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对话用友:如何啃下工业软件研发的“硬骨头”?

独家对话用友:如何啃下工业软件研发的“硬骨头”?图为:用友网络智能制造事业部副总经理 叶秀林

作者丨何思思

编辑丨王刚 王德清

很多人认为,工业软件和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关联并不大。

其实不然,在软件行业,工业软件是一个小众产业,但在工业领域,却被誉为工业制造的大脑和神经,堪称工业领域的皇冠,高端工业软件更是皇冠上的明珠。

正是这样的忽视,我国工业软件产业出现了技术能力薄弱、自主研发实力差、国外核心技术垄断严重、拿来主义愈演愈烈的发展局面。 

基于目前工业软件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困境,雷锋网与用友网络智能制造事业部副总经理叶秀林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尝试通过这次对话,探寻国内软件企业背后的发展故事以及困境之下企业的破局之道。

在此访谈中,针对“工业软件卡脖子,国外垄断”等问题,叶秀林为我们做了详尽的分析,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对于工业软件企业及从业者有不少可借鉴之处。

工业软件:适应时代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

简单来说,工业软件是软件化的工业技术,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一般分为信息管理、研发设计、生产控制和嵌入式软件四大类。ERP、MES、PLM 分别是信息管理、生产控制、研发设计三类工业软件中最具代表性的产品。 

据《2020-2021工业软件行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从我国细分软件市场规模来看,2018年信息管理类软件占比17%;生产控制类占比17%;研发设计类占比9%。 

在叶秀林看来,这样的比例完全在意料之中,相比于信息管理、生产控制类软件,研发设计类软件一直是我国最难啃的硬骨头。 

他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工业软件的发展历程:

1、在信息化、数字化概念还未诞生的电算化时代,国家倡导财务标准化,解决财务人员信息化成了当时企业的首要问题,工业软件研发是从财务管理类软件开始;

2、改革开放后,大量民营企业涌现,提高生产效率成为了企业首要目的,这时以ERP为主的管理类软件被提上日程; 

3、信息化时代,数据的价值逐渐显现,企业运营好否主要通过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相互协同来实现。基于此,包括MES在内的生产控制类软件成了企业运营数据最重要的监管平台;

4、如今,数字化、智能化已来,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加快,研发设计类诸如CAD、CAE、PLM软件成为刚需。 

目前,工业软件已成为企业数智化转型的重要抓手,各类软件之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诸如ERP、MES、PLM等系统有效结合在一起构成计划、控制、反馈、调整的完整闭环系统,通过接口进行计划、命令的传递和实时数据信息的接收,使生产计划、控制指令、实时数据信息在整个系统中透明、及时、顺畅的交互传递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益生产,迈向智能制造。 

聚焦到用友,叶秀林表示,用友最开始做的ERP管理类软件,然后是MES生产控制类软件,再到现在的PLM研发设计类软件。 

被问及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叶秀林谈到,“用友工业软件的研发方向是按照中国信息化的发展进程来做的。对于我国而言,工业软件研发与中国信息化是一个同步的发展过程。” 

面对国外垄断:找到核心点进行突破 

如今,工业软件这个小众技术作为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大脑已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工业软件虽重要,但从目前来看,我国在工业软件研发力度方面仍然非常薄弱。据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为1974亿元,只占全球市场规模的7%左右。 

对此,叶秀林解释道,“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关键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所致。尤其在研发设计类软件方面,大部分已被国外垄断。” 

据走向智能研究院的研究评估,在我国CAD市场,法国达索、德国西门子、美国 PTC 以及美国 Autodesk 公司市场占有率达 90%以上,CAE 仿真软件市场,美国 ANSYS、ALTAIR、 NASTRAN 等公司市场占有率达95%以上。 

其实,中国在工业软件尤其是研发设计类软件方面起步并不晚。叶秀林坦言,现在的情况和两方面的原因有关系,一方面,我国在技术、人才及产业生态等方面缺乏经验;另一方面目前工业软件盗版太多,盗版用起来既便宜又稳定,导致企业不想投入大量金钱。

叶秀林乐观地谈到,“前两年,中国工业软件的发展处于比较悲观的状态,但近两年来看到了希望,因为我国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软件服务商,市场份额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在工业软件方面,国家逐渐认识到了国外垄断的严峻性,六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提出,企业要自主创新能力,大力推动自主可控工业软件推广应用。 

自此,我国各企业也加大了工业软件的研发力度,但这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目前,我国管理类软件、生产控制类软件居多,技术含量高的研发设计类软件不足的现象仍然存在。不得不说,国产软件自主研发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需要攻克的最大难关。 

对于用友ERP、MES、PLM三大类软件市场应用情况,叶秀林介绍,从每年用友工业软件的签约额来看,从大到小分别是ERP、MES和PLM。

面对国外垄断困境,叶秀林回答道,从历史来看,用友是以ERP为主,未来会以用友BIP(用友商业创新平台)为主,融合MES、PLM等,并提高其比重,争取在制造企业的ERP、MES和PLM的研发比例达到1:1:1的水平。 

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各类工业软件的研发应达到一个均衡的状态。

“拿来”主义盛行:完全照搬照抄不可行 

“目前,工业软件‘卡脖子’远比芯片严重得多,”叶秀林如是说。 

卡脖子现象的加剧及国内企业认知的不足,导致“拿来”主义越来越严重。 

现阶段之所以推动工业技术软件化,并致力于解决软件“卡脖子”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工业软件市场长期被先进的海外产品占据。

从国内情况来看,很多工业制造企业认为国际工业软件产品已经非常成熟,直接采购远比自己研发更能在当下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下,我国工业软件对进口依赖严重,CAD、CAE等细分领域,国外软件公司市场份额占比超过90%。

大多数人认为,拿来主义不利于国产自主软件的发展,叶秀林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了诠释,他表示,“拿来”不是照搬照抄他人的东西,而是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经验,在这个基础上去发展,最终转变成自己的东西,包括用友PLM也学习了国外数据模型和先进的理念。

在叶秀林看来,企业要想实现国有软件自主化研发,以完全纯商业的模式去做一款产品来普世是很难的,因为中国缺乏硬核技术,一旦被国外卡住,就很难继续开展下去。

对于中国软件企业来说,叶秀林提出了两条可行道路:一是加大企业资金投入力度,增加自主创新能力;二是与达索、西门子这样的巨头企业合作,学习经验,壮大自身的实力。

面对拿来主义,用友在做些什么? 

叶秀林坦言,“用友将继续发力于用友BIP,除了做好MES(智能工厂),还致力于打造一个设计制造协同一体化的创新管理平台,它既是业务管理平台,也是工具提升平台。通过平台和软件工具的协同来为企业决策提供一个更好的工具,同时也能弥补核心技术方面的不足。

从某种意义上,用友做的是整体厨房的搭建工作。” 

写在最后

说到底,工业软件的发展要建立在工业基础之上。 

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拥有世界上门类最为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并且工业体量长期稳居全球第一。 

从工业互联网发展来看,工业互联网的兴起为工业软件提供了新的平台,预计2025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2万亿元,这为工业软件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也将成为工业软件的第二次历史机遇。 

无论从工业门类,工业体量还是创新技术方面,我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在核心技术方面与国外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访谈最后,叶秀林谈到,“我国工业基础如此雄厚,但工业软件研发力量却薄弱,这是每个企业都需要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问题。我们相信:工业软件的难关一定会被攻克,国产化的春满园一定会到来。”(雷锋网 雷锋网)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

原创文章,作者:506227337,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212964.html

(0)
上一篇 2021年12月19日
下一篇 2021年12月1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