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科普中国
作者:岳江锋
策划:宋雅娟
监制:光明网科普事业部
苏联历来重视火炮的发展和生产,斯大林曾说“炮兵是战争之神”,因此,苏联红军的炮兵在卫国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说到“喀秋莎”多管火箭炮,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能够迅速地将大量的炸药倾泻于目标地,同时这种火箭弹价格低廉、易于生产,但其准确度较低且装弹时间较长,总体上讲“瑕不掩瑜”,使其从二战活跃至今。
火箭炮:苏俄最擅长的简单粗暴式武器
虽然火箭是我国最早发明的,但提到大口径的火箭炮(也叫“火箭弹”),不得不承认早期的创造者和实践者都应归属俄国。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苏俄在历史上就是大陆型国家思维居主导地位,在军事力量上则呈现陆强海弱,一直推崇“大陆军主义”以及“大炮兵主义”,对炮兵建设十分重视并不遗余力。苏俄科技实力不足,却擅长独辟蹊径搞“简单粗暴”的武器,火箭炮正是此类武器。
苏联火箭武器的研制里程可以追溯到沙俄时代。一战爆发后,苦于飞机装备的武器威力不足,俄国人便想在飞机上安装大威力的航空武器。大口径机枪和机炮的重量和后坐力太大,难以在简陋的战斗机上安装。聪明的俄国工程师想到了航空火箭。但由于不信任自己的技术,俄国高层未能允许工厂开发航空火箭弹。
“十月革命”成功后,为了对抗白匪军袭扰,苏俄的火箭专家便设计出了可以用卡车运载并发射的火箭弹。1928年的一次实验中火箭弹的稳定飞行距离高达400米。经过多次改进后,射程已达1800米。在1939年的诺门坎战役中,苏联飞行员用空射火箭弹狠狠地教训了嚣张的日军。
但此时的火箭弹射击散布相当大,火箭设计师最终设计出了一字型的火箭发射架。它由八根钢轨组成,每根钢轨上下各装一枚火箭弹,这样一辆卡车就能一次性发射16枚火箭弹。而射出16枚火箭弹的时间,只需要不到10秒。射程达到8500米,远远超过了当时坦克炮的射程。把发射装置安装到卡车等载具上,就成为了BM-13“喀秋莎”自行火箭炮。这种依靠密集攻击大威力取胜的火箭炮成了二战战场上敌军的梦魇。
苏联红军的“喀秋莎”火箭炮系统(图片来自网络)
“喀秋莎”在二战中曾是“魔幻般”的存在
“喀秋莎”火箭炮自问世之日起,就因高度保密而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这种神秘性首先表现在其名字由来上。该火箭炮系由沃罗涅日州的共产国际兵工厂组织生产,取共产国际俄文第一个字母K命名并印在炮车上。连苏联红军也不知道它的正式名称,就根据这个字母“K”,把该武器命名为一个女性的爱称“喀秋莎”,这个别名迅速在苏联红军中传播开来。
其次,“喀秋莎”火箭炮发射时烟尘火光特别明显,且完全没有防护,因此它不适合在敌炮火威胁比较大的地域里作战,这也决定了它在作战使用时往往是“打一炮”就跑,还没等受到重创的敌军反应过来,它就已经不知所踪了。“喀秋莎”火箭炮的火力不输重型火炮,但却比重型火炮灵活许多,可以轻松搭载到各种卡车、吉普车,甚至轻型坦克的底盘上。使得它具有极佳的机动性,可以打完就跑。
1941年7月15日,“喀秋莎”火箭炮在白俄罗斯奥尔沙市首次用于实战,一支德军装甲部队刚刚占领火车站,苏军发射的火箭炮弹就带着愤怒的咆哮和耀眼的火光砸了下来,火车站瞬间陷入一片火海,德军无处躲无处藏,被炸得鬼哭狼嚎。恼羞成怒的德国指挥官认为这80枚炮弹是来自一个苏联炮兵师,但空军前去侦查时只发现了5辆高速撤退的卡车。因为目标较小,并未发动攻击。“喀秋莎”火箭炮初战就显示了巨大的威力,从未见过这种可怕火炮的德军惊恐地称之为“魔鬼火炮”。
抗美援朝战场上被美军误以为我军用了“原子炮”
时间来到了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由于当时苏联和中国属于同一阵营,所以“喀秋莎”火箭炮也顺理成章的被引入到中国,并奠定了中国火箭炮的基础。当时在抗美援朝战场,中国志愿军派遣了当时的火箭炮兵21师,经过紧张的改装,21师步入抗美援朝战场。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最艰苦、最激烈、最残酷的一次战役,在仅3.7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域内,敌我双方共投入了10万兵力,反复争夺了43天,最后我志愿军守住了阵地,取得了战役的胜利。在此战役中,志愿军炮兵21师二〇九团战功卓著,“喀秋莎”火箭炮尽显神威。步兵战士特别喜爱“喀秋莎”,称之为“炮兵之王”。
平时“喀秋莎”火箭炮被我军藏在山洞里,连自己的部队都不让接近。进入战时状态后,才悄悄选择阵地,待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派出警戒,炮车直奔阵地,停车便打,打完就撤。在整个40多天的上甘岭战役中,我“喀秋莎”火箭炮团就是采取这种打完就跑的战术,前后参加10次战斗,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而自己却毫发无损。
当时的美军认为,中国刚刚经受了战争的洗劫,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武器,可当领教了“喀秋莎”火箭炮的威力后,美国直接被打懵了,惊呼志愿军使用了“原子炮”。可以说,“喀秋莎”火箭炮成为了当时无人能敌的武器,也为中国的火箭炮发展奠定了基础。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27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