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腾讯研究院(ID:cyberlawrc),作者:Kyth,头图来自:pexels
2022 年 1 月 11~14 日,腾讯研究院、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联合主办的“腾讯科技向善创新周”召开。小宇宙播客 App 的 CEO Kyth 在大会上发表了主题演讲。
他回答了一个很多人都意识到但却没有答案的问题:互联网为什么让我们越来越不开心了?
以下为 Kyth 的演讲全文:
很高兴能参加腾讯科技向善创新周,我是小宇宙播客 App 的 CEO Kyth,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互联网为什么让我们越来越不开心。
“上网”本身,变得焦虑了
我不知道这个题目是否反映了大家最近一种普遍的心情状态。对于我们来说,现在每天使用的互联网,可能已经不再是一个会让我们感到一直愉悦的东西了。
先介绍一下我自己。相比观看演讲的大多数朋友,我觉得我的网龄应该都比大家长一点。
我大概是在 2000 年左右开始上网的。刚开始上网的时候,会经常浏览各式各样的兴趣论坛,在那段时间里面,我大多数的同学都很喜欢玩电脑游戏,包括即时战略、第一人称射击这样的游戏。但是我从来没有玩过这些游戏,因为当时我觉得上网实在太好玩了,我能在网上看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和各种小众爱好的朋友们去交流,就已经非常开心。那个时候上网是很快乐的。
但是,可能现在对我们来说,上网已不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了。我们上网的时间比以前要长很多很多,但现在当我们每天放下手机的时候,大家心里会是满足、平静和愉悦的吗?
可能当我们每天把一个个 App 关掉的时候,我们都不一定是开心的,反而是有一些新的焦虑出现。
我们每天打开手机看新闻时,在看见大家讨论一件新的事情时,总会怕自己跟不上节奏。当我们看到一些耸动的标题时,我们会感觉这又是在贩卖焦虑。我们的情绪被我们在互联网上看到的内容牵动着。我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十几年来,我觉得社会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与此同时,互联网本身的变化,也在塑造着我们观看这个世界的角度。接下来我会从产品设计的角度,来讲几个我自己的观察。
我们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
首先我想向大家分享的是“时间线”,这大概是在 2005 年的时候,Facebook 发明的一个东西。其实早在 2004 年的时候,在 Facebook上你要看一个用户的状态,就必须点到他的个人主页。但 Facebook 觉得,这样去反复地检查太累了,所以它就发明了一个产品,叫 NewsFeed,也就是现在大家认为的“时间线”。
NewsFeed 刚上线的时候还引起了很多的争论,Facebook 用户觉得,这个好像太不照顾隐私了,但是事实上它后来非常成功。
它使得我们可以在一个时间线里面,看到关注的人所有的动态。这个东西后来被 Twitter 用到、被微博用到,最后成为了我们在过去 15 年里面社交网络的标配形式。它一方面是一个非常高效的信息组织的方式:当你关注一个人或更多人之后,你可以在一个时间线里,去把这些信息一次性地看清楚,而不用反复访问不同人的个人主页。
但是另外一方面,当你每次使用时间线功能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不再能沉下心来去仔细地浏览其中的每一个链接、每一篇文章(如果其中的一个状态还包含了一个文章链接的话,你在看那篇文章的时候,心里其实还会担心错过外面的东西,所以你在那篇文章里面停留的时间,其实会越来越少),我们会变得越来越无法沉浸下来,这就是时间线这个产品形态所带来的一些新问题。
第二个我想讲的是评论区。现在几乎没有一个内容平台是没有评论区的。大家都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有内容创作的能力,但是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有看评论、发评论、给评论点赞的能力。如今我们在评价互联网产品的时候,我们会提到它的社区氛围和人气,基本上也都是看评论区到底怎么样、评论区有多少人,评论区热不热,评论区是不是有梗,评论区是不是会玩梗。
一方面,评论区是营造和承载社区氛围的场所,另一方面,它也是用户成本最低的一个情绪发泄的渠道。
无论什么样的用户,在来到评论区之后,其实都是可以对博主评头论足和发表评论的。大多数内容平台在设置评论功能的时候,对用户几乎是没有设置任何门槛的。这件事情就会使得评论区成为目前整个移动互联网中社会问题集中爆发的地方。无论是 Twitter 还是微博,其实我们每天都在面临这样的问题。
接下来我想讲一讲弹幕这个功能。
其实弹幕功能应该算是过去 10 年里面,最成功的产品创新之一,相信看到这个视频的各位有很多和我一样,都是弹幕产品的日活用户,现在我在看一些电影时,都会优先去选择看有弹幕的版本,当有了和弹幕一起看电影的体验之后,可能我们都很难再回到没有弹幕去看电影的时代了。
对于用户来说,弹幕能够让人异步地得到一个事情的共鸣,营造出“天涯共此时”的感觉。但是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弹幕在带来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比如,在一个视频里,弹幕让情绪走得比内容更加靠前;当我们看一个视频的时候,在头几秒钟,弹幕就已经铺天盖地地飘过来了,这些弹幕好像在告诉你,你应该对这个视频产生什么样的情绪。
在另外一方面,在弹幕情绪比较整齐划一的时候,对这个视频产生不一样感受的人,其实反而不太会发言了,这有点像是“沉默的螺旋”效应。但这并不是说弹幕这个功能是不好的,或者说我们要放弃它,而是说当一个功能有越来越多人使用之后,我们可能会需要去重新审视我们该怎么去跟这个功能相处,去调整我们与它之间的关系。
接下来我们讲讲点赞,其实点赞对大家来说,应该是再熟悉不过的功能了,对 Facebook 公司比较熟悉的朋友可能会知道,今年他们把 logo 换成 Meta 之前大概有十几年的时间里面,Facebook 的总部门口,都挂着一个巨大的点赞符号。
这个功能使得用户在评价一个内容的时候,所花费的成本被降到了最低,这也使得 Facebook 拥有了最多的互动量,这个功能也被应用在之后所有的社交网络产品中。
点赞是成本最低的一种互动方式,但是它同时也让我们所有的内容价值渐渐地开始被数据所主宰。当我们在评价一个内容好坏的时候,点赞数成为了一个所有人都无法忽略的指标。我们可能不再在意,那些点赞的人的评价体系是不是一样的,他们每个人是不是拥有同样的鉴赏能力。
另外还有一些像粉丝数、Follow 这样的功能,其实对我们来说就更加熟悉了,它们都在不断地塑造着我们对互联网上的人和内容的看法。
最后讲一讲沉浸短视频。其实这个对我们大家来说,也是一个非常熟悉,每天都在使用的产品。
在过去几年里面,沉浸式短视频,它一面成为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能够找到的最强刺激的娱乐方式。但是另外一方面,它也使得我们在内容消费的时候,我们的快乐阈值被不断地提高,我们的耐心被不断地降低,最终我们对于这样一种产品形态可能会越来越沉迷。
这个从长远来看,对我们大家的身心健康都是足够好的吗?我们知道现在短视频产品,也在不断地在推出一些防沉迷的功能,但是这一功能总的来说还是和沉浸式短视频的运营目标是相悖的。
人需要的不只是高效率
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逐步地从高效率,开始过渡到让我们感受到高消耗的一个时期。如果大家还记得的话,移动互联网时代差不多是从乔布斯发布 iPhone 开始的,到现在大概有十一二年的时间了。这期间互联网行业经历了一个巨大的发展,它所获得的用户量比桌面互联网时代所获得的用户量还要多得多。
现在全球大概有三分之二的人都是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在过去十年里,移动互联网从工具到内容再到生活,已经逐步渗透进了每个人的生活。
移动互联网提供给我们新闻、提供给我们视频,提供给我们看剧、看电影的机会,接下来我们买菜、出行和生活的每一部分,都开始渗透进移动互联网里面。在我们每天 24 小时的生活当中,有越来越多的部分是被移动互联网所渗透或者说掌控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会发现,移动互联网一开始是高效的代名词,但是当它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时候,它却开始逐步消耗我们的情绪和精力。
这当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一开始移动互联网的工具性会让大部分人迁移进来,工具性能够产生规模效应,而更多的人参与到移动互联网里面,便会产生网络效应。
另外一个层面,我们现在所处的互联网环境还不能算一个特别健康的状态,很多规模极大的国内互联网公司,仍然处在一个不赚钱的状态,甚至有些在中国市值前 20 甚至前 10 的大公司,目前仍然是亏损状态。
这是因为在过去 10 年里,让平台得以野蛮生长的红利增长时期,已经快走到尽头了,很少有新的用户还可以被引入进来,这个时候,竞争的激烈使得这些互联网公司仍然需要付出巨大的新客获得成本。竞争仍然在继续,但是网民已经把互联网认知为一种免费的基础服务了。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会发现移动互联网开始重塑我们一些旧有的生活习惯,比如说内容渠道的变革。
在过去的 10 年面,电视和纸媒已经被逐步地取代了。目前,我们基本上全面地拥抱了移动支付,我们现在看不到纸币了。
全体网民的新习惯,开始逐步地成为我们新的生活方式。互联网开始成为我们的精神居所,成为我们与世界连接的媒介。我们看到的绝大部分的信息和内容都是从互联网里来的。
在这个时候,我们发现互联网成了一个高心理消耗的互联网。一方面互联网是一面镜子,它让信息与信息的流动都变得更加透明了,但是,它也放大了贫富差距,它反映了真实的世界,同时它也反映了对于每个人来说的可能世界,一个随时随地都能看到别人的生活状态的世界,这一切变化会使得我们越来越不容易满足现在的生活状态。
另外一方面,移动互联网其实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快的一次人口膨胀时期,这次人口膨胀的结果是,我们所有人都在这里生存。
但人类的舒适区其实是群落化存在的。而在移动互联网接入了 60 亿人之后,我们要面对一个广场式的互联网,但是大多数人其实还没有准备好和那么多价值观不一样、语言不一样,对世界底层认识不同的人一起生活。
对于我们互联网人来说,接下来可以去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在高消耗的互联网时代里面,我们的产品如何可以让世界和人都更美好。
网络世界的变与不变
这里我想提的一个角度是,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哪些事情是不变的。首先我觉得这个点可能不一定有很多人想到过:其实我们几乎所有 75 年之后出生的人,大概都会做一辈子网民,我们不会到 50 岁或者到 60 岁之后就不上网了。
人人都会是网民,因为所有的信息都已经放在网上了,所以互联网接下来会不断地呼唤为中年人和老年人生存和生活设计各种各样的互联网设施。
其次,接下来的一个时代里面,我们所有人都会上网。这个“所有人”就是在地球上出生的所有人,我们迟早都会连到互联网内,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我们温饱的问题解决了之后,每一个人都会更加在乎自己。因为没有一个人会想要在互联网上做二等公民,我们会更加强调对自我的认同,对自己所属的群体的认同。
第三个,我觉得不会变的东西是,人会追求效率,但是人也会追求更加深层的情感寄托。互联网现在的内容是极大丰富的,但是在这个丰饶而瞬时的互联网,真正的关怀和爱是稀缺的,能够分到每个人身上的注意力会越来越短暂,在这个时候一些深层的情感寄托就会越来越有价值。
第四个,我觉得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面,世界的多元和碰撞都会越来越明显,包括说过去几年东方和西方在一些理念、价值观的碰撞,让大家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不同,由于信息的流通,我们的这些碰撞会越来越直接。那么互联网可能会需要呼唤更多理解和沟通的渠道。
如何让上网更像“回家”?
在这里我想向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想法。在过去十年里,在中国发展起来的一些大的互联网公司,其实它们的产品或多或少都可以被理解为是商业地产,什么是商业地产呢?
比如说我们周末去一个购物中心,购物中心里面有餐厅、有电影院、有书店,有卖衣服的地方,那这些购物中心是因为有这些设施我们才会到里面去。
对我们来说,无论是内容平台还是电商平台,或是生活服务平台,对我们来说这些产品里都是因为有相应的内容,有相应的服务和货品,我们才会打开这些 App。
那城市里面除了商业地产,还有住宅地产。所有的居民楼、公寓和小区,这些就是住宅地产。但是我们为什么会去这些地方呢?是因为我们住在里面,我们的家就在里面。它不需要有任何吸引我们的外部的东西,因为那是我们自己的家。
我觉得在下一个十年里面,会有越来越多的产品沿着这个方向进一步创新。未来可能会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产品是像住宅地产,而不是像商业地产。
这些互联网产品会让我们感受到更多家的属性,我们每天打开它不是因为里面有什么外部的刺激吸引,而是因为会感受到这里面的空间是我们自己的,是我们能够住在里面的家。这样一种东西,我觉得未来会比较有希望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下面我向大家分享一些我看到的一些新的尝试,是我自己在日常工作当中接触到的一些印象比较深刻的例子。不是说它们解决了多大的问题,只是说它们的模式有一些不同之处。
首先介绍一下小宇宙,这是我负责的产品。小宇宙是一个播客客户端,播客是什么呢?播客比较像是网络电台,它是一种可以被订阅、定期更新、有固定主持人的长音频节目。很多朋友也许会觉得,和图文、视频相比,播客获取信息的效率是比较低的。
但是在听觉场景里,比如说通勤场景,播客可以做到更多的陪伴,并与用户建立更深的情感连接。我们大概从 2019 年底开始做小宇宙,2020 年 3 月产品上线,到现在快两年了。
对于播客来说,信息密度低是一个特点,但是它可以同时做到让情感和真诚的密度更高。之前和一些朋友交流的时候,他们会觉得明星在做客播客的时候,是更容易走心的,因为在录播客的时候没有摄像头对着人,嘉宾会更自然地放下心防。
前两个月的一期《三联生活周刊》的封面,“播客再度流行”标题的边上,有一行小字:“加速世界的解药”。这个世界并不一定是我们所谓的“加速世界”,但这和我今天所分享的主题是有一些暗合的。
播客能够提供更多倾听的价值、对话的价值,包括长期陪伴的价值和信任的价值,它提供了一种让我们能够慢下来,也能够给我们带来温暖的内容。小宇宙用户对每一个播客的信任是通过时长累积的,目前在小宇宙里有 300 档以上的节目,它们的总收听时长超过 1 万小时,单集最多收听时长已经超过 200 年了。对于听众来说,播客更像是一个活在耳朵里面却未曾谋面的家人一样。
接下来我想向大家分享一类叫做 NewsLetter(邮件通讯)的产品。从去年到今年,邮件通讯在美国和中国的互联网都有一定的回潮。
其实 NewsLetter 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大概从 80 年代开始,NewsLetter 就已经存在。但是从 2020 年开始,从美国一个叫做 SubStack 的服务开始,Newsletter 逐渐成为一个全新崛起的内容创作平台。Substack 使得 Newsletter 这种服务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很多在 Substack 上开设邮件通讯服务的人是记者、分析员和各行各业领域的专家。Newsletter 本质上就是当你订阅了一个人的邮件通讯之后,每当他新写一个文章,就会发送到所有订阅者的邮件列表里面。这是一种更加平等,关系更加确定,同时也是一种周期更长的对话方式。
当我们订阅一份 Newsletter 的时候,每一个内容都是没有点赞数和排名的。用户不知道订阅的 Newsletter 博主有多少粉丝,但对于用户来说,每一个内容都可以和作者发起直接对话。写信的感觉也可以带来一些亲切和温馨的味道。
我再分享一个合作计划:这是一档叫做《迟早更新》的播客,和小宇宙一起进行的“迟早公开”计划,我们把它设定为在 1000 个人买单之后,将会解锁为全网都可以收听的状态。
也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付费节目,但是在 1000 个人买单之后,它就会变成一个免费节目,这个活动其实是有一点实验性质的。《迟早更新》的主播,任宁和枪枪想和我们一起看一下,是不是会有足够的人来进行这样看似是“利他”的行为。
最后的结果是,我们在 36 小时里把这期节目卖出了 1000 份,因为我们当时是打算卖出 1000 份后,后面的节目就解锁了。过程中我们感受到有足够多的人,以比想象中更快的速度来解锁一个好内容,然后我们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与自己志同道合的同伴。
下面我想介绍的东西叫做 Letter,它的网址是 letter.wiki。它是一个大概去年上线的英文网上论辩平台,里面所有的观点和谈话都是书信式的,内容包括政治、科学、经济、文化等。
Letter 里有一些大牌作者,包括《人类简史》的作者、畅销书作家赫拉利,还有美国最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乔姆斯基等等。这里对话的特点是,它们都是以类似于中国民国时代那种书信来往的形式一样,两个人来来回回地讨论同一个问题。
和现在的很多东西相比,这个产品的特点不是马上回复,而是深思熟虑后的回复,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不是简短的评论,而是仔细组织语言之后,心平气和地往来评论。这个产品能够让我们感受到的是,不一定真的要去说服陌生人,因为说服别人很有可能是失败的。但是公共对话是有价值的,把这种友好的、友善的、心平气和的对话内容给公布出来,就会让人感受到文明的力量。
有一个游戏可能大家都还记得,大概是在 2 年之前比较火的一个叫做《旅行青蛙》的休闲游戏,这个游戏我印象比较深的是,在关掉游戏的、放下手机的时候,游戏里的世界仍然在发生,当你在里面养了青蛙之后,青蛙有时候在家里,但是大部分时候青蛙是会背着行囊出去旅行的。我觉得这个游戏设定非常有意思。
这个游戏创造了一个没有什么焦虑和太强刺激的世界。有时候你打开旅行青蛙这款游戏,会发现青蛙儿子回来了,但更多时候,它会在外面旅行,每当回来的时候会带一些外面景点的照片。所以这个产品让很多人产生了一种做妈妈的感觉,他们把这个青蛙认为是儿子一样。
这个产品给我的启示是,其实我们可以有一个不用一直打开手机,不用一直看屏幕,仍然会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牵挂和好感的世界。
这个游戏想必大家就更熟悉了,就是任天堂的《动物森友会》,很多人在《动物森友会》上线两年之后,仍然还在乐此不疲地玩这个游戏。我觉得这个游戏和其它同类游戏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游戏目的是生活本身。一开始,游戏会给你一个岛,你在岛上会有 10 个动物朋友,这些朋友也会有来有去,你可以建造自己的家,也可以不建造自己的家,但这个世界是你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面,你和这些动物朋友的友谊会不断加深,游戏会让你真正感觉到这个岛是自己的家,这个家可能比你在现实生活的家还要真实,还要让你眷恋。所以我觉得这个可能是未来下一代互联网产品会更加接近的一个方向,就是让人找到家的感觉。
那么,我认为这种往“家的感觉”走的互联网产品,或多或少是对高心理消耗互联网产品的一种抵抗。打个比方的话,就是高心理消耗的互联网,其实是耗电的,而“家”应该是让你充电的。当然远离互联网可能更不容易耗电,但是在让你充电这一方面,互联网应该还可以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互联网应该能让世界更美好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未来 N 年,互联网产品、设计和平台等方面肯定会继续发展下去,我们可能需要去更多地关注互联网如何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下一个时代的互联网应该是一个更温暖、更平等的互联网,它同时也应该是一个更能解决现实世界中问题的互联网。
它也应该是一个更加关注具体的个人和其幸福的互联网,而不是流量的互联网。最后,它应该产生更多的社会价值。
我们互联网从业者无论是作为内容生产者还是内容消费者,都可以更多往这个方向去思考。可能互联网行业还有很多应该被做出的产品和内容还没有被做出来,作为一个互联网行业的从业者,我在这里和大家共勉,希望我们都能够创造更多有意思、好玩、有价值、能让更多人感受到家的感觉的产品。
以上就是我今天分享的内容。很多想法都不一定对,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谢谢大家。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腾讯研究院(ID:cyberlawrc),作者:Kyth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232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