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高可用架构,是近年来构建大中型网站很时髦的词,是大数据,大并发,高负载后出现的产品。但是根据实际情况真正能做到,可伸缩,可扩展,可维护,确是不容易的事。
高可用架构的话题扩展开来,可以写一本书,21CTO平台也会持续登载相关文章,这些文章会汇聚和总结为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从Livedoor,再从赶集网,从一两台机器到十几台。再到后来的YY平台,后来的今日头条的特卖架构,再到云架构,随着技术的演进,有些异同,但也有共通之处。根据产品特性,成本,团队技术等的综合体现,并没有固定的标准。
什么是高可用
高可用(High Availability)实际上是构建分布式系统的一个标准,特别是互联网的分布式系统架构要达到高性能,高扩展,以及高可用可伸缩等特征,高可用是分布式系统架构中首重考虑的因素。
高可用指通过系统架构来减少和避免系统不能提供可用服务的时间。马上快过年了,我们都要用12306网站来订票,这个最牛网站还是每天晚上10点到第二天7点关机不营业,这属于另一种不提供服务,另当别论。
假设系统一直能够提供服务,我们说系统的可用性是100%。如果系统每运行100个时间单位,会有1小时间单位无法提供服务,我们说系统的可用性是99%。很多公司的高可用目标是4个9,也就是99.99%,这就意味着,系统的年停机时间为8.8个小时。
使用公式 x = (n – y) * 100/n 来计算可用性百分比。
- x代表百分比[/][]n代表给定历月(30 天)中的总分钟数[/][]y代表系统或服务不可用时的总分钟数
可以在下表(该表使可用性百分比与日历时间等价值相关联)中看到,很难实现五个九的可用性。
请见下表:
网站或后端系统可用性标准
关于可用性服务标准,在一些正规的数据中心IDC或提供CDN的公司,它们IT 服务级别协议 (SLA)能够达到4个9标准的。
当然,可用性是有一个平衡点,达到4个9就是不错的公司,还有一些关键特性,比如容错,容灾,备份和恢复等。
举个栗子,一些网站在人们心目中是一直不宕机的。比如百度,它在若干年的页面只有十几K。不管是不是互联网公司,人们会通过ping baidu.com来检测网络的连通性。它的高可用服务,达到了常说的『简单,可依赖』,『如果百度都打不开,应该网络断了』,人们会常这样确定。
另外还有163.com等都成为业内公认高可用保障非常出色的系统,这是对这些技术团队的至高荣誉。
如何保障系统高可用
我们都知道,单点故障是系统高可用的大敌,即一台机器出现问题,导至整个系统的不可用。因此在架构设计上应该尽量避免单点。在理论方法上,保证高可用的方法就是『负载均衡』,即『分布式』『集群化』式设计。假如说只有一台服务器,如果它挂掉了,整体服务都受到了影响。
现实中,一台机器来支撑应用的场景也有,需要我们做到可用性也可以达成,但思想也有多台机器思维,以及异常的处理,后面我会持续大家谈讨。
很显而易见的是,当有了多台服务器后,流量负载会分摊到这些机器上,即使有一台挂了还有其它机器能够顶得上。
保证系统高可用,架构设计的核心准则就是:系统冗余。加了冗余后,还不够,当每次出现故障后,如果需要人工来介入以恢复服务,这样也会增加系统的不可服务实践。
所以,我们是通过『故障自动转移』来实现系统的高可用。接下来,我们一起看典型的互联网架构中,如果通过冗余+自动故障转移来保证系统的高可用特性。
图1 互联网基础架构概览
我们常见的互联网分布式基本架构就是上面的图示。
这些分层简介如下:
1、 客户端层:也称前端,调用方为浏览器或手机APP
2、 CDN为内容分发网络,相当于内容的分布式缓存
3、 站点应用层:实现核心应用逻辑,返回HTML/JavaScript或JSON数据
4、 服务层:如果架构已经实现了SOA,RPC或Web Service
5、 数据-缓存层:缓存加速访问存储,包括NoSQL等相关
6、 数据库层:数据持久化
整个系统的高可用,是通过第一层的均衡+冗余与自动故障转移来综合实现的。
小结
本文向大家介绍了分布式系统,关于高可用架构的梗概与简要说明。
我们的文章会每章分为几次登载,本文的后半部分为高可用系统分层实践,敬请期待~
作者:杜江。21CTO(21cto.com)社区创始人。多年架构与管理经验。 著有《PHP5与MySQL5 Web开发技术详解》、《PHP5完全攻略》、《PHP与MySQL高性能应用开发》(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各大电商平台和书店有售)。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255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