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挨骂的“张坤们”,到底冤不冤?

声明:本文来自于微信公众号锌刻度(ID:znkedu),作者:陈邓新,授权站长之家转载发布。

中概K12教培股惨遭重锤,也拖累了A股,2021年7月26日A股一度暴跌超过上百点,令2021年本就表现不佳的顶流基金经理雪上加霜。

“回首自己以往的判断,发现有不少错误。”

这是顶流基金经理张坤在2021年第二季报中吐露的心声,为其管理的四只基金业绩不尽如人意做了总结,更是坦言:“从目前的判断来看,未来几年预期回报率下降可能是难以避免的。”

事实上,认错的不仅仅是张坤一人。

包括杨浩、王崇、焦巍等基金经理都或多或少向投资者致歉,譬如管理规模高达163.34亿元的交银新成长混合基金经理王崇直言:“从(第)二季度来看,基金组合整体表现不佳,组合内个别重仓股跌幅较大,我们向基金份额持有人表示深深歉意。”

对基金经理的歉意,投资者答应吗?“百亿基金+顶流基金经理”的组合怎么就不吃香了?中小基金又凭什么上演了弯道超车?

谁也想不到,2020年的“小甜甜”,变成了2021年的“牛夫人”。

颓势已现,选择原谅还是“分手”?

互联网时代,蹿红很容易,跌落神坛更容易。

据Wind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基金涨幅TOP10中无一是百亿基金,也几乎不见顶流基金经理的身影,昔日王者易方达蓝筹精选涨幅仅为5.2%,而1084只百亿基金的涨幅中位数为5.8%,至于易方达中小盘非但没有上涨,反而上半年收益为负。

图片

易方达蓝筹精选前十大重仓股

不可否认,“张坤们”的颓势肉眼可见。

“现在卷成这样了?以前都是年报认错,现在季报就认错了,那以后是不是得按月认错、按周认错?”投资者高鹏如是说。

作为一名“韭零后”,高鹏曾在A股吃够了苦头,这三四年主要依赖基金理财,对一时的得失并不太在意,“胜败乃兵家常事,那有什么常胜将军”。

“我本来考虑的就是长线,不在乎短期波动,既买之则安之。”高鹏表示接受“张坤们”的致歉,理解短期业绩压力大了、责备多了不得不出来安抚投资者,“比绝对值,还是他们赚得多哟!”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1年第一季度基金合计亏损2102.06亿元,而二季度基金合计盈利8645.33亿元,其中蔡嵩松旗下的诺安成长混合最多高达98.02亿元,易方达蓝筹精选混合、银河创新混合、华夏能源革新股票等盈利均超50亿元。

与高鹏不同,谷坤的态度迥异。

定居北京的互联网从业者谷坤,已有十余年的基金投资经验,见惯了风水轮流转,“张坤还可以认错,还可以东山再起,可好多掉队的连道歉的机会都没有。”

复盘来看,往年业绩名列前茅的基金,隔年往往就萎靡不振了,堪称一道基金“魔咒”。

对此,谷坤深有体会:“感觉就是一招鲜吃遍天,实际上哪有这样的好事情,也不知道是到底是真选对了,还是蒙对了。”

谷坤告诉锌刻度,上半年及时切换了重仓周期股的基金,收益还不错,没有被顶流基金经理拖累。

怎么突然就不能打了

致歉背后则是外界的疑惑,“张坤们”为什么不行了?究其原因有三。

首先,抱团严重分化。

“张坤们”之所以出圈,皆因在A股抱团被誉为各种“茅”的白马股,享受到了“抱团红利”,从而缔造了超额收益的契机。

对此,阿尔法工场研究院表示:“赚多了,就会想着为自己的仓位留一条后路,特别是大型基金,不可能等到抱团股崩盘再走。”

换而言之,抱团越到后面越难,不再是雨露均沾。

2021年1月25日,董承非第一个出来跳反:“这种牛熊转换的时候是市场最危险的时候,对我而言,宁愿做在左边,做在前面一些。”

之后,抱团出现了严重的分化。

某私募投资部经理陈听涛告诉锌刻度:“抱团经过了初赛、复赛,现在到了决赛阶段,抱团不是崩溃了,而是抱得越来越紧了,去年的白酒、消费、医药等无缘决赛圈,唯有新能源、半导体、光伏等入选了,跟不上节奏就赚不到钱。”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第二季度基金增持较多的行业为锂电池、芯片、光伏、有色、化工、煤炭等。

其次,能力圈迭代错乱。

在资本市场有一句老话“你永远赚不到认知范围以外的钱”,为此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迭代,从而扩大能力圈的边界。

而扩大边界,并非总是一帆风顺,也有可能出现迭代错乱。

如此一来,在抱团分化的背景下,如若基金没有在新能源、半导体、光伏、顺周期等行业上下重注,业绩自然就掉队了。

对此,银华富裕主题基金经理焦巍表示:“当习惯用商业模式和终局思维去看公司竞争格局时,会错过很多高增长低壁垒行业的投资机会。用同样的模式思维,可以在芯片设计领域找到投资对象,但对新能源领域的机会全部失之交臂。”

图片

2021年上半年管理规模TOP3

简而言之,赛道不同适用的方法论也不同,然而接纳不同的方法论并非易事,人们总是乐于强化之前成功的方法论。

更通俗地说,就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要及时跟上资本市场的节奏,而不是要资本市场等你。

再次,重仓踩雷。

踩雷不可怕,可怕的是重仓股踩雷,进而严重影响业绩,张坤、杨浩、王崇、焦巍等基金经理无一例外。

譬如,张坤踩雷了美年健康,后者步子迈得太大,通过以外延式增长为主、内生式增长为辅的打法高速扩张,如今打法证伪,股价跌跌不休。

再譬如,顺丰控股为杨浩、王崇、焦巍等基金经理的重仓股,却没想到2021年第一季度巨亏,股价从此一蹶不振。

规模是业绩的“敌人”? 

百亿基金风光不再,中小基金唱起了主角。

据天天基金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金鹰民族新兴混合以53.15%的涨幅成为最赚钱的基金,其规模不过3.95亿元,而TOP10清一色为中小规模基金,其中有6只规模不足2亿元。

图片

金鹰民族新兴混合

金鹰民族新兴混合的基金经理韩广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重点关注盈利增速较快且未来全貌更加清晰的公司,这也是我们一贯的投资框架,在今年上半年取得了较好的投资应对表现。”

而Wind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共有57只基金涨幅超过30%,可截至2021年3月31日,27只的规模不到2亿元,近8成的规模不到10亿元。

也就是说,2021年从头到年中,都是中小基金表现的更为优异。

华泰证券的一名分析师告诉锌刻度:“中小基金规模较小,在市场风格切换之余,表现得更为灵活,重仓新能源或者有色等就可以跑得更快。”

一言以蔽之,船小好调头。

某公募基金公司执行董事刘旭凌告诉锌刻度:“规模是一把双刃剑,在提升了资金优势的同时,也降低了灵活性,规模越大调仓带来的冲击成本也越高,因此调仓多数情况下难以一蹴而就,而中小基金这无此顾虑,不会选择‘死扛’或‘硬抗’。”

刘旭凌进一步表示,船小好调头这个现象历史上曾多次出现,共同特征为市场处于风格切换、结构性行情阶段,呈现明显的震荡走势,并非资本市场的常态。

长远来看,百亿基金的路似乎更宽。

而某国际投行工作人士彭少新也持同样的观点:“一些中小基金的投研能力相对较弱,多依赖基金经理个人能力单打独斗,业绩的可持续性仍不好说。”

譬如,天治核心成长成立于2006年1月20日,成立之初规模为3.13亿元,2007年因为抓住钢铁这条主线,业绩大放异彩,此后的业绩再不复昔日的荣光,截止2021年6月30日规模为4.97亿元,并未从中小基金成长为大型基金。

总而言之,尽管“张坤们”当下的颓势肉眼可见,然而并非没有翻身的机会,未来是继续城头变换大王旗,还是王者归来,仍有不确定性。

时间,会给出最终的答案。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33994.html

(0)
上一篇 2021年7月26日
下一篇 2021年7月2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