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能够唯一标识全网中的某一台主机,实际上,我们平时所看到的IP地址其实是由网络号和主机号组成。假设我们要通过学号查找学校里的某个学生,可以通过学号的前半部分确定学生所属院系专业,然后跟据后半部分确定学生所在班级学号。
- 网络号: 保证相互连接的两个网段具有不同的标识; 主机号: 同一网段内, 主机之间具有相同的网络号, 但是必须有不同的主机号;
一、什么是网段划分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知道,网络号就相当于 院系专业,主机号就相当于班级序号。网段划分就是将整个网络划分为多个区域,这些区域我们称为“子网”。每一个子网中的主机有相同的网络号,以及不能重复的主机号。主机号标识了在该网段内的唯一性,就好比一个专业里,不会出现两个9班3号的学生,但是不同专业的班级序号是可以相同的。
二、如何分配子网中的IP?
当一个子网中新增一台主机的时候,分配IP地址的时候必须要保证主机号不同,但是手动分配过于麻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了技术叫做DHCP,这种技术可以自动给子网内新增主机节点分配IP地址,避免了手动管理的不便。
以我们使用手机连接WiFi为例,我们输入Wifi密码验证合法性,其实就是在访问一个网段里的路由器,当验证通过的时候,此时路由器会未被使用的IP地址中挑出一个分配给你的手机,充当一个临时IP,路由器分配IP的过程就是DHCP技术的作用过程。
补充:我们要发送消息给别人,其实是先传递给路由器,然后由路由器传递到其他网段;除此之外,路由器会给验证通过的主机分配一个临时IP地址用于通信。
三、IP地址的分类
1、早期划分方式
(1) 早期分类方式
最早是将IP地址划分为五类。为了划清每一类的界限,每一类的最开始的一个或者几个比特位是固定的。
- A类: 0.0.0.0 ~ 127.255.255.255 B类:128.0.0.0 ~ 191.255.255.255 C类:192.0.0.0 ~ 223.255.255.255 D类: 224.0.0.0 ~ 239.255.255.255 E类: 240.0.0.0 ~ 247.255.255.255
(2) 早期分类的局限性
但是这种划分方式也存在局限性,很多组织都申请 B类地址,因为B类的主机号是16位,理论上一个子网内可以容纳的主机数是65536,相对于A类和C类比较中规中矩。这就导致B类地址很快就被申请完了。
除此之外,实际上一个子网内不会存在6万多台主机,这就导致一个子网内有大量的IP地址被浪费了。
2、CIDR划分(子网掩码划分)
(1) 基本思路
为了减少一个子网中被浪费的IP地址数,我们后来引入了子网掩码来区分网络号和主机号。区分A类和B类的主要特点是最开始固定的几个比特位,而并非网络号和主机号的位数,因此网络号分配多少位,主机号分配多少位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
以B类为例,假设一个子网内实际没有 65536 台主机,可以将主机号的一个比特位分给网络号,网络号多了一位就相当于新增了两个子网,这新增的两个子网可以用到其他地方。
(2) 实现方式
仍然以上述为例,我们要将B类IP地址的主机号分一位给网络号,其实我们可以将IP地址和 一个32位二进制数 “按位与”,保留部分就是 网络号,此时新网络号所在网段可以有的主机数就是 32768。其中用到的某个二进制数就是“子网掩码”。
再比对一下前后的子网IP的取值范围:
四、IP地址的数量限制
IP地址是一个32位的正整数,转换成十进制大概是43亿左右,如果每一个设备都分配一个IP地址,很显然现有的IP地址是无法满足需求的,尽管子网掩码的划分方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IP地址不够用的问题(提升利用率,减少浪费),但IP地址枯竭问题依然存在。
下面介绍其他三种方式来缓解IP地址不够用的问题。
- 动态分配IP地址:只给接入网络的设备分配IP地址,断开连接以后将IP地址回收 NAT技术 IPv6:IPv6并不是IPv4的简单升级版。这是互不相干的两个协议,彼此并不兼容;IPv6用16字节128位来表 示一个IP地址,但是目前IPv6 比特科技 还没有普及。
五、私有IP地址和公网IP地址
如果一个企业内部要组件一个局域网用于内部通信,但是不接入网络,这样的话,该局域网内部使用任意的IP地址都可以。关键在于不能接入网络。RFC 1918规定了用于组建局域网的私有IP地址:
- 10.*,前8位是网络号,共16777216个地址 172.16.* 到 172.31.*,前12位是网络号,共1048576个地址 192.168.*,前16位是网络号,共65,536个地址
该范围内的都是私有IP,其余的则称为公网IP(全局IP)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290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