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文件
1、错误日志
ErrorLog 错误日志记录了MyQLServer运行过程中所有较为严重的警告和错误信息,以及MySQLServer每次启动和关闭的详细信息。
在默认情况下,系统记录错误日志的功能是关闭的,错误信息被输出到标准错误输出(stderr),
如果要开启系统记录错误日志的功能,需要在启动时开启-log-error选项。
如果要开启系统记录错误日志的功能,需要在启动时开启-log-error选项。
错误日志的默认存放位置在数据目录下,以hostname.err命名。
但是可以使用命令:–log-error[=file_name],修改其存放目录和文件名。
为了方便维护需要,有时候会希望将错误日志中的内容做备份并重新开始记录,
这时候就可以利用MySQL的FLUSHLOGS命令来告诉MySQL备份旧日志文件并生成新的日志文件。备份文件名以“.old”结尾。
这时候就可以利用MySQL的FLUSHLOGS命令来告诉MySQL备份旧日志文件并生成新的日志文件。备份文件名以“.old”结尾。
2、二进制日志
BinaryLog&BinaryLogIndex二进制日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binlog,
也是MySQLServer中最为重要的日志之一。当我们通过“–log-bin[=file_name]”打开了记录的功能之后,
MySQL会将所有修改数据库数据的query以二进制形式记录到日志文件中。当然,日志中并不仅限于query语句这么简单,还包括每一条query所执行的时间,所消耗的资源,以及相关的事务信息,所以binlog是事务安全的。 和错误日志一样,binlog记录功能同样需要
“–log-bin[=file_name]”参数的显式指定才能开启,如果未指定file_name,则会在数据目录下记录为mysql-bin.******(*代表0~9之间的某一个数字,来表示该日志的序号)。
也是MySQLServer中最为重要的日志之一。当我们通过“–log-bin[=file_name]”打开了记录的功能之后,
MySQL会将所有修改数据库数据的query以二进制形式记录到日志文件中。当然,日志中并不仅限于query语句这么简单,还包括每一条query所执行的时间,所消耗的资源,以及相关的事务信息,所以binlog是事务安全的。 和错误日志一样,binlog记录功能同样需要
“–log-bin[=file_name]”参数的显式指定才能开启,如果未指定file_name,则会在数据目录下记录为mysql-bin.******(*代表0~9之间的某一个数字,来表示该日志的序号)。
binlog还有其他一些附加选项参数: “–max_binlog_size”设置binlog的最大存储上限,当日志达到该上限时,MySQL会重新创建一个日志开始继续记录。不过偶尔也有超出该设置的binlog产生,一般都是因为在即将达到上限时,产生了一个较大的事务,
为了保证事务安全,MySQL不会将同一个事务分开记录到两个binlog中。
为了保证事务安全,MySQL不会将同一个事务分开记录到两个binlog中。
“–binlog-do-db=db_name”参数明确告诉MySQL,需要对某个(db_name)数据库记录binlog, 如果有了“–binlog-do-db=db_name”参数的显式指定,MySQL会忽略针对其他数据库执行的query,而仅仅记录针对指定数据库执行的query。 “–binlog-ignore-db=db_name”与“–binlog-do-db=db_name”完全相反,它显式指定忽略某个(db_name)数据库的binlog记录,当指定了这个参数之后,MySQL会记录指定数据库以外所有的数据库的binlog。
“–binlog-ignore-db=db_name”与“–binlog-do-db=db_name”两个参数有一个共同的概念需要大家理解清楚,参数中的db_name不是指query语句更新的数据所在的数据库,而是执行query的时候当前所处的数据库。不论更新哪个数据库的数据,MySQL仅仅比较当前连接所处的数据库(通过usedb_name切换后所在的数据库)与参数设置的数据库名, 而不会分析query语句所更新数据所在的数据库。
mysql-bin.index文件(binarylogindex)的功能是记录所有BinaryLog的绝对路径,保证MySQL各种线程能够顺利的根据它找到所有需要的BinaryLog文件。
3、更新日志
updatelog 更新日志是MySQL在较老的版本上使用的,其功能和binlog基本类似,只不过不是以二进制格式来记录而是以简单的文本格式记录内容。
自从MySQL增加了binlog功能之后,就很少使用更新日志了。
从版本5.0开始,MySQL已经不再支持更新日志了。
4、查询日志
querylog 查询日志记录MySQL中所有的query,通过“–log[=fina_name]”来打开该功能。
由于记录了所有的query,包括所有的select,体积比较大,开启后对性能也有较大的影响,所以请大家慎用该功能。
一般只用于跟踪某些特殊的sql性能问题才会短暂打开该功能。默认的查询日志文件名为 hostname.log
5、慢查询日志
slowquerylog 顾名思义,慢查询日志中记录的是执行时间较长的query,也就是我们常说的slowquery,
通过设–log-slow-queries[=file_name]来打开该功能并设置记录位置和文件名,默认文件名为hostname-slow.log,
默认目录也是数据目录。 慢查询日志采用的是简单的文本格式,可以通过各种文本编辑器查看其中的内容。
默认目录也是数据目录。 慢查询日志采用的是简单的文本格式,可以通过各种文本编辑器查看其中的内容。
其中记录了语句执行的时刻,执行所消耗的时间,执行用户,连接主机等相关信息。
MySQL还提供了专门用来分析满查询日志的工具程序mysqlslowdump,用来帮助数据库管理人员解决可能存在的性能问题。
mysql> show global variables like '%slow%'; slow_query_log_file = /var/lib/mysql/slowsql.log
6、Innodb的在线redo日志 innodb redolog
Innodb是一个事务安全的存储引擎,其事务安全性主要就是通过在线redo日志和记录在表空间中的undo信息来保证的。
redo日志中记录了Innodb所做的所有物理变更和事务信息,
通过redo日志和undo信息,Innodb保证了在任何情况下的事务安全性。
通过redo日志和undo信息,Innodb保证了在任何情况下的事务安全性。
Innodb的redo日志同样默认存放在数据目录下,可以通过
innodb_log_group_home_dir来更改设置日志的存放位置,
通过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设置日志的数量。
innodb_log_group_home_dir来更改设置日志的存放位置,
通过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设置日志的数量。
innodb_log_buffer_size = 2M innodb_log_file_size = 32M 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 = 3
原创文章,作者:奋斗,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4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