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本行弘(Yukihiro Matsumoto),1965年4月14日出生于日本鸟取县。1984年,就读于筑波大学第三学科信息学系。1990年大学毕业。后在岛根大学攻读博士课程,修满学分后退学,未获学位。
现任株式会社Network应用通信研究所研究员、乐天株式会社乐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Ruby association 理事长、Heroku首席构架师。
经历篇
高中时代:用自己设计的语言编程
第一次接触电脑,是小学6年级。父亲给他买了一个口袋型电脑L-Kit16。到了初中3年级,父亲又给他买了Sharp PC-1210。第一次知道“编程”这个概念的松本便对编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上了高中之后,松本就迷上计算机了。特别是对编程语言非常感兴趣。可他当时对汇编语言、Basic都不喜欢,于是就开始自己发明语言,然后用这种语言来编程,写在笔记本上。这也为后来Ruby的创作奠定了了基础。
大学时代:不是去图书馆就是去研究室
大学松本考上了信息科学学院。在那里他接触了许多在书中看到但从未使用过的软件和语言。
当时是计算机的黎明期。父亲是反对松本考信息科学学院的。“什么计算机,什么编程,当个兴趣就得了。”兴趣面前,出路已不再是松本所考虑的。既然选择了编程,便也义无反顾。
1990年毕业之后,松本进了一家软件公司。他的主要工作是公司内部OA软件的开发。因为喜欢这个工作,所以常常加班到很晚才回家。当时松本的梦想就是一辈子做一个程序员。即使将来当爷爷了,也要继续工作。
过了几年,泡沫经济崩溃的后续影响开始显现出来。公司的业务一下子少了许多。时间非常充裕,于是松本就想自己干一点事情,他决定开始开发Ruby。这期间同事也给了他很大的帮助。
1995年,松本将Ruby公开。大家的反响极其热烈。
理念篇
还是当怪才比较好
很多人都比较奇怪,松本的数学怎么会那么差。高中时代的松本甚至考过全班最低分。“擅长计算机的人数学就一定好,这只是人们的臆想而已。”松本在书中说道。
每个人的能力都有上限,综合型人才往往是全面发展,而那些怪才往往专注于磨练他的专长。这样的人走上社会之后,更容易成功。
所谓软件,其目的就是让计算机为人类工作。正因为人类的大脑有一定的能力限度,所以需要让计算机承担大部分的工作,让人脑空出来去解决更难的问题。因此松本开发了ruby这样的面向对象的脚本语言。
编程是一种兴趣
在日本,棒球爱好者可谓多如牛毛,可是真正成为专业棒球手的却是屈指可数。大多数人都是因为兴趣才接触棒球的。
同样,有许多人爱好编程,于是世界上诞生了许多开源软件。同时,解决程序bug的过程,和解谜的过程一样,都是充满惊喜的。
不过和专业的体育选手不同的是,很多专业程序员并不是因为喜爱编程才干上这一行的。在松本看来,这一点,着实是比较悲哀的事。
编程是一种交流
在大家的印象里,编程其实就是坐在计算机前敲打键盘。不过这个工作其实非常人性化。
松本认为,至今依然没有出现能够自我编程的计算机,这也说明了编程是一种人类活动,甚至可以说,只有“人”才能编程。
此外,程序编写出来是供给人类使用的。理解人的追求、人的感受,对于编程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当一个团队联合进行编程工作时,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
编程是一种创造
多年来,松本对编程的热爱从未有丝毫减少。他自述道,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编程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 只要有一台计算机,就能从无到有,构建出一个新的世界。
编程的世界中,没有重力、因果等现实世界中的制约因素。如此自由的创造性活动,除编程外,别无他选。能通过编程,创造出一个我想象中的世界。这是编程最大的魅力。
松本认为,和许多活动相比,编程不需要体力。“如果你不去那些彻夜加班的公司,那基本上年龄和体力都不是问题。 ”编程更需要的是知识、经验、判断力等,这些都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退化。
换句话说,编程是可以干一辈子的。这一点,和那些专业体育选手略有不同。
日本有一个说法:“35岁是程序员的退休年龄。”我的身边的确有许多30岁左右就渐渐远离编程的朋友。与其说是因为他们能力低下,不如说是社会因素使然。
在日本的IT界,优秀程序员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可,再加上论资排辈的传统以及职业价值的不平衡,35岁成为一个分水岭。
实际上,国外许多著名的编程人员即使到了暮年也依然活跃在第一线。松本的大学导师,退休之后依然高产,因为退休使他没有杂事的干扰,能够专心致志地干他想干的工作。干一辈子编程,也是松本自己的梦想。
编程本来就是一件有趣的事。“因为觉得有趣,所以进步很快,能编出优秀的语言来。如果你觉得编程只是一种谋生手段的话,那还是趁早辞职吧。快乐编程能使你的人生硕果累累,我相信。“松本如是说。
来源:图灵社区(ituring.com.cn)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256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