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Hype Cycle)解读

关键发现

  • 建立这样的预期,即大多数技术都将不可避免地经历过热期、低谷期然后达到最终成熟期的发展模式。
  • 提供特定领域内技术的相对成熟度概况,例如技术方面、横向或垂直业务市场、特定人群受众等。
  • 技术成熟度曲线显示了达到生产力成熟期和主流采纳所需的时间,从而给出了各种技术的发展速度。
  • 帮助技术规划人员确定技术的投资时间点。

建议

  • 不要仅因为一项技术很热门就投资于该技术,也不要因为一项技术未达到早期的过高预期就忽视该技术。
  • 要有选择地进取,要在早期参与可能有利于自己的企业的技术。对于影响较小的技术,让别人去吸取教训,自己则在技术比较成熟时再采用。
  • 使用伴随技术成熟度曲线的优先级矩阵评估各项技术的潜在效益并确定投资优先级。

分析

什么是技术成熟度曲线?

技术成熟度曲线是对各种新技术或其他创新的常见发展模式的图形描述。Gartner 每年都针对各种技术和应用(例如社交软件、ERP)、信息和 IT 服务(云计算、大数据)和行业(零售、人寿保险)领域创建 90 多张技术成熟度曲线,用来帮助客户跟踪技术的成熟度和未来潜力。本文是伴随这些技术成熟度曲线提供的。本文说明了为什说在企业决定采用哪一种新技术、何时采用、如何定位时技术成熟度曲线是非常重要的,并说明了战略和技术规划人员应根据技术成熟度曲线知识采取哪些行动。

Gartner自1995年起开始采用技术成熟度曲线,它描述创新的典型发展过程,即从过热期发展到幻灭低谷期,再到人们最终理解创新在市场或领域内的意义和角色(图 1)。

图 1. 技术成熟度曲线

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Hype Cycle)解读

一项技术 (或相关创新)在发展到最终成熟期的过程中经历多个阶段:

  • 创新萌发期 (以前称为技术萌发期):技术成熟度曲线从突破、公开示范、产品发布或引起媒体和行业对一项技术创新的兴趣的其他事件开始。
  • 过热期:在这种新技术上的建设和预期出现高峰,超出其能力的当前现实。有些情况下会形成投资泡沫,就像在 Web 和社交媒体上发生的情况一样。
  • 幻灭低谷期:不可避免地,人们对结果的失望开始取代人们最初对潜在价值的热望。绩效问题、低于预期的采用率或未能在预期时间获得财务收益都导致预期破灭。
  • 复苏期:一些早期采纳者克服了最初的困难,开始获得收益,并继续努力前行。基于早期采纳者的经验,人们对可以获得良好效果的技术应用区域和方法加深了理解,更为重要的是,人们知道了这种技术在哪些方面没有或几乎没有价值。
  • 生产力成熟期:技术的实际效益得到证明和认可后,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到可以接受当前已经大幅降低的风险水平。由于生产价值和使用价值,技术采用率开始快速上升(“曲棍球棒形”),渗透很快加速。

请注意,虽然很多Gartner 技术成熟度曲线都是针对特定技术的,但这种过热和低谷的模式也适用于高层面概念,例如 IT 方法、管理领域等。在本文中,我们将把技术成熟度曲线上绘出的各要素称为“技术”,但在很多情况下,技术成熟度曲线也用来定位较高层面的趋势和构思,例如战略、标准、管理概念、能力、功能等,参阅图2 提供的技术成熟度曲线示例。

图 2. 新兴技术的技术成熟度曲线示例, 2012

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Hype Cycle)解读

成熟度曲线的横轴为“时间”,表示一项技术将随时间发展经历各个阶段。实际上,大多数Gartner 技术成熟度曲线描述的都是在一个时间点一套技术的相对位置。不过,单一技术的技术成熟度曲线有助于预测该技术的未来发展路径。1999 年发布的电子商务技术成熟度曲线是一个突出例子,该曲线准确预测了2001 年的网络泡沫破裂以及电子商务的最终“恢复正常”。

纵轴是“预期”。技术成熟度曲线的不同纵向形状显示在技术发展过程中预期随时间的膨胀和收缩情况,是由市场对技术的预计未来价值的评估决定的。历史上,这个轴曾被标为“可见度”,于2009 年修改。原来的标签注重的是推动高峰的舆论水平和宣传水平,不过现在的标签更准确地反映了随技术发展出现高峰的更深层根本原因和性质(技术可能处于低谷期但仍存在负面报道)。特别是,它强调了技术的潜在和实际采纳者的情感以及不断转变的投资决策压力。

技术成熟度曲线包含两个向上阶段(也就是预期上升) — 通向过热期的阶段和通向复苏期的阶段。

1)第一次上升是由人们对一项创新将带来的新机遇的振奋引起的,大多数情况下由市场宣传推动。这种振奋迅速膨胀,上升到顶峰,但在早期预期不能实现时迅速回落(见图3 中的第一条曲线)。预期不能实现的原因是在热望达到顶峰时技术的实际成熟度往往仍然很低(见图 3 的第二条和第三条曲线)。高预期、低成熟度导致进入低谷期。

2)第二次预期上升是由创新成熟度的增高推动的,创新的成熟使其带来实际价值并使预期得以实现。

图 3. 技术成熟度曲线的组成部分

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Hype Cycle)解读

每一种技术的成熟度曲线的纵轴范围通常都是不同的,取决于人们普遍认为的该技术对商业和社交的重要性。为便于查看,我们对这些技术成熟度曲线的范围进行了归一化处理,以便将其全部放在同一张技术成熟度曲线图上。

例如,网状网络是一种令人感兴趣的对等无线网络宽带利用方法,但是这种网络主要是对无线网络服务提供商有意义,因此总体预期和宣传水平较低。其他技术对很多企业(例如云计算)或消费者(例如多媒体平板电脑)都有吸引力,因此得到的关注和宣传水平较高。因此,与云计算或多媒体平板电脑相比,网状网络即使位于技术成熟度曲线的高峰位置,所获得的总体“宣传量”也是较低的。

技术成熟度曲线结束于生产力成熟期起点,在这个位置,技术的主流采用涌现。像过热期的峰高一样,生产力成熟期的最终高度也各不相同,取决于技术是可广泛应用、高度可见的还是仅使一个小市场区域受益的。欲查看跟踪至技术不再能被有效使用或利用时的整个生命周期的模型,请参阅《理解Gartner 的IT市场时钟,2012》。

在技术成熟度曲线上,各种技术的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为了表示这些不同速度,技术成熟度曲线上的各项技术都被归入一个类别,这个类别表示了从技术成熟度曲线的当前位置发展到生产力成熟期所需的时间—也就是说,该项技术距离主流采用起点还有多远:

  • 两年以内
  • 两到五年
  • 五到 10 年
  • 10 年以上
  • 抵达成熟期前过时 (也就是说,由于其会在市场上失败或被其他竞争解决方案取代,该技术永远不会达到成熟期)

关于技术成熟度曲线、其误区和机遇以及创新采用时点建议的全面讨论,请参阅《掌握技术成熟度曲线:如何在正确时间选择正确创新技术》(Gartner,2008 年 10 月)。

确定技术在技术成熟度曲线上的位置

Gartner 分析师根据对宣传和成熟度水平的一致评估确定技术在技术成熟度曲线上的位置。他们选用多种相关市场信号和代理指标确定预期水平。其中有些输入可能是定量的,但是总体而言,技术成熟度曲线是一种结构化的定性研究工具。在技术成熟度曲线的第一部分,技术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因此其在曲线上的位置更多地取决于宣传水平和市场预期而不是成熟度。在后面的阶段中,随着关于成熟度、绩效和采用的可获得信息增多,宣传水平对技术在技术成熟度曲线上的位置的决定作用下降。

在不同技术成熟度曲线上,同一种技术的位置可能具有根本性差异。当一项技术有不同应用场合时会出现这种情况—例如,移动设备的触觉技术(位于低谷期之后)比作为通用用户界面的触觉技术(位于过热期之前)更成熟。应用因素可能会使同一种技术在不同应用场合(例如 CRM 销售) 或行业 (例如人寿保险) 的技术成熟度曲线上的位置不同。

在技术成熟度曲线报告中,技术被划分为五个类别,分别代表技术成熟度曲线的各不同阶段。在这些阶段,分析师在确定技术在技术成熟度曲线上的位置时使用的投资、产品和市场模式各不相同(见图4)。技术规划人员要绘制自己的技术成熟度曲线或添加自己的技术时,可以使用这些模式指导定位。

图 4. 技术成熟度曲线的阶段

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Hype Cycle)解读

上升期

创新触发事件可以是导致快速发展和兴趣增长的任何事件,每一项技术的触发事件都会不同。可以是产品推出、价格/性能的重大改善、著名公司采用,甚至只是导致创新概念社交化、合法化的一次媒体兴趣爆发。触发事件也可以是IT 行业外部的事件,比如经济或政治危机产生的新法规或者需求。有些技术可能需要经历非常久的研发期后才会到达有意义的触发点,其中包括多次包含小型高峰和低谷的虚假起点。在有足够数量的关注方积极讨论创新的潜力之后,才能认为技术成熟度曲线开始。

很多类型的创新都符合技术成熟度曲线,其中包括管理方法(例如六西格玛或敏捷软件开发) 等通常不被视为技术的创新。因此,我们把技术成熟度曲线的起点称为创新触发点,而不是原来的技术触发点。

触发点与峰顶之间的距离通常比较短。假如一项创新从触发点发展到成熟期需要10年,那么从触发点到峰顶可能只需要一到两年。消费者推动的创新(比如社交媒体)的峰前期特别短,因为其成功触发事件是快速、病毒式扩散的采纳。

用来判断创新越过触发点的最常用标志是该项创新可以向供应商购买而不是从实验室获得。显示着创新越过触发点但尚未抵达峰顶的其他标志还有:

  • 只有少数供应商销售这种创新技术(通常只有一两家)。
  • 供应商处于风险投资的种子期。
  • 一家成熟提供商在市场上推出根本性创新产品 (例如 Apple 的 iPad、Microsoft的
  • Kinect)。
  • 该项创新需要经过大范围定制才能在生产环境中使用。定制主要是由供应商执行的。
  • 相对于生产成本和比较成熟的相关产品的成本而言价格较高。
  • 供应商不再提供参考用户或案例研究。

峰顶

在过热期峰顶,所有商业和行业杂志的封面似乎都描述这种技术。供应商在销售材料中使用最时尚的术语来使他们的产品更具吸引力,市场上充满了重复的、竞争的、互补的产

品。当投资者在市场上看到一个新兴热点时,他们会希望自己的产品组合中也应有“一个”,这导致提供相似产品的企业迅速增多。

随着新技术术语的扩散,希望在曲线上领先的企业寻找这种技术并在竞争对手之前上马。该技术的供应商吹嘘他们的早期著名客户,其他企业也想加入以免落后。从众效应出现,随着企业在各种设置下进行尝试,该技术被推向极限。此时,该技术被视为万灵药,而忽视其在各种场合的适宜性。媒体中的故事都在描述这种技术引起的振奋,这使更多企业参与进来而唯恐落后。促使企业采用这种技术的压力非常高,很多情况下企业并不完全了解其中的挑战和风险。

消费领域的炒作泡沫可能会持续数月到一年左右,但是在商业领域,由于企业决策和投资的步伐较慢,因此炒作高峰通常持续至少一年。网络时代、“绿色”技术等大型泡沫可能会持续两到三年。

显示着创新位于峰顶的标志包括:

  • 贸易和商业媒体频繁地描绘关于该创新及其早期采纳者的使用情况的故事。
  • 人们使用流行名词取代最初的、学术性或专业性较强的工程技术术语;例如名为802.11g的无线网络技术后来被称为“Wi-Fi”。
  • 分析师、博主和媒体推测该创新的未来影响和变革力量。
  • 出现简单、夸大、非专用的修饰性促销口号,例如“我拥有云力量”和“答案是云”。
  • 众多供应商(常常超过 30 家)提供该创新的各种变型。
  • 拥有关联市场产品的供应商围绕该创新调整其定位和销售。
  • 供应商可以提供一两个早期采纳者案例。
  • 投资者积极地为其产品组合寻找代表性供应商。有些早期风险投资者此时可能会出售。
  • 在峰顶的末端,一两家早期领先供应商被成熟企业以高昂的价格高调收购。

滑入低谷

一些相同的早期成功故事被不断重复,但是更深入地观察后常常发现这些企业扔在艰难地挖掘有意义的价值。这些失败案例中很多都源于技术的不恰当使用。随着大多数企业都认识到事情不像最初看起来那么容易,一些较为负面的故事开始出现。虽然总是会从新的角度保持读者的兴趣,但媒体开始转而报道这种技术的挑战而不是机遇。由于这种技术不能实现早期过度膨胀的企业和媒体预期,其声誉快速下滑。

一项创新滑入低谷时,实际采纳者总数并不总是下降。相反,预期的采用率快速增长可能只是被推迟了。供应商和投资者预期的“曲棍球棒”式上升仍处在受到抑制的慢速增长中。结果,由于过慢的采用率增长无法支持过多的相似产品,供应商合并和破产开始出现。

低谷长度是技术成熟度曲线中差异最大的部分之一。低谷期平均长度为两到四年,发展较快的创新可能会在六个月到九个月内出现暂时性衰退。消费类技术的低谷期常常特别短,经常与把消费级技术用于商业用途时出现的安全问题和合规性问题有关。有些存在棘手的工程或商业情景问题的技术可能会在低谷期停留十多年(参阅本研究的快轨技术和慢轨技术部分)。

在幻灭期,尝试持续进行,供应商根据早期的问题反馈不断改进产品。有些早期采纳者发现了采用这种技术的好处。对于一些发展较慢的技术,即使该技术仍处于低谷期,也会在小型领域出现经济可行的解决方案并显现价值。

显示一项创新处于或即将进入低谷期的标志有:

  • 媒体文章的论调转向负面,主要报道该创新的困难和失败。标题中常使用“DOA”、“失败”、“衰退”等词语。
  • 出现对该创新的变革潜力的普遍讥讽。
  • 供应商兼并开始,其中包括大型企业和投资者的收购。
  • 供应商需要投资者进行第二轮和第三轮注资来维持。
  • 供应商总是使用同样的少数成功采纳者案例和实例。

爬坡

随着时间推移,供应商不断根据早期反馈改进产品,性能、集成、用户采纳和业务用例论证方面的障碍逐渐被克服,技术随之成熟。成功的技术应用方法被编写成规范,其使用中的最佳实践被推广。

在复苏期,人们吸取了很多重大经验教训,技术的声誉开始恢复上升。人们把获得的经验融合到第二代和第三代产品中,并设计出一些方法和工具来简化开发流程。有些技术会出现导致价值主张发生变化的崭新能力或重大性能改进,从而扩大了创新的应用范围。围绕逐渐成熟的产品或新能力展开的营销活动常常会变成把创新带出低谷的微型触发力量。在另外一些情况下,变化或改进的速度较慢、幅度较小,企业只有积极跟踪才会发现这类变化。

复苏期开始时,潜在市场区隔中的渗透率常常远低于5%。随着技术进入生产力成熟期,渗透率将增长到 20% 到 30%。爬坡过程可能会持续一到三年。

创新处于爬坡阶段的标志有:

  • 创新技术的供应商提供第二代或第三代产品,而且这些产品几乎或完全不需要供应商提供的咨询支持。
  • 对于技术创新,供应商提供在多种工具中融合了该创新的产品套件。
  • 咨询机构和行业组织发布该创新的采用方法。
  • 媒体文章关注逐渐成熟的能力和供应商的市场动态。
  • 新的成功故事和实例开始大面出现。
  • 能够获得关于成本、价值和价值实现时间的可靠数字。

进入成熟期

生产力成熟期标志着主流采用的开始,这时,技术的实际收益是可以预测的并已得到普遍认可。达到成熟期时,技术越来越多地以开箱即用式解决方案方式交付。随着技术逐渐成熟,特别是对于高调重大创新,常常会围绕该创新出现相关产品和服务的“生态系统”。这一现象可能会触发生态系统组成部分的新技术成熟度曲线。

技术完全成熟并拥有成千上万企业用户、成百上千万个人用户后,围绕该技术的媒体炒作一般会消失,代之以关于其最佳应用和部署方法的实际知识。

技术达到生产力成熟期的标志有:

  • 商业杂志和网站的重点开始变成关于该创新的最佳部署方法的文章。
  • 在复苏期参与市场的众多供应商中开始出现明确的领先者。
  • 投资活动集中于收购和 IPO。
  • 在多个行业中都能看到很多成功部署案例。
  • 创新相关术语变成日常用语,例如谷歌搜索、发短信、写博客等。

为什么说技术成熟度曲线很重要:误区和机遇

由于正面和负面宣传的持续影响,企业可能往往不是以最好的方式利用其资源。技术成熟度曲线的高峰和低谷迫使企业在不知道潜在价值的情况下采用高风险技术,同时也掩盖了利用可见度较低但却非常重要的技术的机会。这样,技术成熟度曲线上就形成了四个误区— 采用过早、放弃过早、采用过晚和留恋过久(见图 5):

  • 采用过早和放弃过早:不应因技术处于过热期就予以采用,也不应因技术处于低谷期就将其放弃。企业应分析哪些技术可能是对其业务有益的,并在技术成熟曲线的早期对这些技术进行评估。承担较早采用的额外风险的理由只能是技术的潜在高收益。这看起来似乎是一种常识,但是惧怕落后于其他企业所带来的巨大市场压力导致从众效应,使创新采用呈趋势推动模式(例如,2007 年到 2009 年期间的社交媒体和 2008 年到 2010 年期间的云计算)。

了解和使用技术成熟度曲线的人员的主要任务是“修平”企业内的高峰和低谷来建立更为符合实际的预期。在解释为什么技术规划工作组的建议可能会与企业从媒体上听到的或读到的有所不同时,技术成熟度曲线非常有用。在过热期的峰顶,技术规划人员将提醒:“不要被宣传迷惑。我们采用这种技术的理由只能是它对我们具有战略重要性。否则,我们就应等待他人去吸取教训。”在低谷期,技术规划人员会建议:“现在我们应该开始关注这项技术了,因为已经出现了一些可靠产品,在这种技术的使用方法方面也已经有了很多实际经验。”

  • 采用过晚:应看到,在信息超负荷的今天,大多数企业和 IT 战略制定者都把“噪声过滤器”用作一种基本应对策略。通过过滤只剩下最清晰的趋势后,规划人员就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技术成熟度曲线上的两个点上:过热期(噪声通过过滤)和生产力成熟期(成功竞争对手的行动已经构成问题)。过滤器可能会在低谷期和复苏期早期阶段形成盲区,这有可能导致企业错失一些急需的重要机遇。高峰期和低谷期的转变很明显,而在爬坡开始时转变则不是很明显,因此更易错失,这个事实使问题变得更复杂。当企业在技术成熟度曲线的早期发现一种可能有用的技术而规划人员认为这项技术尚未就绪时,一种不错的战略是确定目标性能水平或价格点后在“静默期”跟踪该技术的进展,以确定该技术何时最终能够用来产生价值。
  • 留恋过久:虽然Gartner的技术成熟度曲线上只画到生产力成熟期开始时,但完整的技术成熟度曲线应延伸到“收益下降期”(此时,遗留的系统开始阻碍新计划)和“快速淘汰期”(此时这种系统的维持将变得非常痛苦)。像爬坡开始时一样,到生命期结束点的下滑过程也是缓慢的,在真正开始导致问题之前很容易被忽略。Gartner的 IT 市场时钟更详细地描述了生命周期中的这些阶段。

图 5. 技术成熟度曲线上的误区

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Hype Cycle)解读

来源:Gartner

虽然了解会使疏忽大意的采纳者陷身其中的误区很重要,但分析技术成熟度曲线中必然存在的机遇也同样重要。任何时候,如果能预测出行为的重大转变— 例如技术成熟度曲线上的重要转折点 — 就可以通过提前于大多数人采取行动而占据优势。

技术成熟度曲线中存在两类机遇:

  • 第一类机遇是通过精确确定创新采用时间来优化价值获取量。要在一项创新上投入企业的时间和资金(以及部分有限的变革能力)时,不仅要确认所投资的是正确的项目,而且还应在能够以可接受的风险水平获取最长终身价值的时间点介入。
  • 第二类机遇是在更宽市场上利用其他市场参与者的需求和行动获取技术成熟度曲线的能量。其中之一是避开其他人已经陷入过的误区。在避开采用过早或放弃过快的资金陷阱以及采用过晚或留恋过久的机会成本损失方面,如果您能够比大多数人明智,即使只是部分时期内做到这一点,您最终也会领先。而作为种机遇的极致,如果在技术成熟度曲线各阶段都能预见到供应商、投资者、竞争对手以及熟练技术人员的倾向,您将能获得最好的交易、最好的人才、最好的宣传以及其他许多机会来推动您的创新采纳 (见图 6)。

图 6. 技术成熟度曲线上的机遇

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Hype Cycle)解读

来源:Gartner

如何使用技术成熟度曲线:采纳战略

为了更好地确定何时采纳技术,需要在三个变量之间进行均衡:创新对您的潜在价值有多高、在技术成熟度曲线上该技术的当前位置、您的企业的风险承受与管理能力。

一般而言,A 型(进取型) 企业愿意冒着早期采用的相关风险去获取相关收益,因此他们有意地采用较多处于技术成熟度曲线早期的创新。C 型 (保守型) 企业有意地在技术成熟度曲线的晚期、在达到生产力成熟期时再采用创新,以尽可能降低风险。作为大多数的B 型企业则试图在技术成熟度曲线的中间阶段介入,这样既能吸取 A 型企业的经验又不会因等待时间太长而落后于竞争对手变成C型企业。问题是,如果企业安于现状,就必然会错失机遇。企业的创新采用总是倾向于过早或过晚,取决于企业个性(见图 7)。

图 7. A 型、B 型和 C 型企业的创新采纳模式

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Hype Cycle)解读

来源:Gartner

企业应识别自己的风险安全区,同时也应准备好在该区域之外行动,这取决于创新的战略重要性。这就是说,企业应有选择地进取。例如,对于早期技术采用,并非所有技术都值得企业去承担相关额外风险,因此即使是A 型企业也应有选择地进取。作为保守的实践,当技术能够对关键业务目标作出贡献时,B 型和 C 型企业应考虑在早期采用这些技术。B 型企业特别难以避开“采用过早”误区,他们会在市场炒作和高层管理者预期的引诱下偏离自己的风险安全区(见图8)。在经济周期的高潮和低谷期必须特别小心,这种时期的财务压力会与炒作影响发生协同作用,例如 2000 年电子商务高潮中的风险、2003 年为追逐低成本而出现的过热高风险海外业务。

图 8. B 型企业的创新采纳危险区

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Hype Cycle)解读

来源:Gartner

有些创新领先者使用技术成熟度曲线组织与高层管理者之间就候选创新技术进行讨论。一种有效的重点突出方法是把这张图划分为两部分:低谷前和低谷后(见图9)。对于处于低谷前的技术,团队会自问“在这里我们可以利用什么?”— 也就是说,在什么地方即使超出企业的通常风险安全水平也值得企业以进取方式采用?对于处于低谷后的技术,团队会自问“在这里我们有什么尚未利用?”换言之,他们遗漏了什么?需要就此采取什么行动?这种讨论的结果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决策排序。关于创新采用流程中最佳实践的更多详细信息,请参阅《推动新兴技术和创新采用的STREET流程》。

图 9. 在技术成熟度曲线上提出的主要问题

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Hype Cycle)解读

来源:Gartner

我的技术成熟度曲线工具箱

技术成熟度曲线工具箱(参阅《工具箱:我的技术成熟度曲线,2012》)是基于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年度研究的一种规划工具(见图10)。该工具把七月到八月间发布的年度特别报告中的技术成熟度曲线包含的 1,900 多种技术总结在同一张电子表格内。技术规划人员可以对该电子表格的条目进行筛选、搜索和排序来获得较短的技术列表,以便在IT 技术组合与战略规划会议上进行讨论。该工具还提供了一个自动填充功能,能够在定制技术成熟度曲线上填充用户选定的技术。

我的技术成熟度曲线工具箱的使用方法有:

■ 对电子表格条目进行筛选来生成一个较短的技术列表,以便在IT 技术组合与战略规划会议上进行讨论(例如“找出具有变革性或高效益、将在五年内达到生产力成熟期并且在业务影响方面字段中包含“客户”的技术”)。

■ 在电子表格中搜索与业务合作伙伴的特定行动计划有关的技术。

■ 把该电子表格用作技术研究和企业架构规划工作的可用资源(例如用来查找定义或供应商)。

■ 为自己正在采用或评估的技术创建技术成熟度曲线,用以在预期随技术成熟出现高峰和低谷方面对企业或IT 受众进行说明。

■ 在场外 IT 或管理会议上使用该电子表格激发创造力:选择早期技术(成熟度水平为“萌发”或“新兴”或者在技术成熟度曲线上位于高峰之前),并提问“这种技术能够为我们带来竞争优势吗?”

■ 把该电子表格用作风险降低工具:检查位于较晚阶段的技术来确认没有意外遗漏已进入成熟期的关键技术,以避免在行业中落后。

图 10. 我的技术成熟度工具箱

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Hype Cycle)解读

来源:Gartner

优先级矩阵

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被广泛用来提供一套技术的炒作水平和成熟速度概况。技术成熟度曲线是一种优秀的教育工具,可用以向业务及其他管理者展示新技术必然经历的热望及随后幻灭发展模式。

不过,在进行新兴技术的内部规划和优化时,规划人员必须看透炒作并从技术对企业的相对影响角度评价技术机会。在这种信息方面,优先级矩阵是一个有效的图形展示工具(见图11)。技术成熟度曲线报告中为技术成熟度曲线上的技术提供了一个优先级矩阵。

图 11. 优先级矩阵

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Hype Cycle)解读

来源:Gartner

在优先级矩阵中,纵轴为技术的潜在效益(而不是技术成熟度曲线上的宣传/预期水平)。效益评价分别为:

■ 变革性:将开创新的行业内和行业间业务方式,并将导致行业动态的重大转变

■ 高:将实现新的横向或纵向流程执行方式,并将帮助企业大幅提升收入或实现成本节约。

■ 中:能够逐步改进已有流程,并将帮助企业提升收入或实现成本节约

■ 低:能够小幅改进流程(例如改善用户体验),但是这种改进将很难转化为收入增长或成本节约

横轴是按照距成熟采用期年数划分计划的,该年数与技术成熟度曲线上所用的评估相同。距成熟采用期年数是一个基于相应技术成熟速度的简单风险衡量指标。需要时,可以结合使用市场渗透率和成熟度评价、距成熟采用期年数和技术成熟度曲线上位置以及其他项目特有因素(例如成本、组织干扰水平)进行更复杂的风险评估。请注意,优先级矩阵中不包含被评价为“抵达成熟期前过时”的技术。

高优先级投资位于优先级矩阵左上区域,位于这个区域的技术具有较高影响,并已达到合理的成熟度水平。在技术采用方面保守的企业(C 型企业) 可以将其注意力集中在这个区域。

作为较为进取的技术采纳者的企业(A型和 B 型企业) 可能已经在使用将在两年内成熟的技术。因此,他们可能会希望对位于优先级矩阵右侧或下部的技术进行进一步评估—例如,在至少五年内不会得到广泛应用但在中短期内能够提供竞争优势的技术。

像技术成熟度曲线上位置和距成熟采用期年数评估一样,Gartner分析师还对各项技术的最恰当效益评价提供了一种主观的同级评审意见。Gartner提供的效益评价结果反映了跨行业的平均效益。对于行业特有的技术成熟度曲线,这种评价结果反映的是该行业内的平均效益。一个特定企业获得的潜在效益可能会显著偏离这个平均值,因此技术规划人员应准备好使用针对自己的技术组合进行特别评价的结果取代这个平均效益评价。

在横轴的距成熟采用期年数方面也可能存在一些企业间和行业间差异—但与效益轴相比偏差水平较低。

优先级矩阵的价值在于帮助把讨论集中在企业的新兴技术评估焦点上。特别是,该优先级矩阵是如下工作的有效框架:

■ 对一项技术可为企业提供的潜在效益进行明确判断。

■ 防止受个性影响的投资决策,这种决策中,有影响力的个人支持对企业而言并非最佳投资的技术或项目。优先级矩阵使技术规划人员能够展示所建议技术与其他候选方案之间的相对效益和风险对比情况。

技术成熟度曲线的其他方面

除了用来绘制技术成熟度曲线和优先级矩阵图形的数据点之外,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报告中还包含了技术成熟度曲线上各项技术的描述,其中包括技术定义、技术定位论证、其业务影响方面、用户建议和部分供应商(这些供应商为示例性,不是完整列表)。该报告中还包含两种其他评价方法的描述—成熟度和市场渗透率。

成熟度评价

表 1 列出了成熟度评价结果选项,不过技术成熟度曲线上通常不包含成熟主流技术、遗留技术和过时技术。

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Hype Cycle)解读

市场渗透率

市场渗透率(以预期目标市场百分数表示的当前渗透率)范围:

■ 小于目标受众的1%

■ 目标受众的1% 到 5%

■ 目标受众的5% 到 20%

■ 目标受众的20% 到 50%

■ 大于目标受众的50%

一些技术的市场渗透率评估比较简单。例如,对于手机来说,手机拥有者占人口的百分数就是一种简单的进度衡量指标。但是,最终市场渗透率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

■ 最终渗透水平的估算:在创新初期,对目标市场的估计可能是存在严重偏差的。在1984 年以大约 $4,000 的价格首次将手机商业化时,目标市场可能是“全部移动办公高级管理人员”。较为进取的人可能曾假设,有朝一日,一个国家的每一个人都拥有一部手机,这是这个市场的最大容量。还有些人可能曾假设手机通话取代当时原有每人固话通话时间的一半甚至全部来进行市场容量预测。没有人预测到现在的手机通话时间、人们使用手机做其他事情的时间(例如玩游戏),也没有人预测到在用手机总数普遍超过人口数量。实际上,在技术成熟度曲线研究中,预计的目标市场可能是分析师预期在10到20年后(而不是20到50年后)达到饱和的市场。

■ 确定个人“采用”技术的时间点:假如一个用户加入了一个社交网站,但去年只访问了两次,那么在计算当前市场渗透率时应认为这个人已经“采用”了社交网络吗?一般而言,仅当一项技术被经常使用后才能认为其已被采用。

■ 确定企业 “采用”技术的时间点:企业采用的确定难点在于企业的技术采用与企业内部的技术范围之间的区别。任何给定技术或领域都可能会只深入渗透进一小部分企业—反言之,都可能只是很浅地渗透进大部分企业,因此,一个给定技术或领域的使用企业百分数不一定等于当前实际用户数(例如软件的席位数或套数)占全部未来用户数的百分比。在确定渗透水平时,必须考虑企业内已部署并经常使用的技术套数或席位数。云和SaaS模型的推广将使这个问题更为复杂。

■ 确定采用粒度的适宜衡量方法:对于一些技术而言,企业内部的“目标用户群”不是个人用户而是开发团队(例如在大型企业中重用SOA)或整个业务单位(例如选择主数据管理战略)。这些比较复杂的组织创新,进度的衡量涉及采用范围,因此仍然是较难确定的。在少数几个项目中使用SOA 与作为企业标准大规模采用 SOA 是不同的。部署 CRM 套件中的一项功能与展开一套以客户为中心的企业战略是不同的。对于复杂的技术和创新,测量当前渗透率时需要考虑当前部署的完善度以及未来中期到长期的可能完善度。

为了保持与市场渗透率的标准行业定义一致,技术成熟度曲线市场渗透率的默认衡量指标是客户当前已采购和使用的“份数/席位数”占可合理预计的技术或学科生命期内部署“份数/席位数”的百分数。各技术在每次更新时都应重新评估市场渗透水平来反映采用率和潜在市场规模的变化。当潜在市场规模显著增大时,我们可能会需要调低市场渗透率评估结果。

有些情况下,对于一种给定技术或领域来说,与内部渗透水平无关的原始采用百分数更具统计学意义。在这些情况下,将使用采纳企业百分数而不是真正市场渗透率,并在技术描述的论证部分或业务影响部分进行解释。

技术成熟度曲线上各方面之间的对应关系

表 2 描述了一项技术的各方面之间的对应关系。

这种典型模式可能存在例外情况,例如,当一项技术已成熟但尚未充分渗透时(也就是仍然是小规模技术),或者当一项技术发展非常慢因此虽然已开始爬坡但仍需五年以上时间才能到达成熟期时。“位置和采用速度论证”描述中解释了这些例外情况。

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Hype Cycle)解读

技术成熟度曲线问答

1)技术成熟度曲线仅适用于 IT 吗?它适用于手术治疗/政治/生物燃料/管理技术/爱情吗?

技术成熟度曲线来源于技术观察,但也适用于符合如下条件的很多情况:

■ 存在一种将转入使用的“创新”。

■ 该创新的采纳者构成一个开放交流市场

■ 该创新不能是“一开始就完美无缺的”,必须在该市场的实际应用中积累经验并据此进行修改、工程设计和发展。

我们已经发现很多例子,在这些例子中Gartner外部的人员把技术成熟度曲线应用于非IT 领域,例如纳米技术、医药、食品等。在 2008 年大选中,政治评论员甚至绘制了一条 Sarah Palin 成熟度曲线(参阅blogs.gartner.com/hypec)。Gartner也为非技术领域绘制成熟度曲线,例如法规(参阅“法律法规信息管理成熟度曲线,2012”)、商业趋势(参阅《战略性业务能力的成熟度曲线,2012》)。

不过,技术成熟度曲线不适用于纯时尚,因为时尚只是兴盛后沉寂,没有什么(产物、核心构思、才能或其他价值)将其带出低谷并最终进入成熟期。对于爱情,作者发现不止一个客户说技术成熟度曲线特别适用于他们的个人关系。

2)为什么将其称为成熟度曲线而不是成熟度循环?

每一条技术成熟度曲线的实际形状都是一个阻尼衰减波,而不是循环,上面不存在像真正循环那样的后退回路。这是因为,往复循环的并不是技术本身。虽然发展速度可能低于我们的期望,但技术总是不断地向成熟(或过时)发展。循环本身指的是人的行为。作为个人、组织成员、市场和行业,对于每一项新技术或趋势,我们总是周而复始地经历热情和幻灭。

3)技术成熟度曲线是根据经验科学绘制的吗?

技术成熟度曲线是一种结构化的定性分析工具。不存在唯一的“预期”衡量指标(y轴是可变的),不过总是存在一些代替指标,我们的分析师使用这些指标帮助确定技术位置(参阅“新技术成熟度曲线的 Y 轴指标:预期”)。技术成熟度曲线不是严格的定量图。它包含了专家的判断。我们认为,技术成熟度曲线的优点在于它结合了数据和人的判断。技术成熟度曲线是一种有效的管理决策工具,而不是一种学术成果,不过,我们欢迎第三方开展研究来进一步发展这种模型和用来指导相关技术采纳决策。

4)技术成熟度曲线与Geoffrey Moore的“跨越鸿沟”相同吗?

幻灭低谷期对应于GeoffreyMoore的经典技术营销著作“跨越鸿沟:面向主流客户的颠覆性产品营销和销售”中的“鸿沟”。在这个阶段,供应商需要开始提高产品采用率,把技术从早期的少数采纳者扩展到大多数企业,开始爬上复苏期斜坡。EverettRogers的著作“创新的扩散”中所述,鸿沟模型的纵轴是采用率而不是预期,因此不存在与过热期等同的部分我们把 Moore 鸿沟模型和技术成熟度曲线视为分析中的阴和阳。鸿沟是从创新发起者(供应商)角度建立的,而技术成熟度曲线则是从创新采纳者(购买者)角度观察的。双方面对的主要管理问题和关键决策是不同的。

5)所有技术在技术成熟度曲线上经历的时间都相同吗?

不相同。人们在粗读时或者查看网页上转发的不包含要点解释的技术成熟度曲线时常常产生这种误解。各种技术抵达成熟期所需的时间都不同。您可能已经看出,技术成熟度曲线图上并不存在固定的时间轴。如果把时间轴固定在x轴上,就无法比较各项不同技术,这主要是因为这些技术都在发展,但发展速度不同。

我们偶尔会发布有固定日期轴的单一技术或概念的成熟度曲线(作为示例,请参阅《新兴趋势:电子书时代终于迎来黎明》和《满足2023年首席创新官的信息需求》)。

6)事物会多次反复经历技术成熟度曲线吗?

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很少数情况下,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可能存在一个技术成熟度曲线的多次反复,使这种技术看起来在高峰和低谷之间循环。我们把这种技术称为“凤凰技术”。代理就是凤凰技术的一个突出例子。代理技术嵌入在一些已经成熟的产品类中(例如网络管理、对比购物),但是,除了这种嵌入功能外,代理功能还具有很多其他能力和解释,这使它年复一年地不断重新兴起。这种情况下,个别应用会通过技术成熟度曲线发展,而高层概念则似乎是不断循环的。

7)事物会脱离技术成熟度曲线吗?

如果在能力上而不是从具体能力提供方式上跟踪创新,那么就几乎没有技术会脱离技术成熟度曲线。当同样的能力或效益有多种提供方式时,可能会出现例外。例如,过去十年来宽带连接经历了其技术成熟度曲线,但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宽带连接能力提供技术(例如ISDN、电网宽带)脱离了技术成熟度曲线,另外一些技术(例如线缆调制解调器、DSL)则已达到生产力成熟期。实际能力(例如宽带、语音识别、生物测量、电视会议)没有脱离成熟度曲线,但具体技术、协议、操作系统、产品和设备可能会被替代产品取代。在电信和标准领域,抵达成熟期前淘汰的情况最常见,但总体来说,真正的淘汰(而不只是重新命名或嵌入到范围更宽的技术中)在技术成熟度曲线上是很少见的。

另一个相关问题是,为什么Gartner会从技术成熟度曲线上“删除”一些技术?在很多情况下,这个问题都是源于媒体或博客上转发的技术成熟度曲线,这种技术成熟度曲线缺失了多条技术成熟度曲线的背景信息,而在不同技术曲线之间进行比较(例如把2010 年无线设备技术成熟度曲线与 2011 年无线网络技术成熟度曲线比较)。把新兴技术的技术成熟度曲线进行逐年比较而不去阅读所附文字说明时也会出现这种疑问,而文字说明中已经解释:

“这条技术成熟度曲线包含的领域非常宽,因此很多技术会在某一年因为其较高可见度而被列在曲线上,但未在长时期内跟踪。对某些项目具有长期兴趣时,技术规划人员可参阅更全面的Gartner 技术成熟度曲线汇总。”

当由于上述某个原因而从技术成熟度曲线上删除一些技术时,会在技术成熟度曲线报告的“脱离技术成熟度曲线”部分加以说明。

8)企业和产品也遵从技术成熟度曲线吗?

在非常特别的条件下,一个企业的资产偶尔会符合技术成熟度曲线。例如,Amazon的前八年期间,其股票价格走出了完美的技术成熟度曲线。公司必须仅从事一种创新的业务才可能发生这种情况。

不过,按这种方式使用技术成熟度曲线并不总是有效的。我们一般使用技术成熟度曲线在“产品类”层面上而不是在个别产品和企业层面上跟踪技术,因此,在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上出现的是“云计算”而不是“AmazonS3”。

有时,一家供应商会变成一种新能力的同义词,以至于换一种通用名称时会显得不自然。很多人都知道“YouTube”却不知道“消费者自主媒体”,即使在嵌入到其他社交网络工具中后,“Twitter”的知名度依然比“微博”高。不过,一般而言,在跟踪和评价一项技术时,在能力层面上而不是在特定企业、产品或服务层面上更有效。

9)一种技术在技术成熟度曲线上的位置会随地区而不同吗?

会。Gartner绘制具体行业和地区的技术成熟度曲线来说明有些技术较为重要,而且在不同行业或地区可能有不同的位置。有些行业和地区的技术可能普遍落后于或超前于一般位置,但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差异是较为特殊的。例如,虽然在很多新兴经济中技术采用可能是滞后的,但是,由于集中银行业务缺乏替代性基础设施,其点对点移动支付却远远领先于发达国家。

10)技术成熟度曲线和优先级矩阵是如何与魔力象限和市场时钟联系的?

技术成熟度曲线和优先级矩阵是Gartner用来评估技术和创新的两个图形工具:

■ 魔力象限:有些技术成熟度曲线项目可能会关联到魔力象限或市场范围,后者提供了该技术的详细市场分析。针对具体投资机会选择技术提供商时,客户把魔力象限用作了解提供商的第一步。当市场增长很快且提供商差异化很明显时,可以使用魔力象限以图形方式描述四类技术提供商的竞争定位:领导者、空想者、小规模市场参与者和挑战者。

■ IT 市场时钟:技术成熟度曲线跟踪从技术兴起到早期成熟期间的预期变化。IT 市场时钟重点描述从第一次使用时到必须退役时期间的IT资产市场进展。这两个模型都描述“相对时间”,二者是重叠的,但IT市场时钟覆盖的时段较长。IT市场时钟对Gartner的技术成熟度曲线方法具有补充作用,同时具有其特别用途。简单说,技术成熟度曲线用来支持技术采用中的“技术搜寻”决策,而 IT 市场时钟用来支持在用资产的“承包(farming)”决策。很多技术在成熟后离开Gartner技术成熟度曲线,但在其有效市场生命期内,将仍在IT市场时钟上作为资产存在。

11)自首次发布后,技术成熟度曲线出现加速了吗?

我们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自1995年首次推出以来,技术成熟度曲线是否“加速”了。这个问题的核心是人们感到创新步伐加快了,我们遇到新技术的频率不断增高。

当我们观察创新经历技术成熟度曲线的速度时,有一类创新的发展速度的确看起来较高。这就是来自消费者网络世界的创新,特别是那些涉及协作和社交网络的创新。这些技术的典型代表是YouTube、Facebook和 Twitter,它们在推出时似乎已经成型,并迅速从早期采纳者发展到过热期峰顶,用时常常不到一年。在人们思考应如何管理新的潜在信息过载源时仍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幻灭,而企业则绞尽脑汁地寻找业务价值。特别是对于企业采纳来说,仍需要多年时间该创新才能从高峰发展到成熟期。但总体来说,其发展之路明显比传统的数十年技术成熟度曲线快得多。

来源:Gartner

原创文章,作者:奋斗,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291984.html

(0)
上一篇 2022年10月29日
下一篇 2022年10月29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