更换新的车载充电器,而是继续运输和销售带有安全隐患的 Taycan。
▲ 保时捷 Taycan 曾在美国发生自燃爆炸
二、官方了解风险 私下对车辆进行处理
虽然没有更换车载充电器,但是保时捷方面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防止出现大规模的安全问题。
这位保时捷总部员工向 Alex 表示,为了保证安全,保时捷官方会将过热(即有问题)的电芯禁用,并且跟整个电池组进行隔离。这样做的结果是电池组的容量也会降低,进而会降低车辆的行驶里程。
对于续航降低的车型,保时捷方面将会解锁预留的电池容量,这样车辆的续航就会弥补回来,从而让客户认为车辆没有出现问题。
Alex 表示,虽然受到影响的电芯不再继续使用,但随着充电器继续工作,车辆的电池也难免会出现新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保时捷官方和经销商会对车辆进行秘密维修,但并不会告知车主具体问题。经销商和保时捷方面有严格的保密协议,如果经销商违反了,将会失去保时捷的认证。
保时捷总部员工向 Alex 表示,保时捷和经销商会将出现问题的 Taycan 车型分为三组,分别为:
绿色 —— 可直接修复。
黄色 —— 与保时捷技术部门进行审查。
红色 —— 需要更换部件。
在这三类车型中,被标记为红色的车型将会收到一个新的电池模组或者电池包,并进行更换。
但该名保时捷员工向 Alex 透露,并非所有被标记为红色的客户都会被告知他们的电池模块进行了更换。
▲ 保时捷 Taycan
保时捷方面会将旧电池的序列号分配给新电池,然后将新电池的数据伪装成旧电池修理后的数据并告知客户。这样一来,保时捷方面就给客户带来了没有修改硬件就完成了修复的假象。
这位保时捷总部员工认为,这也是为什么很难证明保时捷在欺骗客户并且误导公众的原因。不过,在这位员工看来,只要不更改充电器,更换电芯和模组仍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他表示,标记为绿色的车辆将会直接进行修复,而标为黄色的车辆最终的解决方法仍然有待确定,需要进行调查。
保时捷方面通知用户需要对 Taycan 进行维修的时候,还会向客户收取 600 欧元(约合人民币 4330 元)的服务费用,而内部人工成本为 26 欧元(约合人民币 187.6 元)。
该总部员工向 Alex 表示,即使没有进行任何维修,只是更换了电池模块,保时捷也会这样收费。Taycan 内部有 33 个电池模组,每个模组内有 12 个电芯,加起来一共有 396 个电芯,即使在保修范围内的车辆,客户也会通过支付人工费为保时捷带来高额的服务和维护利润。
▲ 保时捷 Taycan 电池组
在这位保时捷总部员工看来,解决方法本不需要这么复杂,另一家声誉良好的供应商提供的 70 欧元(约合人民币 505 元)的车载充电器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而目前为止,保时捷并不打算更换硬件。
他认为这可能是出于成本考虑。在汽车行业,看起很小的额外成本最终都会变成一笔不小的支出,而目标成本则是衡量团队成功的关键指标。其他消息人士也曾向 Alex 表示,在 Taycan 的开发过程中,满足目标成本一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可能正是保时捷选择廉价充电器的原因。
之所以进行这样的操作,成本高是一个原因,另一方面,目前已经交付的 6 万辆 Taycan 都将进行昂贵的维修、测试和硬件修改,这将会导致保时捷的声誉受到影响。
此外,外媒 Teslarati 也联系了保时捷方面,并在 11 月 23 日得到了反馈:“我与我们位于魏斯阿赫的研发部门进行了核实,所有说法都缺乏依据,根据这些信息,我们无法确认任何问题。”
▲ 保时捷总部
在看到了保时捷的反馈之后,保时捷总部员工在与 Alex 的一通电话中表示,这件事只涉及一个很小的团队,保时捷内部有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件事,保时捷方面这样的回复对他来说并不奇怪。
Alex 在文中表示,这位总部员工还在电话中曝出了更多的细节,但此前有保时捷员工泄漏信息后无法再在汽车行业找到工作,所以为了保护爆料人作者并未公布这些细节。
三、建议用户监视电池状态 曾拒绝特斯拉帮助
Alex 还对 Taycan 的电池质保提出了质疑。
他表示,虽然保时捷也给出了 8 年 16 万公里的质保承诺,但是前提是用户必须严格遵守电池使用规定。比如停放超过两周的车辆应该连接到充电器,客户必须保证 Taycan 的充电状态维持在 20%~50% 之间,并且不能持续暴露在阳光下。
而超过两周没有充电的车辆,车主需要先将电池充电至 50%,并且车主需要每三个月检查一次,并且确保电池的 SoC 在 20% 以上,此外,车辆必须停放在 0~20 度的环境内。
如果用户不遵守,质保周期就会被缩减为 3 年 6 万公里。
此前保时捷 Taycan 的一些问题已经引起了美国监管机构 NHTSA 调查,后者在今年初注意到 Taycan 车主的 9 项投诉,对 Taycan 发起了初步调查,认为这款车的 12V 电池会出现突然放电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车辆突然停车。
随即,保时捷召回了 4.3 万辆 Taycan 到店进行维修。
▲ 保时捷 Taycan
Alex 表示,奥迪 e-tron GT 和保时捷 Taycan 都由 PPE 平台上生产,但奥迪选择了更好的车载充电器。这名保时捷总部员工也表示,奥迪 e-tron GT 并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只是不明白为什么保时捷在这方面不向奥迪团队学习。
此外,他还透露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多年前,特斯拉曾经主动提出过帮助保时捷开发电池管理系统,但当时被保时捷拒绝了;大约三年前,保时捷通过奥迪方面询问特斯拉是否可以提供帮助,不过,这次特斯拉也选择了拒绝。
该保时捷总部员工认为,特斯拉其实一直愿意帮助保时捷,但导致今天的问题纯粹是因为保时捷的傲慢。
结语:电池安全问题仍是重中之重
目前来看,这起爆料是否属实还没有办法确认,需要等后续进一步调查才能得到答案。但这起事件也反映出了新能源汽车行业中电池安全的重要性。
从电动汽车开始规模化交付,电动汽车的自燃事件就没有停止过,多个品牌旗下的车型都曾发生过自燃事件,这些自燃事件大多都被认为和动力电池相关。LG 新能源更是因为自燃问题赔付了两笔巨款,甚至还延迟了上市的进度。
当下的智能电动汽车的竞争逐步转向了智能化方面,但从最根本上来说,动力电池的安全仍然是重中之重。
原创文章,作者:Maggie-Hun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206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