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业务代码开发中,我们经常接触到AOP,比如熟知的Spring AOP。我们用它来做业务切面,比如登录校验,日志记录,性能监控,全局过滤器等。但Spring AOP有一个局限性,并不是所有的类都托管在 Spring 容器中,例如很多中间件代码、三方包代码,Java原生代码,都不能被Spring AOP代理到。如此一来,一旦你想要做的切面逻辑并不属于Spring的管辖范围,或者你想实现脱离Spring限制的切面功能,就无法实现了。
那对于Java后端应用,有没有一种更为通用的AOP方式呢?答案是有的,Java自身提供了JVM TI,Instrumentation等功能,允许使用者以通过一系列API完成对JVM的复杂控制。自此衍生出了很多著名的框架,比如Btrace,Arthas等等,帮助开发者们实现更多更复杂的Java功能。
JVM Sandbox也是其中的一员。当然,不同框架的设计目的和使命是不一样的,JVM-Sandbox的设计目的是实现一种在不重启、不侵入目标JVM应用情况下的AOP解决方案。
是不是看到这里还是不清楚我在讲什么?别急,我举几个典型的JVM-Sandbox应用场景:
- 流量回放:如何录制线上应用每次接口请求的入参和出参?改动应用代码固然可以,但成本太大,通过JVM-Sandbox,可以直接在不修改代码的情况下,直接抓取接口的出入参。
- 安全漏洞热修复:假设某个三方包(例如出名的fastjson)又出现了漏洞,集团内那么多应用,一个个发布新版本修复,漏洞已经造成了大量破坏。通过JVM-Sandbox,直接修改替换有漏洞的代码,及时止损。
- 接口故障模拟:想要模拟某个接口超时5s后返回false的情况,JVM-Sandbox很轻松就能实现。
- 故障定位:像Arthas类似的功能。
- 接口限流:动态对指定的接口做限流。
- 日志打印
- …
可以看到,借助JVM-Sandbox,你可以实现很多之前在业务代码中做不了的事,大大拓展了可操作的范围。
本文围绕JVM SandBox展开,主要介绍如下内容:
- JVM SandBox诞生背景
- JVM SandBox架构设计
- JVM SandBox代码实战
- JVM SandBox底层技术
- 总结与展望
JVM Sandbox诞生背景
JVM Sandbox诞生的技术背景在引言中已经赘述完毕,下面是作者开发该框架的一些业务背景,以下描述引用自文章:
JVM SandBox 是阿里开源的一款 JVM 平台非侵入式运行期 AOP 解决方案,本质上是一种 AOP 落地形式。那么可能有同学会问:已有成熟的 Spring AOP 解决方案,阿里巴巴为什么还要“重复造轮子”?这个问题要回到 JVM SandBox 诞生的背景中来回答。在 2016 年中,天猫双十一催动了阿里巴巴内部大量业务系统的改动,恰逢徐冬晨(阿里巴巴测试开发专家)所在的团队调整,测试资源保障严重不足,迫使他们必须考虑更精准、更便捷的老业务测试回归验证方案。开发团队面临的是新接手的老系统,老的业务代码架构难以满足可测性的要求,很多现有测试框架也无法应用到老的业务系统架构中,于是需要新的测试思路和测试框架。
为什么不采用 Spring AOP 方案呢?Spring AOP 方案的痛点在于不是所有业务代码都托管在 Spring 容器中,而且更底层的中间件代码、三方包代码无法纳入到回归测试范围,更糟糕的是测试框架会引入自身所依赖的类库,经常与业务代码的类库产生冲突,因此,JVM SandBox 应运而生。
JVM Sandbox整体架构
本章节不详细讲述JVM SandBox的所有架构设计,只讲其中几个最重要的特性。详细的架构设计可以看原框架代码仓库的Wiki。
类隔离
很多框架通过破坏双亲委派(我更愿意称之为直系亲属委派)来实现类隔离,SandBox也不例外。它通过自定义的SandboxClassLoader破坏了双亲委派的约定,实现了几个隔离特性:
- 和目标应用的类隔离:不用担心加载沙箱会引起原应用的类污染、冲突。
- 模块之间类隔离:做到模块与模块之间、模块和沙箱之间、模块和应用之间互不干扰。
无侵入AOP与事件驱动
JVM-SANDBOX属于基于Instrumentation的动态编织类的AOP框架,通过精心构造了字节码增强逻辑,使得沙箱的模块能在不违反JDK约束情况下实现对目标应用方法的无侵入
运行时AOP拦截。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一个方法的整个执行周期都被代码“加强”了,能够带来的好处就是你在使用JVM SandBox只需要对于方法的事件进行处理。
// BEFORE
try {
/*
* do something...
*/
// RETURN
return;
} catch (Throwable cause) {
// THROWS
}
在沙箱的世界观中,任何一个Java方法的调用都可以分解为
BEFORE
、RETURN
和THROWS
三个环节,由此在三个环节上引申出对应环节的事件探测和流程控制机制。基于
BEFORE
、RETURN
和THROWS
三个环节事件分离,沙箱的模块可以完成很多类AOP的操作。
- 可以感知和改变方法调用的入参
- 可以感知和改变方法调用返回值和抛出的异常
- 可以改变方法执行的流程
- 在方法体执行之前直接返回自定义结果对象,原有方法代码将不会被执行
- 在方法体返回之前重新构造新的结果对象,甚至可以改变为抛出异常
- 在方法体抛出异常之后重新抛出新的异常,甚至可以改变为正常返回
一切都是事件驱动的,这一点你可能很迷糊,但是在下文的实战环节中,可以帮助你理解。
本站声明:
1. iCode9 技术分享网(下文简称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技术学习、探讨和分享;
2. 关于本站的所有留言、评论、转载及引用,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3. 关于本站的所有言论和文字,纯属内容发起人的个人观点,与本站观点和立场无关;
4. 本站文章均是网友提供,不完全保证技术分享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时效性、风险性和版权归属;如您发现该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我们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5. 本站为非盈利性的个人网站,所有内容不会用来进行牟利,也不会利用任何形式的广告来间接获益,纯粹是为了广大技术爱好者提供技术内容和技术思想的分享性交流网站。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293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