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可能是假的。
这种念头自打2020年1月1日我在Wanaka看见澳洲山火的灰烬把目之所及的一切全部染成黄色之后就不时闪现。那个前所未有的视觉经验让我怀疑我所看到的「世界」只是一个裸眼VR游戏——眼睛负责显示,大脑处理数据,算法根据一些规则把不同的「世界」推送给不同的人。对我来说,也是从那一刻开始,我所看到的世界越发混乱,bug丛生,系统崩坏。跌跌撞撞四年过去,我居然也习惯了,作为一个玩家,只要电还没断,总得继续玩下去。
有天夜里,媳妇从片场带回来一把手工编制的道具花,毛线质感,栩栩如生,我们把它插在花瓶里,摆在客厅的桌子上。我记得上一次往花瓶里插假花还是 90年代的事,但不管当时还是现在,它们都真切地带给我一些近似于希望的感觉和温暖的抚慰。尤其是在自己粗糙地种过几年花之后,我甚至偏执地认为这个时代配不上鲜花,假花才是真假莫辨的世界最恰如其分的图腾。
和许多人一样,我的2023始于幻想,终于困惑。彼时新世界的大门缓缓打开光芒万丈,没想到门后只是唱着《北境欢迎你》的另一个凛冬。
然而在2023的最后时刻,与现实缠斗了300多天的理性思索精疲力尽,感性情绪再占上风,我又一次忍不住对新年开始幻想,并在脑海里为过去一年中所有的酸甜苦辣升格降噪加上庸俗的BGM。不管我如何评价2023,它都和其它的年份一样不偏不倚,留给我一些瞬间,一点线索,许多可能,无论如何我都将带上这些赏味期限各不相同的礼物,重返旅程。
「瞬间」
○ 在核磁共振时听15分钟周杰伦 @ 上海徐汇区
为了庆祝四十大寿,开年送了自己一个盛大的全面体检,价值好几万能做的全做那种。
人生第一次体验全麻的胃肠镜,为了排空肠道一口气喝了这辈子所有的能量饮料。别人麻醉醒来时都会有幻觉,我倒是没有,进手术室前的不安和紧张,出来就全忘了。「就当是一场梦,醒了很久还是很感动…」
有意思的是核磁共振,整个人被塞到一个桶里,脸离桶壁很近。为了防止噪音带来焦虑,医生送了我一副大耳机,需要戴上它静静躺着等待命运的审判。
果然噪音很大,与此同时耳机里开始播放周杰伦。
不知道是不是在这种场合放周杰伦也有版权问题,我听到的并不是原版歌曲,而是个吉他弹奏版的《青花瓷》…我本就很讨厌这首歌,又不是原版编配,弹得贼烂,听得我在白桶里猛翻白眼。
进入夏天之后,我又开始睡觉打呼噜了,为了根治这个问题,我去找陈医生做了系统的睡眠监测。做监测那晚,我的全身被护士姐姐贴满电极,仅仅头上就有十几个,贴完还要再套个保护网兜,很像「撞天婚」之后被捆绑的猪八戒。实话实说,我算是钝感力出众的人,但是这套东西装备上之后实在是睡不着觉。最后结果出来,诊断说我暂时还不需要上呼吸机,要等情况再严重一点,不知道为什么我居然还有点失落。
后来,我把我爸也带去看了医生,他打呼噜可比我严重多了,隔着楼板都能听见。果不其然,我如愿以偿地让我爸用上了便携式呼吸机,眼看他用了几个月之后精神状态越来越好,白天都不瞌睡了,我深感欣慰。
作为黄浦区最后的阴性旗帜,我躲过了最严重的三年,终于还是在今年夏天倒下。这破感冒比我想象中严重多了,好一阵坏一阵,断断续续祸祸了我好几个月。
健康可贵,不知道灾厄什么时候又会卷土重来,去人多的地方还是得保护好自己。
○ 在电影院度过180分钟 @ 九龙 Premiere Elements
观众在哪里,创作就在哪里。——电影式微,地球上最有才华的创作者都去为流媒体拍剧了。
今年期盼许久的HBO版《最后生还者|The Last of Us》第一季终于上线,从没指望它能比肩同名游戏,只求口碑别崩,没成想十集下来它好到把游戏原作都超越了……
在疫情刚刚结束之时欣赏一部拍疫情的片子,像在看另一个平行世界的我们——末世舞台之上,人性深处的自私与无畏对撞出漫天花火。十集10个小时的容量对于这个故事来说是非常宽裕的,也就让编剧有机会把一些动人的支线展开,用更深入的叙事对抗游戏在代入感上无可比拟的优势。
第三集《Long,Long Time》里,一个时间跨度很长的NPC爱情故事徐徐展开,独立成章,看似铺张的闲笔,却拍出了游戏都没能做到的极致浪漫,纵使天地间只剩我和你,爱还是可以把这空空荡荡的一生填满。
Screenshot from douban.com
今年另外一个相见恨晚的冷门剧是《女子监狱|Orange Is the New Black》,这个从2013到2019整整七季的宝藏剧集里,有你想看的一切:尺度、深度、温度一应俱全。这部剧的特别之处在于,主角的命运并不是最牵动人心的主轴,形形色色的配角和她们各自曲折离奇的人生才是。
在她们之中,有因为追随邪教头目而贻误终生的叛逆少女,有烈焰红唇敢爱敢恨的雌雄大盗,有不择手段的生存主义者,也有被美丽世界始乱终弃的孤儿。她们中的许多人几乎在监狱中度过了一生,在失去自由之后获赠了自由世界里得不到的智慧。有人在与狱友的相爱相杀间重新看清了自己,也有人把对自己和世界的误解最终带进了坟墓。与许多表面三观极歪内在极正的美剧一样,这部剧对我来说一方面是极佳的剧作指南,另一方面也让我看到人的坚韧与脆弱,命运的公正与无常。七季结束之后,回忆起剧中的每一张脸都像是我的朋友,她们有多可恨,就有多可爱,有多可悲,就有多可怜,如同人世间每一个被命运嘲弄的普通人。
这一年精彩的剧集实在太多了,《怒呛人生|Beef》、《超异能族|Moving》、《漫长的季节》、《Sex Education Season 4》、《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The Marvelous Mrs. Maisel Season 5》……都各有各的好看。就连口碑扑街的《偶像漩涡|The Idol》也让我有非常大的收获,帮我重新理解了什么叫「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相比之下,让我印象深刻的新电影则没有那么多,除了《芭比》和我的老伙计们创作的《无价之宝》、《河边的错误》、《宇宙探索俱乐部》、《孤注一掷》…之外,《奥本海默》肯定是最引人注目的那一个。
为了看胶片版,特地去香港过了个周末,在此之前重看了话剧《哥本哈根》,也花式恶补了与奥本海默有交集的人物小传,这一切再加上九龙Premiere Elements极其安静的观影体验让我对这部电影的回忆美好到无以复加。这部今年豆瓣评分最高的外语片得到的赞美和分析都太多了,不需要我再画蛇添足。
我想说的是如今电影在诞生之初的娱乐功能已经被流媒体和游戏分担了,而电影院应有的仪式感也越来越难以为继,如何创造性地保护好电影在线下体验层面的独特性,可能是一个关乎电影命运的重要课题。
○ 春天的第一个早晨 @ 苏州西园寺
今年生日,媳妇带我去了网红景点西园寺。
西园寺很热闹,热闹到大早上停车都要排长队。进去了之后才发现,跟排素面的队伍相比,停车算不了什么。
人实在是太多,每一个埋头吃面的人背后都站着一个抖腿排座的食客,吃的人和等的人以及远远看他们的人压力都很大。可就是这样糟糕的环境,还是不足以掩盖素面本身的魅力,无论汤、浇头还是面,都清新鲜美到能让你瞬间原谅刚才的所有不适。
这一年因为春天的忙碌错过了南京的河豚,但后来还是吃到了很多好吃的,顺德的排挡啫啫煲和香港的深夜炒蟹都是刻进我DNA里的神髓之味。相比之下,更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在菌子季吃到了MERCADO 505 Gourmet Restaurant的红伞白杆打边炉。各种各样来自云南的新鲜菌子和伊比利亚5J火腿集体跳进锅里厮杀,一碗汤盛出来是会鲜到要耳鸣的程度,非常吓人。吃到最后,再用余下的汤底烩饭,幸福地如同撞上了马力欧的惊奇花,掉入脑洞大开的蘑菇世界,一道硕大的彩虹脆生生长出来,把云南和10000公里之外的西班牙奇妙地连在了一起。
○ 被王泪支配的整个夏天 @ 海拉鲁
每一个从天而降的林克,在音乐响起时都哭了。
这部从2017等到今年的巨作,让本就令人心旷神怡的海拉鲁大陆从上到下都变得更完整了。对我来说,《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是一本精彩的故事集,不论从哪里翻开都可以饶有趣味地看下去,而王泪则是一张巨大的白纸,能承载各种漫无边际的想象。当我们以为任天堂思考的是如何找到一个新的方式打败曾经的自己,他们的答案却是「重新定义自己」。
如同我一直相信快乐应该是简单的,任天堂则是这个理论的最佳践行者。在王泪里,仅凭「究极手」、「余料建造」和「通天术」等几个基本的新规则叠加,就让整个游戏的乐趣全面升级,产生了类似通过政策微调扭转国家命运般的伟力。而当我们更本质地看待这几个新规则,其实它们就是可以组合零件的玩具和每个人小时候都曾幻想过的对物理屏障的突破,滑翔伞和「倒转乾坤」也是在满足我们对于挣脱重力与时间束缚的想象。
有趣的是,游戏大年2023的神作实在太多,以至于王泪并没有如愿拿到TGA的年度游戏,最终的赢家属于《博德之门 3》。博德 3 很有意思,但是因为回合制设定和巨大的文本量,我并没有通关,打算留着放假慢慢玩,这个游戏在开放式结局上做到了某种极致,有几万种可能,每个人都可以带着自己亲手捏出来的丑八怪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另外,年初的《寄梦远方|SEASON: A letter to the future》是我偏爱的文艺片类型独立游戏,在PS5上用自适应扳机蹬自行车是个很奇妙的体验,不但能分辨出上坡和下坡,也能感受到草地与石子路的不同。秋天发布的《超级马力欧兄弟 惊奇》则用一种精神状态极不稳定的方式呈现了前所未有放飞自我的 2D马力欧。对于创意工作者而言,这个游戏在用一种极为残暴的方式挥霍idea,它恨不得每一个小关卡都要塞入无数新想法,而且绝不重复,这种恃才傲物的放肆有种「朱门酒肉臭」般的优越感,也带来了令人疯狂上头的极致娱乐效果。晚上结束工作来上一局,瞬间横扫疲惫,合作模式动辄让人笑到脸部抽搐。
明年夏天,我们将等到《黑神话:悟空|Black Myth: Wu Kong》,后年还有万众瞩目的 GTA6,哪怕只是为了看一眼这些「活久见」的奇迹,也得好好活着。
○ 在江边晒太阳的下午 @ 徐汇滨江
清明之后,阳光就开始美好得越来越过分,有时甚至会让我觉得在这样的天气把人关在房间里上班是犯罪。
于是一个籍籍无名的下午,我带上公司同事一起骑车到徐汇滨江的绿地,在太阳底下一边喝咖啡一边开会。聊了什么不看笔记已经想不起来了,但是那个下午如同电影里的一个空镜,乐章里的一个break,摆盘里的一朵花,成为我生命中一块毫无意义却又格外治愈的留白。当然,据说我还错过了另外一块精彩的留白。
今年夏天我受邀去长白山参加一个广告节的终审,因为出发时忘带了行李,改签了后面的航班。好不容易赶到以后,在当天的晚宴上,中国著名创意人华安老师拍着我的肩膀笑眯眯地跟我说,老蔡你不知道你错过了什么,我们今天下午几个人骑着共享电动车去了郊外,太特么开心了,我已经好久没有那么开心了!
我懂。
人生所有的快乐都是要兜个大圈子再回到那些你早就拥有的东西上,所有美其名曰高级的快乐其实都是假的,真正的快乐都特别简单。但有意思的是,那个兜圈子的过程又是必不可少的,我们需要那个圈子来确认快乐不在别处,就特么在这。
○ 骑车去了任天堂 @ 京都东九条
今年暑假,和饺子来了一次1v1父子之旅,也是我们「三年困难时期」之后第一次出国。
旅程很开心,最开心的是在京都的那几天。
吃过晚饭,我们无所事事地沿着鸭川散步。别人喝酒,我们喝饮料,一样的惬意自由。我们在京都的一个重要计划是去任天堂总部门口拍张照片,我问饺子咱们打车去还是骑车去,他说骑车。于是转天我们租了酒店的自行车,我带着他在狭长的街道里穿梭如风。
我一辈子都忘不了那天有多热,路程还没过半已经汗流浃背,饺子在狭小的后座被垫得也很憋屈。直到我们看见那栋纯白的建筑上挂着熟悉的Nintendo logo时,疲惫感才被抛到了脑后。
任天堂总部并不开放参观,我们把自行车放到大门一侧刚准备自拍时,一辆很小的Nissan开过来停在我们旁边。车上下来一个工程师模样的大叔,我以为他是要提醒我们这里不能拍照,谁知他轻轻拿过我的手机示意我们摆好Pose,帮我们留下了格外美好的瞬间。
回来的路上,我一边蹬车一边问饺子,你那么爱打游戏,不如将来到这来工作吧?饺子说好。我记下来当个证据,免得他长大了耍赖。
在东京的时候,我还带他去新国立美术馆看了蔡国强的展,让他看到中国的艺术家可以用最中国的方式被全世界仰望,这是我能想到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了。
今年的旅行运超好,在朋友们的帮助下看了Coldplay的演唱会,住了季裕堂设计的虎之门安达仕,去香港M+泡了一整天,还跟着钓鱼佬翁大师去东洲岛骑了车路了亚……
2024,要去一些更远的地方。
○ 站在草地上流着泪看草东 @ 浦东森兰绿地
情绪是有力量的,「感动」可能是所有情绪中对我影响最大的那个。
会因为被一支广告感动而最终做了广告,也会被一句弹幕感动到觉得人间值得。
说来离谱,乐夏3没能给我的感动,AI孙燕姿却给了我很多,听着那个熟悉又说不出哪里陌生的声音唱出别人的歌曲,我一方面替歌手的职业命运担忧,另一方面也感慨人类再也不会失去任何一个好声音了。
人到中年看过无数次演唱会,却是第一次看音乐节,坐在简单生活节的草地上一边听歌一边看年轻人集体发疯,非常带劲。从下午守到晚上,终于等来了草东,毫不夸张地说,现场绝佳的表现力和超高水准的编配再加上观众的疯狂,我仿佛看到了1994年的红磡,看到了鼎盛时期的何勇、唐朝那种有力量亦有信念的音乐现场。
我和媳妇在人群中一边蹦一边唱一边泪流满面。
如同金马60的纪念短片在朋友圈的刷屏,我们为优秀华语音乐和电影感动,为华语世界生生不息的创造力感动,不论此岸还是彼岸。
○ 百鬼夜行 @ 上海梧桐区
这一年依旧有很多魔幻的事,有的能让人笑出来,有的不能。排名不分先后,枚举如下:
/
因为偶然一次忘记了给月结的保洁阿姨付钱,可爱的绍兴阿姨给我留了一个字条,让我知道鲁迅的文风并不特别,可能只是一种地域特色。我珍藏了这张纸片,打算找时间裱起来。
/
陈丹青在我家门口骑共享单车被交警罚款50。
/
梧桐区的年轻人把万圣节全面内化成了中国人民自己的节日,还把它扩展成万圣周。那段时间每天都能在路上看到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的人,空气里弥漫着当代年轻人顽强的生命力。我非常讨厌一切的「沪吹」行为,坚决拥护「一个中国」原则,这次万圣节让我真切感受到一种真正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不是「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而是「我的可以是你的,你的也可以是我的」。
/
坂本龙一把专业、优雅和轻盈保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
歌手李玟和演员Mark Margolis在夏天相继离世,《月光爱人》与毒枭萨拉曼卡的轮椅响叮当都成绝响。
/
亚洲电影巨匠侯孝贤再也不能拍电影了,万玛才旦导演离世。
/
在北京探班原子特效工作室,见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
/
《风骚律师》第六季入围白玉兰奖最佳海外剧集并遗憾落败。
/
今年收到的父亲节礼物是饺子拿着我的switch在《塞尔达传说:王国之泪》里手工狩猎的白银人马刃角和武器。
/
看了王村村造出荧光海的视频我大受震撼,和他在上海面基成功,他说他的下一个计划更疯狂,祝他成功。
/
张大鹏导演的电影《无价之宝》今年终于上映,我们为奔跑的人电影工作室做了动画片头,二木老师「巧妙」地把我的丑照藏在了几帧画面里。
……
「线索」
○ 发不出来的 2022
也不知道他们在怕什么,根本都没什么人看的年更公众号,却在今年的整个上半年让一篇记录自己生活的个人盘点始终无法存活。发了删,删了发,哪怕后来搬运去了其它平台,一样难逃厄运。
再后来大家开始纷纷私信我,留下邮箱,我再手工一一发出去。直到9月份,我突发奇想,以「非群发」的模式又发布了一次,终于坚强地活到了现在。没看到的可以点这个链接过去看,熟成365天再重温,想必风味愈发浓厚了。
2018年开始写公众号,到今年这一篇,也算新攒下了6篇年度盘点。——这惊心动魄的6年啊…世界下沉,时光坠落,我用文字抓住的这些个稻草,可能每一根都会在未来成为我们的集体回忆。
○ 墙头上的朋朋
朋朋是一只猫,从去年开始出现在我们家遮阳棚上。后来每天都来看我,不要任何吃的,也不想失去自由,只求一撸。见她十分友好,我给她取名朋朋。
朋朋大部分时间都在高处,遮阳棚收起来的时候她就趴在墙头上晒太阳,到了夜里会伏在棚子沿上隔着窗户默默看我。开始我以为她是心血来潮,后来发现这猫风雨无阻,四季无休,只要远远听见我骑车回来就开始叫,直到我登高扒在墙头上给她挠头为止。后来墙头被月季藤蔓爬满,她宁愿忍着刺痛,也要一边呼噜着一边求撸,百折不挠。
朋朋的出现,拓展了我对猫这种动物的理解边界,我要说是因为她爱上我了,多少显得有点油腻,但这种柏拉图式持之以恒的守候确实让我不知道该如何应对……
有知识渊博的朋友,欢迎留言帮我答疑解惑。
○ 也值一个屁
我难以掩饰对这篇推文的喜欢,从6月份到现在,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翻出来重读一遍。
这篇文章印证了我一直以来的观点,人生只有两件事最重要:一件是尽早弄清楚自己热爱什么,另一件尽早搞明白自己擅长什么。擅长的事情是饭碗,热爱的事情能让你开心。倘若热爱的刚好也是擅长的,那是真正的人生赢家,但绝大部分人都不会如此幸运。而悲哀莫过于误以为热爱的是自己擅长的,缘木求鱼,浅醉一生。
当然,更普遍的情况是,不清楚自己擅长什么,也没想过自己热爱什么,一脚香蕉皮滑到哪算哪。客观地说,虽然这样的人生难免平庸,但未必不快乐。毕竟匆匆几十年也就屁大点事,烦恼全是庸人自扰。
○ 另一个乌托邦
是的,今年乌镇戏剧节我仍然没有错过,全世界的戏剧团体又都回来了,开心。
一个礼拜密集看了十几部戏,信息量极大,看完戏跟同事们一边打牌,一边讨论,堪称成年人的顶配娱乐。
今年的大师单元里美国戏剧家罗伯特·威尔逊带来的《H-100秒到午夜》超越了我的欣赏水平,而法国国宝级戏剧导演乔埃尔·波默拉的《童话传奇》我可是太爱了。《童话传奇》用一帮成人演员构建出毫无违和感的青少年与AI机器人共处的未来世界,以一个个独立的小篇章探讨了人类必然会遭遇的有关人工智能的伦理困境。故事流畅易懂,但背后的哲思却极深,简洁优雅的舞美和令人惊叹的表演相得益彰,如果有幸碰到这部戏可以无脑冲。
今年好看且没有争议的戏很多,像《暴风雨》、《倒行逆走新世纪》、《雪》都各有各的精彩。而本届乌镇戏剧节争议最大的戏很可能是孟京辉导演重排的《臭虫》。
讨厌《臭虫》的人甚至不到10分钟就开始骂骂咧咧地退场,我看的那场到最后差不多走了1/3。我非常喜欢这部戏,我觉得《臭虫》是一个极佳的意识形态寓言,深刻程度不在孟版《茶馆》之下,戏剧爱好者完全可以此剧当作认知与趣味的试金石,碰到同样喜欢的人值得立刻加好友。诚意推荐这部戏给所有心智健全又有幽默感的知识分子。
戏剧节结束之后,我去参观了传说中的乌村,发现那又是另一个不同形态的乌托邦。
乌村有稻田,有各种果树,有鱼塘,有专门养鸡的小岛,有精巧又自给自足的完整生态。两间酒店一间高端现代,一间乡村风情,同样都有高规格的设计和服务。所有轻量化户外的活动在乌村全有,连自助烧烤的区域,他们都配备了独立的土灶和上下水。
那天我爬上了树屋,从小窗户里俯瞰整个「村庄」,开始想象自己在都市生活之外的另一种可能,血液中流淌的华夏农耕基因瞬间就全面苏醒了,在那一刻,李子柒陶渊明袁隆平与我同在。
乌镇和乌村连在一起,又截然不同,但它们都用最中国的方式接入了世界,值得所有的关注与敬意。
○ 广告去哪
这一年,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玩得有多开心,忙得就有多苦,更苦的是那些无疾而终的创作。
这一年为年度爆款纪录片《这货哪来的》做了国民App里的互动应用,发布了去年和润物定格动画合作的《五行山》,拍了胡歌、舒淇和秦昊,做了杭州亚运会赞助商的巨幅系列户外,搞了一个AI+实拍的实验性探索……除此之外,还为我喜欢的几个品牌写了几版很有意思的脚本,但因为各种原因遗憾流局。
出街都是幸运,遗憾才是人生。
互联网越来越传统,线下越来越新锐。泡沫消逝,增速放缓,人们不再愿意为明天花钱,此刻的感受变得格外重要。广告的时代意义悄然转变,不止是如火如荼的消费战鼓,还得是消食败火的安神之音。品牌的沟通重新进入意义与效率的双重自省,流量逻辑渐渐失效之后,理性和常识又得以浮现。
当然,市场疲惫,广告自然也兴奋不到哪去,但只要市场不死,广告就不会死。
「可能」
100年后,当2023变成历史书中的一个条目,这一年最重要的关键词必然是「生成式AI」。
original image created with MJ v5 by Piemeng
我相信在奥本海默心里世界至少死过一次,而在ChatGPT们面前,人类世界宛如新生。
以我浅薄的计算机专业视角来看,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方式、文明的记录与传承模式等一切底层逻辑都已经被生成式AI推翻重写了,无论我们在此时此刻能意识到多少。
生成式AI绝不是一个工具,更不是一种流行文化,它站在人类智慧总和之上持续迭代,将会重新定义人类存在的意义。——想象一下,所有能被习得的知识和技术都将变成公共资源,每一个崭新的人不再需要从头开始花几十年时间用古典的方式读书学习,人与人之间的能力差异将无限趋近于零。理论上再也没有什么玄妙的东西不能被数字化再现,包括人类的情感在内,一切都只是时间问题。
在2024这个迫近的未来,我们很快就能用上Apple Vision Pro,真与假之间的边界将变得越来越模糊,也越来越不重要。我们将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体验和创造,不管人类有没有真的准备好进入良夜,命运的齿轮早已运转如飞。
在更大的时间尺度里,文明的演进不过只是一个个瞬间——上一秒呼喊下一秒沉默,上一秒毁灭下一秒创造,上一秒纪念下一秒遗忘,上一秒黯淡下一秒光明……循环往复,永不止息。
而我们所向往的,可能在过去,也可能在未来,但不在此刻。
2023年11月2日The Beatles在AI的帮助下发布了最后一支单曲《Now and Then》,半个世纪过去,我们听到了一首来自1978年的新歌。你听,这个声音如此真切,我的眼泪正不受控制地流下来,滴在键盘上,滴在栩栩如生的假花上,滴向过去与未来的时光之隙。
I know it's true
It's all because of you
And if I make it through
It's all because of you
And now and then
If we must start again
Well, we will know for sure
That I will love you.
—— John Winston Lennon 《Now and Then》
谢谢每年准时守候这篇文章的每一个你,新年快乐!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311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