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从8月27日起,今年第8号台风“巴威”、第9号台风“美莎克”、第10号台风“海神”相继影响东北地区。半个月内,三个台风接连“造访”东北地区,为历史首次,受到公众的高度关注。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微博截图
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东北竟然也会有台风天气?相信很多人看到这个消息都和笔者一样困惑。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微博截图
台风北上最北能到哪里?什么样的台风才能北上?
能北上的台风不多,但也不少
据统计,从1949年至2019年,进入东北地区的台风有40个。其中2014年第21号台风“海马”、1974年第16号台风、1972年第3号台风Rita都是一路北上且到达了较北位置。
台风海马(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国内达到最高纬度的台风是“海马”,它最终抵达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纬度达北纬49.5度,并影响到俄罗斯。
“海马”是一个近海热带风暴,虽强度不强,但中心云团密实、水汽充足,再加上其北上过程中与冷空气共同作用,导致中国出现大范围强降水。
台风“飞燕”“灿都”“玲玲”,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将范围扩大到西北太平洋范围,北上纬度超过北纬49.5度的台风达114个。
其中,排名第一的是2018年第21号台风“飞燕”,纬度达北纬62.1度,深入俄罗斯地区。排名第二的是2016年第7号台风“灿都”,纬度达北纬60.5度。排名第三的是2019年第13号台风“玲玲”,纬度达北纬58.3度。
到达纬度超过北纬55度的台风(图片来源:中央气象台)
北上的台风都有什么独特之处?
今年台风钟情东北地区?与其说今年的台风钟情东北地区,不如说是台风在大尺度环流下的被迫之举。
台风的移向会受副热带高压(副高)、西风带槽脊、台风内力(β效应)、高层系统、双台风等因素的影响,其中最有决定权的还是副热带高压。
“巴威”和“美莎克”都是受副热带高压的引导不断北上,给东北地区带来了强风雨天气,“海神”亦然。
一般,我们可以根据副高的北进南退来大致确定主雨带的位置:
春末(5月上旬~6月下旬),副高位置大约在北纬15°~20°,雨带常位于华南。
夏初(6月中旬~7月下旬),副高西伸北进到北纬20°~25°左右,雨带也北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直至日本南部,形成长达1个月之久的梅雨季节。
7~8月,副高进一步北进到北纬25°~30°,雨带随之北推到华北、东北地区。
9月,副高南退,雨带也随之南移,北方雨季结束。
副高同时也是影响台风路径的重要角色。
图片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影响我国的台风大多数都生成于西北太平洋。西北太平洋上生成的台风,又大多产生于副高的南缘,并沿着副高的外围移动。
台风与副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总的来说,当副高呈东西带状,且强度稳定时,其南侧的台风将向西移动,路径稳定。但如副高强度不强,台风移动到其西南侧时,会导致副高的东退,台风也有可能因此转向而向北移动。另外,台风还可使较弱的副高断裂,从中间穿过。
当然,影响台风走向的因素很复杂,副高也只不过是其中之一,要准确判断台风移动的路径,还需要靠更新时效的数值预报以及预报员多年来积累的经验。
台风如何到达更北的地方,大致有三种路径。
第一种是先在中国华东沿海登陆,从陆地北上到华北,后转向东北。
第二种是从中国东部沿海或朝鲜半岛北上,后转向东北。
第三种是台风已经向东北转向并进入日本海,但是又向西北方向折回来进入中国东北地区。
从国内范围看,台风能否进入东北地区将直接影响其能够到达的最北位置。1949年至2019年,台风明显偏爱华南,而登陆东北地区的台风则屈指可数。
相比华南,东北地区更容易受“二手台风”(先登陆陆地,而后移入东北)影响,从历史平均来看,平均每年影响东北地区的台风有1.2个。
今年,“巴威”和“美莎克”都是受副热带高压的引导不断北上,“海神”也按相似的路径先登陆朝鲜半岛,后携风带雨进入中国东北地区,3个台风接二连三影响东北,与常年1.2个的数值呈现偏多的特点。
台风进入东北等偏靠北的内陆,有哪些危害?
东北地区台风少,影响却不小。
需要强调的是,台风到达东北之后,危害并不会减小。台风到达东北地区,尤其会对农业造成较大的影响。作为中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眼下,东北地区的多种秋收作物正处于产量形成关键期。
台风“海神”引起的强风雨影响与“巴威”“美莎克”影响区域高度叠加,将使灾害进一步加重。”
专家指出,“海神”虽然已经于9月8日早晨在吉林省境内变性为温带气旋,且中央气象台于8时对其停止编号。但风雨影响还在继续,建议综合考量致灾影响。
此外,台风天气引发的强降雨可能引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城乡内涝、山洪地质灾害等。
感谢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董林对文章科学性的审核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27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