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下称《规划》)。《规划》结合各行业的特点与差异,对传统产业如何推进智能制造进行了部署。这是我国不久前出台《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实施方案》之后关于智能制造发展的又一重磅文件,对于我国抓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机遇,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补齐产业短板,健全智能制造体系,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意义重大。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根基,已成为国际制造业竞争的一个主战场。当前,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制造业加速融合,传统制造业正在推进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变革,智能制造已成为各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智能制造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环节,已成为制造业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发展智能制造业,是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重塑制造业竞争新优势的迫切需要,对于夯实实体经济根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具有重要作用。
近十年来,通过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行业企业示范应用、央地联合统筹推进,我国智能制造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随着劳动力及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的上升,我国制造业竞争优势有所削弱,制造业供给与市场需求适配性不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面临挑战,资源环境要素约束趋紧。同时,现行的一些标准体系、创新政策、金融财税政策、法律法规等,已不能适应智能制造业生态系统发展的需要。
《规划》是我国智能制造的顶层设计,其政策意义在于,它是对国家“十四五”规划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具体化,将引导各领域、各地区在中央的带动下,根据自身情况制定更为详细和差异化的政策,进而形成较完善的智能制造发展促进制度体系。为了将《规划》更好更快地落到实处,需要重点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要培育智能制造生态体系。积极构建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与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加强海内外企业交流,助力国内企业强化产业链,逐步形成以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为核心、各领域领先企业联合推进、一大批定位于细分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深度参与的智能制造发展生态体系。
二要推动基础学科的研究和基础技术的开发。坚决夯实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的基础,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建立重基础、强研发、广应用的产学研一体化团队,打造和提升智能制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三要建设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积极推进以产业链为纽带、资源要素集聚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建设,完善产业链协作配套体系。大力推进制造业发展水平较好的地区率先实现优势产业智能转型,积极促进制造业欠发达地区结合实际,加快制造业自动化、数字化改造,逐步向智能化发展。
四要加强区域智能制造资源协同。加快区域间创新资源、设计能力、生产能力和服务能力的集成和对接,推进制造过程各环节和全价值链的并行组织和协同优化,实现区域优势资源互补和资源优化配置。
五要切实解决制造业企业转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统筹利用好政策工具,支持智能制造,包括使用金融工具,借助信贷、补贴等渠道,为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资源支持。利用社会福利工具,帮助制造业企业留住人才。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研究员)
原创文章,作者:kepupublis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237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