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如何通过这些 Ansible 模块实现几乎任何事情。
在我成长的时候,我爷爷在他的花园里有一个棚子。他经常会花几个小时在那里制作和修复东西。这是在我们有互联网之前的事情,所以我花了很多时间看他在那个棚子里创造东西。虽然棚子里有很多工具,从钻头到车床到电器配件,还有很多东西我至今都无法辨认,但他使用的只是他手头的一小部分。然而,他能做到的事情似乎永远没有极限。
我之所以告诉你这个故事,是因为我觉得我的职业生涯是在一个隐喻的棚子里度过的。计算机也是如此多的工具,都在一个狭小(虚拟?)的空间里。而工具棚中又有工具棚 —— 我最喜欢的是 Ansible。最近的 2.9 版本有 3,681 个模块! **3,681 个啊!**当我在 2013 年夏天第一次开始使用 Ansible 时,1.2.1 版本只有 113 个模块,然而,正如我当时写的,我仍然可以实现任何我想象到的东西。
模块是 Ansible 的支柱,是让重任轻装上阵的齿轮。它们被设计为做好一项工作,从而实现了 Unix 哲学。我们就是这样来把这么多的模块捆绑在一起,作为乐团的指挥,Ansible 现在有很多乐器可以听从它的指挥。
回顾一下我多年来的 Ansible 剧本和角色的 Git 仓库,我发现我只用了 35 个模块。这个小的子集被用来构建大型基础设施。不过,我想知道如果用一个更小的子集可以实现什么?当我回顾这 35 个模块时,我在思考,我能否只用 5 个模块就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因此,以下是我最喜欢的五个模块,顺序无关。
5. authorized_key
SSH 是 Ansible 的核心,至少对于除了 Windows 以外的几乎所有其他功能都是如此。在 Ansible 中高效使用 SSH 的关键(没有双关语)是……密钥!顺便提一下,你可以用 SSH 密钥为安全性做很多非常酷的事情。值得仔细阅读 sshd 手册页中的 “authorized_keys” 部分。如果你需要精细的用户访问控制,管理 SSH 密钥可能会变得很费力,尽管我可以用接下来的两个我最爱的模块中的任何一个,但我更喜欢使用 authorized_key 这个模块,因为它可以通过变量轻松管理。
4. file
除了显而易见的将文件放置在某个地方的功能外,file 模块还可以设置所有权和权限。我想说的是,这样一个模块就能带来很多的好处。很大一部分安全问题也与设置权限有关,所以 file 模块和 authorized_key 可以很好地配合在一起使用。
3. template
操作文件内容的方法太多了,我看到很多人都在使用 lineinfile。我自己也用它做过小任务。但是,template 模块就清晰多了,因为你维护了整个文件的上下文。我更喜欢以任何人都可以轻松理解的方式编写 Ansible 的内容 —— 对我而言,这意味着容易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template 的使用意味着能够看到你正在放置内容的整个文件、全部你正在改变的变量。
2. uri
当前发布版中的许多模块利用 Ansible 作为编排工具。它们与另一个服务对话,而不是做一些具体的事情,比如把一个文件放到一个地方。通常,这种对话也是通过 HTTP 进行的。在许多这样的模块出现之前,你可以直接使用 uri 模块对 API 进行编程。它是一个强大的访问工具,可以使你能够做很多事情。在我的 Ansible 虚拟棚子里,我不会少了它。
1. shell
这是我们工具包里的王牌、瑞士军刀。如果你为如何控制其他东西而非常苦恼,别说,说就是 shell。有人会说,我们这样说是让 Ansible 成为了 Bash 脚本 —— 但是,我想说的是,这还是有点好处的,因为可以在你的剧本和角色中使用 name
参数记录下每一步。对我来说,这就像一个很大的奖励一样。早在我还在做咨询的时候,我曾经帮助一个数据库管理员(DBA)迁移到 Ansible。这位 DBA 并不喜欢改变,对改变工作方法也是推三阻四。于是,为了简化迁移到 Ansible 方式,我们在 Ansible 中使用 shell 模块调用了一些现有的数据库管理脚本。并在任务中附带了翔实的 name
声明。
通过这五个模块,你可以实现很多事情。是的,为完成特定任务而设计的模块会让你的生活更加轻松。但是,借助简单的工程设计,你几乎可以事半功倍。Ansible 开发者 Brian Coca 是这方面的大师,他的技巧和窍门讲座总是值得一看。
你觉得我喜欢的五大模块怎么样?如果你也必须限制在这么多模块,你会选择哪五个,为什么?在下面的评论中告诉我吧!
via: https://opensource.com/article/19/11/ansible-modules
作者:Mark Phillips 选题:lujun9972 译者:wxy 校对:wxy
本文由 LCTT 原创编译,Linux中国 荣誉推出
原创文章,作者:ItWork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blog.ytso.com/49361.html