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之父:不为一己私利的发明家

我们天天用的互联网,又叫万维网,你知道是谁发明的?如果你不清楚,那么你还记得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吗?互联网的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爵士曾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网络时代部分出现,为了向他致敬,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专门设立了“感谢蒂姆”环节,伯纳斯-李爵士当时 则坐在自己熟悉的电脑前,接受全球人民的掌声。

https://img.linux.net.cn/data/attachment/album/201401/27/0919182u205ykka82nobe1.jpg

1955年6月8日,蒂姆•伯纳斯-李爵士在英国伦敦市西南部的一个六口之家出生。1973年至1976年,蒂姆考入牛津大学女王学院,在物理系就读。在读书期间,蒂姆曾用M6800处理器和旧电视自己攒了一台计算机。读书期间,蒂姆曾用M6800处理器和旧电视自己攒了一台计算机。他的父母康威•伯纳斯-李(Conway Berners-Lee)和玛丽•李•伍兹(Mary Lee Woods)都是数学家,均参与了全球第一台商业电脑曼切斯特1型(Manchester Mark I)的研发。

从牛津大学物理系毕业后,伯纳斯-李爵士先后进入了Plessey通讯公司和D.G. Nash技术公司工作,但直到加入日内瓦的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CERN)后,他才真正开始研究互联网。

1980年6月至12月期间,蒂姆作为独立合同人,在CERN工作。在那里,他递交了一份立项建议书。该项目采用超文本技术(Hypertext)构建而成,科学家们可以通过该项目进行信息分享。为了向CERN展示他的项目,蒂姆研发了ENQUIRE原型系统。1980年末,他离开CERN加入John Poole’s Image Computer Systems Ltd公司,负责公司技术方面的工作。

1984年,蒂姆获得了奖学金,重新回到CERN。到1989年,CERN已经成为欧洲最大的因特网节点,此时,蒂姆看到了将超文本加入因特网的机会。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我必须要将超文本与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TCP)和域名服务器(Domain Name Server,DNS)的想法相结合—于是,踏哒–万维网出现了。建立网络其实是个绝望之举,因为当我后来在CERN工作时,我发现,若没有网络,工作将很难开展。大多数技术都与网络有关,比如超文本、互联网等。而我只是需要将他们结合在一起。”

1989年3月,蒂姆再次向CERN递交了立项建议书,建议采用超文本技术(Hypertext)把CERN内部的各个实验室连接起来,系统建成后,将可能扩展到全世界,不过该项目最终未被通过。1990年,蒂姆重新修改了项目书,在Enquire的基础上,基于NeXTStep系统开发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服务器万维网(WorldWideWeb)。之后在1991年,蒂姆建立并开通第一个WWW网站 http://info.cern.ch/(该网站至今仍然是CERN的官方网站)。到了1993年,蒂姆又接连制定了URI、HTTP、HTML等的第一个规范。

1994年,蒂姆加入麻省理工学院,并成立了万维网路联盟(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简称W3C)。W3C由多个组织和企业构成,建立了各种网络规范和标准,来提升网络质量。2004年,英女皇伊丽莎白二世向伯纳斯-李颁发大英帝国爵级司令勋章。

作为万维网之父,蒂姆•伯纳斯-李爵士并未将其视为致富法宝,而是无偿把万维网构想推广到全世界。《时代》周刊将伯纳斯•李评为了世纪最杰出的100位科学家之一,并用极为推崇的文字向大家介绍他的个人成就:“与所有的推动人类进程的发明不同,这是一件纯粹个人的劳动成果。万维网只属于伯纳斯•李一个人…很难用语言来形容他的发明在信息全球化的发展中有多大的意义,这就像古印刷术一样,谁又能说得清楚它为全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互联网之父:不为一己私利的发明家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44251.html

(0)
上一篇 2021年8月5日
下一篇 2021年8月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