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堡礁是澳大利亚著名自然保护区,于1981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澳大利亚首个列入名录的项目。
近年来,由于化石资源开采和相关货运港口建设、农业污染、气候变化等造成遗产地生态恶化问题,专业咨询机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曾多次建议世界遗产委员会考虑将该项目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7月23日经讨论决定,推迟到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再审议澳大利亚大堡礁项目有关议题。此次决定,给予澳大利亚政府更多时间。澳大利亚方面表示,已经为改善大堡礁状况投入超过30亿澳元。
气候变化、污染物排放
大堡礁面临多个威胁
自1995年以来,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导致大堡礁损失了一半珊瑚。其中,体积较大、本身也是一系列海洋生物栖息地的枝状珊瑚尤其受到威胁。
珊瑚虫是形成珊瑚礁的主干,它们对海水温度高度敏感。如果水温太高,它们便会死亡。
仅仅在过去五年期间,大堡礁已经遭遇了三次大范围珊瑚白化事件。
珊瑚白化是指受到压力的珊瑚排出生活在它们里面的藻类的现象,这些藻类既赋予了它们颜色,也给了它们生命。这些珊瑚之后会变成白色,这个过程也称白化。
气候变化也会导致海洋酸化及珊瑚礁侵蚀问题。
如果在白化之后海水水温重新下降,珊瑚礁有可能得到恢复。整个恢复过程至少要花10到15年时间。
但科学家们警告称,大堡礁如今正处在崩溃边缘。
在2016及2017年的白化事件发生后,一项研究发现,当地已经没有足够多的成年珊瑚来让受影响最严重的区域实现正常再生。
2019年,澳大利亚将大堡礁的长期展望下调至“非常差”。大堡礁海洋公园管理局曾表示,气候变化仍然是这里面临的最大威胁。
另一方面,多年来,沿海开发及农业污染物排放等人类活动也对大堡礁的健康带来了挑战。
附近农场的沉积物、氮和杀虫剂流入大堡礁,降低了水质,使得藻类不断生长。非法捕鱼,甚至游客在旅途中对珊瑚的破坏也是当地面临的问题。
而珊瑚的天敌——棘冠海星则是另一个大问题。
伴随周围海洋生物的减少,棘冠海星的数量增长迅速。一个棘冠海星便可消灭大片区域内的珊瑚。
专家呼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保护措施还需要做什么?
在2016年、2017年发生白化事件后,澳大利亚政府承诺,向大堡礁提供价值5亿澳元的救助计划。其中措施包括杀死棘冠海星,向农民支付费用以减少向大堡礁排放农业物质。
但批评人士表示,这项计划中没有措施针对气候变化这一主要威胁。专家警告称,拯救珊瑚礁的唯一方法是,立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联合国表示,即便世界将全球变暖控制在1.5摄氏度,世界上90%的珊瑚仍将死亡。
自工业革命前以来,全球气温已经上升了大约1摄氏度。
科学家们表示,人们必须放弃使用化石燃料。
澳大利亚方面指出,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但批评人士仍表示,澳大利亚政府正在进行拖延。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化石燃料出口国之一,澳大利亚继续倡导使用煤炭、天然气与石油。该国也在游说反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大堡礁列为“濒危”遗产名录。
而大堡礁的故乡昆士兰是世界上煤炭开采产业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澳大利亚已经承诺一项2030年排放目标,届时将比2005年的排放水平减少26%,但联合国称,澳大利亚没有朝着正确的轨道去实现这个目标。
尽管美国、英国及许多欧洲和亚洲国家已经承诺到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面临压力的澳大利亚迄今为止没有做出相同承诺。
原创文章,作者:Maggie-Hun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36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