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小史:从混血怪胎到移动巨人

四年不到的历史,八次大版本更新,Android 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化,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占领移动世界。当年脆弱的混血“怪胎”如何成长为今日移动平台的巨人?

扑朔迷离的初年

2003 年 10 月,安迪·鲁宾等人创立 Android,2005 年 8 月 17 日,Google 收购 Android 团队,2008 年 10 月 22 日,第一台搭载 Android 系统的手机 T-Mobile G1 正式发布。

维基百科英文版的 Android 条目这样描述早期 Android 的历史。然而 Android 在它的最初岁月里经历了怎样的蜕变,我们基本不得而知。我们能够知道的是,乔布斯曾经指责 Android “无耻抄袭” iPhone 的创意。

Android 小史:从混血怪胎到移动巨人

这样的指责多少是有点依据的,后来 Google 在与 Oracle 的法律纠纷中曾经自曝其于 2006 年递交 T-Mobile 的初代 Android 手机基本配置要求:

  • 200 MHz ARM 处理器
  • 64 MB 内存
  • 200 万像素摄像头
  • MiniSD(确实是 MiniSD 不是 MicroSD)卡槽
  • 高端型号可以附加蓝牙、GPS、Wi-Fi 甚至第二块屏幕

当时的 Android 指导配置表基本没有提及触屏操作,并且后来披露的当时原型机也确实不支持触摸屏,而是通过与黑莓触控板和诺基亚五向键类似的组件来进行操作,并且原型机搭载了非常类似黑莓手机的直板全键盘设计。这个版本的机器预计于 2007 年夏天正式发布。

然而 2007 年 1 月 iPhone 发布前后,Google 临时改变了想法,推迟了 Android 机器的上市时间,并且对配置和参数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在当年 5 月的文档中,Google 这样描述其全键盘和触摸屏的关系:

机器将会支持触屏操作,但是产品本身系完全为物理键盘操作而设计,因而触摸屏绝无可能完全取代物理键盘。

而搭载当年五月构建的 Android 系统的手机,则是下面这个样子的,它看起来非常像黑莓,并且没有触摸屏。

Android 小史:从混血怪胎到移动巨人

2008 年初,Google 又向运营商展示了一个新的原型机,这一机器终于搭载了触摸屏,然而其外形依然极为类似黑莓手机。到了 2008 年 10 月,Google 正式发布的第一台 Android 手机 T-Mobile G1,却是大触摸屏为主,侧滑全键盘为辅。

后来有说法称当年 Google 内部有 Sooner 和 Dream 两套方案,Sooner 系黑莓式的非触屏全键盘手机,Dream 系全触屏手机,iPhone 的出现让 Google 抛弃了 Sooner 方案走向 Dream。然而从已公开的材料来看,Sooner 方案是确凿存在的,但是在 iPhone 出现之前 Google 内部是否真的存在 Dream 这一方案,则并无定论。

有趣的是,第一台正式发布的 Android 手机 T-Mobile G1,它在制造商那里的代号叫做 HTC Dream。

Android 1.0:幕布撤去,传奇开演

2008 年 10 月 22 日,是 Android 时代正式开始的日子。这一天,Google 和 T-Mobile 共同发布了第一台 Android 手机 T-Mobile G1,这台机器搭载了 Android 1.0 版本的系统。很多今日看来不可或缺的特性在当时并不存在,但不少今日仍然成为优势的基础特性则已经在此刻定型:

Android 小史:从混血怪胎到移动巨人

下拉式通知栏

在 iOS “重新发明”下拉式通知栏三年之前,Android 在其正式上市的第一天就已经拥有了这个特性。从 Android 正式发布的第一天开始,下拉式通知栏就拥有“免打扰”和“易查看”两大基本特点。这一点从 1.0 到 4.1 从未改变。

桌面小组件

从发布第一天开始,Android 就拥有桌面小组件(Widgets)体系。这个特性几经改进一直保留到了现在,并且直到今天仍然是 Android 优于 iOS 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是在那个时候,用户只能使用系统预置的几个,第三方开发者无法自行开发小组件。

强大的 Gmail 集成

直到今天,Android 手机的 Gmail 客户端依然是全平台最好的 Gmail App。G1 发布的那个年代,已经有不少智能手机可以通过 POP3 和 IMAP 来收发 Gmail 邮件,然而它们都没有对 Gmail 的特色功能如存档、标签和对话式展示提供足够的支持。Gmail for Android 从发布之日起就完美支持网页版 Gmail 的所有特性。

Android Market

现已改名 Google Play 的 Android Market 从诞生之日起就内置在系统中了。虽然当年的 Android Market 其实应用数量很少,界面也相当简陋。

有趣的是,这一版 Android 系统界面由著名的瑞典设计公司 TAT 提供。后来,TAT 被 RIM 收购,专为 RIM 旗下的 PlayBook 和 BB 10 等产品设计交互界面。也跟着 RIM 一起步入了穷途末路。

Android 1.1:修正与验证

2009 年 2 月,Android 1.1 发布,这一版更新基本没有添加新特性,而是修复了之前四个月中发现的大量 bug。

此外,这一版 Android 更新的重要意义在于它验证了 Android OTA 更新推送机制的可靠性。在当时,不需要连接 PC 直接 OTA 推送更新的方式是很罕见的,不过 Android 创始人安迪·鲁宾之前创办的 Danger 公司则已经为其旗下的各种手机设备提供 OTA 方式更新很多年。Android 的 OTA 推送做法和技术与其一脉相承。

Android 1.5 Cupcake:一次巨变

从这一版开始,Android 开始以按照英文字母表顺序排列的甜点名称作为其公开的版本代号。这一版本对界面上的各种细节进行了谨慎的打磨,比如顶部通知栏的光泽、桌面搜索组件的透明度和应用程序列表按钮上的纹理质感。大多数用户并不会特别去注意这些细节,因为 Android 1.5 同时还带来了大量显著的新特性:

Android 小史:从混血怪胎到移动巨人

虚拟键盘

现在的新 Android 用户可能很难想像,当年最早期的 Android 是没有虚拟键盘的,最早的 G1 用户们要输入文字必须开启侧滑实体键盘。Android 1.5 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从此 Android 用户在竖屏时也可以使用虚拟键盘输入文字,Android 也终于可以彻底抛弃实体全键盘。事实上 Android 1.5 发布后 Google 和 HTC 随即发布了第二台 Android 设备,也是第一台不带侧滑全键盘的 Android 设备——HTC Magic。笔者曾经有一台 HTC Magic,并至今怀念其优美的外观曲线和大小适中的 3.2 寸屏。

Android 小史:从混血怪胎到移动巨人

此外,在发布虚拟键盘特性的同时,Google 还开放了第三方输入法接口,使第三方输入法可以轻易地整合到系统之中。这样的举措催生了大量优秀的第三方输入法,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 iOS 自己做不好中文输入法还不允许第三方输入法接入的行径则经常被认为是在耍流氓。

第三方桌面组件

从 1.5 版本开始,第三方应用可以向系统添加桌面组件。从此以后用户们可以直接在桌面上看新闻、发微博、刷人人,甚至科学上网。

剪贴板增强

从 1.5 开始,复制粘贴功能不再局限于文本框和链接,用户现在可以直接复制其它应用中的文字内容,比如浏览器中网页上的文字。

拍摄和播放视频

是的,最初的 Android 有摄像头,但是不能拍视频也不能播视频。从 Android 1.5 开始,这种情况得到了改变。

其它

除了上面这些重大的新特性外,还有大量较为细小的更新,例如 Gmail 应用中的批量处理邮件、Youtube 和 Picasa 应用中的上传视频和照片等等。

Android 1.6 Donut:碎片化的开始

尽管没有带来像 1.5 一样多肉眼可见的巨变,Android 1.6 仍然提供了大量不易察觉但影响深远的新特性。例如:

CDMA 支持

从 1.6 开始,Android 系统可以支持 CDMA,从此全球几乎所有的运营商都可以出货 Android 设备,这一举动大大加快了 Android 的扩张步伐。

多分辨率支持

此前,Android 系统设备只能有一种分辨率,即 480×320,从 1.6 开始,Android 系统可以支持几乎所有的分辨率。从此以后各种形态、各种尺寸的 Android 设备开始大爆发,Android 长期为人诟病的“碎片化”问题也由此开始。

全局搜索

之前 Android 标志性的桌面搜索组件只能进行 Google 网页搜索,从 1.6 开始这个搜索框可以用来搜索手机中的几乎所有数据,比如应用名称、联系人、音乐曲目、邮件内容等等。此外,Google 同时还开放了接口允许第三方开发者将自己应用的数据整合到这个全局搜索框中。

Android 小史:从混血怪胎到移动巨人

Android 2.0/2.1 Eclair:里程碑和亲生儿

Android 2.0 发布于 2009 年 11 月,最初独占预装于 Motorola Droid(大陆俗称“里程碑”)。除了把屏幕分辨率推高到同时期鹤立鸡群的 854×480,以及彻底毁掉 Palm 的 webOS 复兴希望以外,这个系统还带来了很多意义重大的改进:

Android 小史:从混血怪胎到移动巨人

多账户支持

从 2.0 开始,用户可以给 Android 手机同步多个 Google 账号和非 Google 邮箱帐号,Exchange 支持也被添加进来。拥有多个邮件地址的用户们有福了。

多账户支持特性的另一表现是从 2.0 开始 Google 允许第三方服务如 Facebook 和 Twitter 等将自己的账号服务植入到系统级账号同步体系中来。这一特性本意是为了整合用户的社交网络,然而在神奇的天朝,这导致众多剥离掉 Google 账号服务的公司们纷纷把自己的账号体系整合定制到 Android 手机中。

Google 地图实时导航

从 2.0 开始 Google 地图可以进行实时导航。并拥有一般导航仪常见的语音导航、车载支持、路况信息等功能。尽管这一实施导航功能还存在诸多缺陷,例如无法缓存数据、不能离线使用等等,但是基本已经能够满足一般的使用需求。

全新的内置浏览器

从 2.0 开始,Android 默认内置的 Chrome Lite 浏览器开始支持双击缩放(尽管此刻它依然没有双指缩放特性),支持 HTML5,支持全屏观看视频,并且改进了地址栏的功能。

此外,Android 2.0 还带来了联系人信息整合等新特性,把多点触摸引入虚拟键盘,并且为 Motorola Droid 的高分辨率屏幕重新改进和适配了新的界面和桌面组件设计。

Android 2.1 不久后发布,是 2.0 的 bug 修正版本,Google 并没有给 2.1 提供新的甜点代号,但是由于其对 2.0 的种种改进,后续的大部分机器都跳过 2.0 直接预装了 2.1 系统。

Android 小史:从混血怪胎到移动巨人

Android 2.1 系统只带来了动态壁纸、新的锁屏样式等小改动,不过 Google 在这一版上做出了一个真正意义重大的举动:面对当时各种硬件厂商层出不穷的定制界面和参差不一的更新时长,Google 开始意识到应该发布搭载原生 Android 系统的指导性设备,这样的努力从搭载纯原生 Android 2.1 的 Nexus One 开始。Google 制造自己“亲儿子”的传统由此开启。

Android 2.2 Froyo:更多改进,更好设备

2010 年中期发布的 Android 2.2 带来了多项显眼的改变:

  • 新的 Launcher 界面。从 1.0 开始沿用至 2.1 的 Launcher 界面得到了改善。尽管这些改进之处在很多厂商定制的第三方 Launcher 上早已存在。
  • 新的相册界面。Google 使用 3D 相册界面来向开发者展示 Android 的 3D 性能。
  • 移动热点。从 2.2 开始 Android 设备可以将自己的 3G 网络连接分享为 wifi 信号,不过很多运营商为了保护自己的业务而禁用了这一功能。
  • 密码解锁和 PIN 解锁。更安全的密码解锁和 PIN 解锁在这一版本中得以加入。
  • 企业级改进。大量 Exchange 相关特性被加入进来,Google 开始利用 Android 涉足企业级市场。

此外,Android 2.2 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 Google “亲儿子”的优越性:Nexus One 成为第一个接收到 Froyo 更新的设备,而很多第三方硬件厂商的官方 ROM 版本号则永远停在了 2.1~

Andorid 2.3 Gingerbread:踏足游戏市场

Google 和三星合作,以三星旗下的著名机型 Galaxy S 为基础制造了第二代“亲儿子” Nexus S 作为 Android 2.3 Gingerbread 的首发设备。从 Nexus S 开始,创始人安迪·鲁宾所钟爱的硬件轨迹球设计作为旧时代的最后遗迹被彻底抛弃。

从 Android 2.3 开始,为了顺应 Android 设备广泛采用 AMOLED 显示屏的潮流,Google 让 Android 的默认皮肤基调由白色向黑色转变,以便在以黑色的深邃而出名的 AMOLED 显示屏上拥有良好的显示效果和节电效果。同时 Google 还重新设计了桌面组件和大量的系统细节。

Android 2.3 的其它改进包括更精确的复制粘贴手柄、更好的虚拟键盘、应用程序和电池管理选项、前置摄像头支持和 NFC 支持等等。

Android 小史:从混血怪胎到移动巨人

此外,这一版本向开发者开放了更加底层的音频、传感器、图形和存储控制接口。使开发者们有条件做出更好的大型 3D 游戏。

Android 3.x Honeycomb:向平板进军

在 Android 3.0 发布之前,苹果 iPad 在平板领域处于绝对优势地位,Android 阵营根本没有为平板电脑进行优化的系统版本,厂商们只能将 2.x 系统强行拉大到平板上,导致糟糕的用户体验。为了改变这一状况,Google 紧急发布了为平板优化的 Android 3.0 系统。根据设计师 Matias Duarte 的回忆,当时的时间极为仓促,导致 Android 3.0 甚至无法加入对手机界面的支持。

Android 小史:从混血怪胎到移动巨人

尽管 Google 与摩托罗拉合作发布的第一台 Android 3.0 平板 Xoom 销量凄惨,Android 3.0 还是带来了大量新特性,这些特性中的大部分后来在 Android 4.0 中被带到了手机。

新的主屏幕和桌面组件排布机制

在旧版本 Android 中,桌面组件以列表的形式供用户选择,用户无法预览其内容和效果。Android 3.0 改变了这种情况。用户可以预览每个组件的显示效果和大小,以更方便地决定摆放位置和排列方式。此外,从 Android 3.1 开始用户可以随意调整桌面组件的尺寸。

取消物理按键

长期存在的物理按键被改为黑色背景上的数个虚拟按键,系统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按键的内容,并决定按键是否可见。带来了更大的灵活性。

新的多任务界面

随着 webOS 主设计师 Matias Duarte 就职 Google,卡片式界面越来越多地出现在 Android 系统中。在 Android 3.0 里,按下多任务虚拟按键之后会显示一个卡片式的程序列表,而不是过去机械呆板的图标阵列。不过这一特性在 Android 4.0 中才开始变得广为人知。

新的应用布局

Android 3.x 引入了 Action Bar 的概念,在顶部显示内容可变的状态条,以放置针对应用界面和操作场景优化的各种按钮和操作选项。在 Android 4.0 中,Action Bar 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在手机界面的上下两端都可以出现,并且变得更加方便:

Android 小史:从混血怪胎到移动巨人

此外,Android 3.x 还开始支持应用采取分栏布局,以适应平板电脑的尺寸和界面使用需求。

Android 4.0 Ice Cream Sandwich:统一体验的开端

Google 在其第三代 Nexus 系列手机 Galaxy Nexus 上首发了 Android 4.0 ICS。这一版本将之前 Android 3.x 的大量改进带回手机,同时还带来了不少新特性:

新的主题和字体

为了适应高清屏幕的显示需求,Android 4.0 引入了新的 Roboto 字体,这一字体对显示效果的改善作用非常明显。

Android 4.0 在 3.x 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带来了富有科技感的全新 Holo 主题,这一主题不仅充分利用了 AMOLED 屏幕在深色调下的效果优势,还使大多数第三方定制主题相形见绌,进一步推进了 Android 的统一体验进程。

Android 小史:从混血怪胎到移动巨人

新的主屏幕和应用程序

ICS 的主屏幕得到了重新设计,用户现在可以简单地拖拽图标建立文件夹,适配 Holo 主题的全新日历和 Gmail 应用登场。

Android Beam

NFC 技术得到了一个实际的应用。两台拥有 NFC 功能且开启了 Android Beam 的手机可以通过简单的触碰操作传递数据。Google 开放了 Android Beam 的接口,使开发者可以方便地整合自己应用的数据到 Beam 中。

此外,Android 4.0 还带来了面部解锁、流量统计等大量具有趣味性和实用性的细小改进。

Android 4.1 Jelly Bean:新系统、新设备、新可能

2012 年 6 月,Google 在 Nexus 7 平板上首发了 Android 4.1 Jelly Bean 系统,新系统带来了触屏响应优化、通知栏优化、Google Now 等大量新特性,同时还展现了 Google 对硬件市场的探索和在终极搜索方向上的努力。

VIA http://www.linuxeden.com/html/news/20120715/127370.html

Android 小史:从混血怪胎到移动巨人

原创文章,作者:Maggie-Hunt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42565.html

(0)
上一篇 2021年8月5日
下一篇 2021年8月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