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年薪近3亿微信之父他是如何做到的

/uploads/fox/29172227_0.jpg
张小龙生于湖南邵东魏家桥镇,
家庭主要特点:穷。
不仅自己穷,亲戚也都很穷,可以说穷以类聚。爷爷做过铜匠,总的来说,标准的劳动阶级出身。
家有兄弟两人,
一个小龙,一个小虎。
小虎好动,与邻里打成一片,
小龙好静,喜好读书。

  • “文静的像个妹子。”张小龙的表哥如是说。穷文富武,做个读书郎是个不错的选择。

 
87年至94年,
华中科技大学本硕连读。
 
本科就读电信系,
不喜欢上课,昼伏夜出,
经常以拖鞋示人,
晚上常与舍友守着酒精炉煮面,边打双升。
 
硕士微波系,
后在导师支持下开始做计算机软件开发,
每天睡到自然中午醒,
然后骑单车去实验室,
一台386一坐就是晚上12点,
c,c++,OOP,数据结构,算法...样样精通,

  • 宇宙长想起大学同学荣儿,同样也是撸的一手好C,经常我们在观摩爱情动作片的时候,他在一旁噼里啪啦的忘我写代码,优雅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感觉就像一个大仙超然立于尘世,物我两忘,双耳不闻世间事,一切皆静,只有那键盘和硬盘努力在歌唱~~~当然,偶尔荣儿也会搬个小马扎,跟我们一起研究影视作品,也只有那个时候,我们才觉得,哦,学霸也是人呀~~~后来毕业的时候,这位大哥去面试,把面试官给惊到,妈蛋,比我都牛,咋招呀,现在这位在一家金融公司做技术主管,隔一段时间朋友圈就晒个证书玩,气人

接着说小龙哥,
时常弄个小发明创造,
随手设计个电路自个焊着玩,
日常娱乐主要限于跟小基友们玩围棋,桌球,网球,保龄球,喝喝啤酒,吹吹牛,
至于女朋友,
切,男女比例100比3,好伐
华中科技大学属性设置是一所男子学校~~~

  • 幸好还可以去录像厅,正所谓谈笑间,强橹灰飞烟灭

/uploads/fox/29172227_1.jpg
 
初入职场
 
毕业后分配到电信机关工作,
那个年代这可是令人羡慕的铁饭碗呀,
可小龙哥站在电信那栋楼就开始觉得不爽,

  • 他掐指一算:吾名小龙,大射手座,阳光少男,火象,宜居采光通风之所,此地阴凉破败,可谓龙遇浅滩,与发展不利,人生不利,找女朋友不利,直接拒了!

 
第一个作品: Foxmail
 
没多久小龙去了当时改革开放高地广州,
在这里前后在两家小电脑公司工作。
工作期间,闲着没事,撸了个免费软件叫:Foxmail。
这是他的成名之作,
直接奠定了小龙顶级程序员的江湖地位。

  • Foxmail是当时国内最先进的邮件系统,单挑微软的Outlook,很快就聚集了几百万用户,什么概念同期的QQ才10万用户。而且由于软件确实好用,以至于他不得不放了语言包,让粉丝翻译了十几种语言给国外的用户用。

/uploads/fox/29172227_2.jpg
 
约串周鸿祎
一时间,小龙声名在外,
彼时还在方正混的周鸿祎,
出于对小龙的满心崇拜,
经人引荐,奔赴广州拜见。
 
就此两人开始了相约撸串的基友生涯,
周鸿祎去广州出差时就会找他,
一起下馆子、淘影碟(不知道包括爱情动作片不,值得深思的问题呀)。
 
同样程序员出身的周鸿祎,
老周可是极具商业头脑,
他不厌其烦劝小龙「要在邮箱加上广告,要赚钱」。
每到这时候,张小龙都会陷入长时间的沉默,任由金丝猴香烟燃烧,许久才喃喃自语般回答「为什么非要这样?只要有用户,有情怀就好了。」
周鸿祎:....

  • 劝了几次,老周觉得这个人有些痴线,空有一身才华,却没商业头脑,真不上道,朽木不可雕也~~~以至于后来小龙哥做了微信,老周不可思议的说:就这人,咋能做出微信这样的产品~~~

吃瓜群众们可能不知道,维护一个软件是意见特别耗费时间和精力的事情,小龙后来甚至不惜辞去工作进行邮箱的日常维护,为此生活十分艰困。「穷」就一个字,贯穿了他独自研发Foxmai的成名之路。
 
和雷军通电话
 
这一天,
小龙收到一封邮件,
署名是金山软件CEO雷军,
表明有一些技术问题需要沟通。
 
强忍着内心的激动(那时小龙虽然出名但依然是屌丝,而雷军已是偶像人物),
接通雷军电话,
两人开始沟通技术问题。

  • 当然这都是雷军的套路,没哪个老总会闲着没事找bug玩,醉翁之意不在酒~~~

讨论完技术问题,雷军直奔主题。
雷军:有没有可能卖给金山吗?
小龙难抑激动:15万,怎么样?

  • 免费的Foxmail不知道如何赚钱,维护繁重,小龙已经抗不下去了,早点卖了,还能改善一下生活,出口就低价,是怕价太高吓跑雷军~~

雷军:那就这么定了,改天见面聊再定价格。

  • 雷军心说:Are you OK?这么低,毕竟几百万用户呢,一下这么低,整的我不好意思压价了,台词都白准备好啦~~

/uploads/fox/29172227_3.jpg
但最后还是没有成交。

  • 雷军后来给的解释是当时忙于联想注资的事,派下属去找张小龙洽谈收购事宜。双方见面,不善言辞的张小龙令对方颇为鄙夷:「就这些?金山的人一两个月就能做出来。」价值被否,谈判告吹,不了了之。让程序员去买另外一个程序员的作品,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雷军或许那会已经不想买了,就找个人打发了小龙。雷军后来还想1000万买网易,当时丁磊就呵呵了两下。宇宙长想,雷军那时功成名就,或许有些精英思想上身,自以为是,要不然怎么解释连连错失多个牛人(马云,马化腾等)

 
成了富翁
 
一年多后(2000年),
博大互联网络公司花1200万元收购了Foxmail,张小龙加盟博大。
“从灵魂到外表,我能数出它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典故。在我的心中,它是有灵魂的,因为它的每一段代码,都有我那一刻塑造它时的意识。我突然有了一种想反悔的冲动。”

  • 忍住了冲动,小龙哥收钱先买了一辆好车,放了个假,来了一趟西藏游,回来后接着上班。看到FoxMail1200万出售的消息,雷军有些后悔。当时有记者问他怎么看,他说“直到今天,还有程序员告诉我,一两个月就能做好一个FoxMail。我做过差不多十年软件,我非常清楚一两个月,只能做出一个e-mail软件的原型,要做到FoxMail的易用性和所有功能,绝没可能。”

 
之后几年,不断优化Foxmail,坐实邮箱界领航者的地位。
但博大不善经营,最终2005年把Foxmail专卖给腾讯,张小龙就这样被加盟腾讯。
 
张小龙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终极贵人和伯乐:马化腾。/uploads/fox/29172227_4.jpg
 

  • 马化腾可能在其他人的使用上有过失误,或者错过一些人,但在张小龙身上,小马哥一直耐心宽容,坚决支持,展现了一个眼光高远的领袖应该有的气质。

 
QQ邮箱
 
刚开始加入腾讯这个大家庭,
马化腾允许小龙和他的团队继续留在广州。
这个特区般的待遇一直保持到现在,也就是传说中的广研了。
小马哥只说了一句:
“将QQ邮箱打造成为中国的hotmail。”
然后背手飘然而去。

  • 那一刻,可能小龙心中一凛:好帅呀~

接下QQ邮箱这个烂摊子后,
张小龙团队陷入对hotmail的疯狂模仿中。
半年后,一款被称为“巨无霸”的邮箱面世。
果然很巨——无比笨重,速度超慢。
“连张小龙自己都不想用这款邮箱。”
 
一时间,团队处于迷茫、士气消沉的状态。
2006年,想清楚思路的张小龙在年会上向团队宣布“我们要做七星级的邮箱,最好的邮箱”时,台下的工程师都笑了。
 
QQ邮箱推到重构,
重写全部代码,
功能精简注重稳定,
一切重新出发,
2007年QQ邮箱新版本上线,
超大附件上线,
漂流瓶上线,

  • 漂流瓶让人叫绝,谁能想到邮箱可以这么玩,产品经理做到小龙哥这份上,可以算是开创历史了。
  • 2019年6月24日,漂流瓶正式关闭。

阅读空间上线,
........
终于QQ邮箱做到了全国用户量第一,

  • 那段时间,宇宙长用网易邮箱,后来改用QQ邮件是我唯一的常用邮件。

/uploads/fox/29172227_5.jpg
虽然QQ邮箱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盈利模式一直模糊不清,
在以营收论英雄的腾讯体系内,
偏距广州的张小龙团队一直游离在边缘。
 
张小龙每两周驱车去深圳开一次总裁办公会议,开完即回,几乎很少留宿过夜。
在腾讯内部,张小龙的名气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他是公司某次运动会网球赛的冠军,
二,他是全广州最大的KENT香烟消费者之一。
 
封神之作-微信
 
2010年10月19日,
Kik在国外横空出世,
在短短15天里吸引了100万名使用者。
 
注意到这款产品后,
张小龙非常激动,
深夜给马化腾写邮件,
建议由他的广州团队做一个类似Kik的产品。
马化腾立即回邮件:整!立马整!
 
同时注意到Kik的还有雷军,
他下令研发米聊:
“如果腾讯介入这个领域,那米聊成功的可能性就会被大大降低接入得越早,我们成功的难度越大。据内部消息,腾讯给了我们3个月的时间”,
2010年12月10日,米聊先于上线。/uploads/fox/29172227_6.jpg
在微信诞生两年后的一次公开演讲中,
马化腾揭晓了一个秘密:
“微信概念出来的时候,有三个团队都在做。”
最后胜出的是张小龙。

  • 宇宙长自己也是产品经理,根据经验揣测最大的原因是,深圳两个团队是手Q团队的,产品思路必然延续手Q,并需要考虑各方面利益,深怕会侵害到QQ和合作伙伴的利益,在束手束脚的情况下,做出的产品高度不会超过QQ,最大可能性事阉割版的手Q。既然已经有了手Q了,为啥还需要一个阉割版的,所以没有历史包袱的张小龙相对来说会大胆博出位。

看到回复里很多知友说微信也是阉割版QQ呀,这个说的不对,从基本通信功能看,都是社交软件,基本的社交功能是一样的,这是肯定的,但微信基于的是熟人社交,底层商业逻辑就跟QQ是极其不一样的,举个例子,比如一个朋友圈的回复,在QQ上都能看到,在微信上只能共同的好有才能看到,不知说明白么有。

QQ是马化腾人生的第一条事业曲线,游戏是在QQ这条曲线上长出的第二条事业曲线,其后马化腾试了搜索,电商都不得其法,失败了,搜索给了张朝阳,电商给了刘强东。除了腾讯强大的社交基因之外,团队来自原有团队,束缚于原有的经验,利益纠结,我认为也是失败之因。庆幸的是,张小龙作为异类身处广州,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创新优势就有机会体现,因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现在走向成功的障碍,这是人类的通病。
总之,马化腾选择押宝张小龙。
2011年1月21日,
也就是米聊上线一个月后,
微信上线。

刚开始的时候,有老大的支持,小龙哥信心满满,在下属面前夸下海口,信誓旦旦要做一个替代QQ的跨时代的产品,当时给微信准备了一个域名叫next。qq。com,由此可见小龙哥当时真是直接暴漏野心,这下可炸锅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压力直接反馈给了小马哥。 江湖有传言,当时小马哥把几位腾讯副总和张小龙叫道一起吃饭,名为吃饭,实际上是教小龙哥如何做人,整个过程极其压抑,几位腾讯副总各怀心事,小龙哥低头听老大训示。 之后第二天改成了http://weixin.qq.com。(本段参考自快刀三侠的文章)

 
除了内部,外部运营商通过腾讯内部向张小龙施压。
腾讯某副总裁致电张小龙:希望停止更新微信版本。
老大态度不明,
张小龙更是怀着随时都是最后一个版本的心情,
破釜沉舟地授意下属推出了带语音的微信,
虽然得罪了领导,但微信终于站稳了脚跟。/uploads/fox/29172227_7.jpg
很快小马哥下定决心,
全部资源倾向微信,
包括QQ的用户数据和资源,
并为此开除了一个QQ的副总祭旗,
小马哥挺小龙的手段,
相比另外一个大佬马云当年挺王坚的曲线优柔,
可谓是非常激烈。
 
到了2011年7月,
微信推出“查看附近的人”功能,
这一功能的推出彻底扭转了局面。
微信用户开始呈现几何数增长,
将米聊远远甩在后面。
 
2012年3月29日,
在微信上线433天,
马化腾宣布微信在线用户数突破1亿,
成为当时用户数破亿最快的APP。
 
米聊已无反击之势。
“米聊输给微信在情理之中,因为微信是QQ的马甲。”
在一次公开活动上,雷军略有怨气地说道。

  • 有些偏颇,实际上基于熟人关系的微信跟QQ有一些本质区别。不管怎么说,一个顶级的产品经理,加上QQ多年积累的社交沉淀,终于给腾讯孕育出了一张互联网移动时代的船票。微信孕育出来的微信支付更是在马云的电商帝国打开一个大洞!

张小龙所有做过的产品,都有一个特质,那就是坚持在极简和商业之间找到最大的平衡,并且略倾向于极简。
有些人可能要反驳我,说微信现在就是个超级APP,哪块极简了,我想说的是,如果换个产品经理,微信会做的更巨大,商业化会更浓,而且是你作为用户,一定会很讨厌的那种巨大。
现在的微信,很巨大,但小龙哥很小心很克制,很努力不去触碰用户的底线和感受,这样做最大的好处,避免透支微信的生命,延长了微信的存活周期。
 
举个例子,微信火了之后,腾讯高层和股东让他添加很多商业功能,张小龙态度十分强硬:“等我离开腾讯你再加吧。”
朋友圈的推荐广告是马化腾亲自跟小龙哥谈了很久,然后双方妥协出来的结果,小龙哥说:只放大客户,频率低,用户可以自主屏蔽,缺一不可。
试问,天底下能跟老板叫板的产品经理能有几人,霸道如斯~~~如斯~~~斯~~~

  • 时至今日,2019年,朋友圈广告已经完全放开,对品牌不再有限制,给钱就能上,但还好频率尚在可接受范围内,几乎不太有厌烦感~

 
跟小程序相关的小故事
 
一个叫DCloud的公司,邀请小龙哥访问自己的公司,并介绍了自己流应用产品,希望能跟微信合作(微信控股或者收购),小龙哥和团队的成员详细沟通了很多细节,后来,小程序就诞生了。(本段参考在DCloud官网文章,原文地址没记录,有兴趣可以去找找看)
怕吃瓜群众看不懂,翻译一下:小龙哥自己写了一个Dcloud公司的流应用,起名字叫小程序。

本文曾首发于我的公众号名人故事,阅读量接近十万加,然后某天突然就被微信删了,我当时思来想去觉得可能就是上面这段文字惹得祸~

或许小龙哥当时突然理解了当年金山的技术负责人评价Foxmail说的那句话:“就这些,我们一个两月就做出来”。
让一个程序员买另外一个程序员的软件,终归是妄想。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258131.html

(0)
上一篇 2022年5月20日
下一篇 2022年5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